方向盘加热要月付99元?特斯拉老车主抱怨,买的是车还是“订阅盲盒”

杭州的陈先生最近气得够呛。 他去年花了三十多万买的特斯拉Model 3,方向盘上全是摸不着的电容按键,打转向灯得低头看屏幕提示,有次转弯差点按错方向。 今年8月,特斯拉推出加装转向拨杆服务,他兴冲冲点开APP,结果发现只给2025年2月后出厂的车装,自己这辆"老车"被排除在外。 让他憋屈的是,官方加装费要2499元,淘宝上同款拨杆包安装只要1200元,不到官方价格一半。

方向盘加热要月付99元?特斯拉老车主抱怨,买的是车还是“订阅盲盒”-有驾

陈先生发现,自己车里早就有座椅加热的硬件,想用得再掏钱订阅:每月交129元,或者花1299元永久解锁。 方向盘加热更绝,99元一个月,999元买断。 他忍不住吐槽:"我买的是高配车啊! 怎么连方向盘加热都要额外付钱? "

陈先生的遭遇不是个例。 特斯拉这次加装拨杆的争议,撕开了车企"付费墙"的冰山一角。 2023年9月,特斯拉在新款Model 3上砍掉所有实体拨杆,换挡靠屏幕滑动,转向灯集成在方向盘按键。 结果英国车主集体投诉,欧洲环岛多,方向盘一转按键位置全乱套,误触率高达15%。 特斯拉扛不住压力,2025年默默在Model Y上把拨杆加回来了,可老车主想装? 得加钱。

车企们对这种"硬件预埋+软件收费"的模式越来越上瘾。 奔驰玩得更绝,部分车型后轮转向角度明明能到10度,出厂只开放4.5度。 想转弯更灵活? 每年交4998元解锁。 宝马在韩国搞座椅加热订阅,每月120元,冬天想临时用? 先扫码付钱。

方向盘加热要月付99元?特斯拉老车主抱怨,买的是车还是“订阅盲盒”-有驾

让车主寒心的是大众探岳的操作。 四驱系统明明装车里了,可走烂路想用? 按小时收费,55元一小时。 有车主实测,付费后系统要3秒才响应,泥坑里车轮都快打滑了,功能还没激活。

消费者不是傻子。 某机构调研显示,78%的人买车前根本不知道哪些功能要额外订阅,销售也闭口不提硬件早埋在车里。 Smart精灵1号车主郑女士直言当了"冤大头":"买顶配就是图功能齐全,结果方向盘加热还要月付99元? 开了才发现根本不热,全靠体温焐! "

车企当然有理由,奔驰说分摊研发成本,特斯拉说按需开通降低购车门槛。 可数据打脸很疼:宝马曾试点座椅加热订阅,被骂到火速取消;特斯拉老车主推荐率从82%暴跌到37%,"早买早吃亏"成热评。

方向盘加热要月付99元?特斯拉老车主抱怨,买的是车还是“订阅盲盒”-有驾

用户开始用脚投票。 Model 3拨杆回归后,门店咨询量涨了20%,投诉量腰斩。 国产车趁机猛攻:小米SU7全系标配实体拨杆,极氪001加热座椅白送。 连二手车商都吐槽,特斯拉Model Y一年车龄残值率跌到58%,比行业均值低7个百分点。

法律的红线也在收紧。 德国正在审议《车载功能强制披露法案》,要求车企必须标注付费项目。 中国消协专家芦云划出三条铁律:保障安全的基础功能不能收费,宣传时没提收费的不能事后加价,增值服务必须明码标价。 北京高勤律师事务所点破:刹车、气囊这些安全功能敢收费? 涉嫌违法。

业内其实有本明白账。 某国产车产品经理透露,他们用"三层评估体系"筛收费项目:是不是必需品? 有没有独特价值? 能不能持续升级? 比如小鹏XNGP智驾包三年免费,后续年费换持续升级,用户接受度高;座椅加热这种一次性硬件功能收费? 纯粹找骂。

回头看特斯拉那根2499元的拨杆,淘宝商家早看透本质:"官方配件成本也就800块,收两倍价纯为利润。 "陈先生们还在等个说法:为什么掏空钱包买的车,却像个半成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