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一台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车,用车体验良好,安全合规让骑行更安心成为新趋势
电动车出台新规定,买了一台新国标电动车,用车体验分享! 最近电动车新规一出来,朋友们都挺关注的,特别是我身边那些超速车主,速度快到吓人,但也确实隐患不少。你知道的,之前我一直骑的那种没有国标的电动车,速度听说能跑到40码左右(其实估算的,没正式测过),不过那速度别说被查罚款,就算偶遇交警也挺提心吊胆的。每次走路过马路都得一缩脖子,看路牌看警察,十次里九次心里魔怔怕被查。
刚好前阵子车子坏了,用不上那超速泡菜,我就决定趁着政策收紧,抓紧买个合规的电动车。去哪家店?大约看了三四家,最后选择了雅迪的冠能2代。原因其实简单:第一,符合新国标,能上牌;第二,售后网点多,修理方便;第三,销售挺专业,直接给我讲解了新规的细节,特别详细,听完我还在想:这车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是不是水涨船高?当然没有!就是符合国家最新的安全与环保标准。
我第一次骑,确实感觉新国标车的限制挺明显。不是说不能跑快,就是最高限速25码,刚开始觉得像慢动作,特别是上坡那会,有点卡卡的。可能以前惯成自然,跑得快点也没啥,现在坐在车上,就像被按了限制键。用了几天后发现,还挺顺,特别是每天上下班,12公里往返,充一次电基本能跑三天。之前超标车偶尔需要充两次,贵点没关系,对我来说安全第一。
这够用两个字真是说到我心坎里。对比同价位一些老式电动车(大概估算,价格在3500左右),新国标车价格都贵个三五百左右。我咋算的呢?这样:假设百公里耗电0.3度,电费一度大概2块,日行24公里,差不多每天用掉0.07度电。一个月(30天)也就用掉2.1度,电费约4块多。
但要考虑车的价格,平均算下来,那新车比之前我那超速车贵了800左右。还要换算保值率,这方面我猜测不一定太准,可能还得经过市场检验,不过我觉得将来如果想转卖,合规车可能比破规车要好。
中途我还问了销售这样限速是不是有点刁难用户?他笑笑,说:其实国家授意的就是为了安全,车厂能不能更快,是研发成本的问题。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很多人都在等技术突破,想要个更出彩的速度,但还是得遵守法规。我差点还想:你们是不是也觉得,之前自己超速的日子,挺刺激?(这段先按下不表)
买这个车最大的安心,是不用担心突遭交警查车了。虽然我没细想过,但估计严格按规走的车辆,违章概率,肯定比我之前那车低得多。反正上了牌,无非是多花点时间在车管所门口排队,带齐资料,半小时搞定。这会儿骑出去,心里就踏实多了,看到交警,对于我来说不再是潜在红灯。
也别太自满。其实我一直在琢磨个事儿,那些超速车其实能跑到40码,可能里面有一大原因是没把速度限制当回事。我猜测(可能不太准),一些车厂还在用偷工减料的办法,动个手脚,或者装个假的传感器。如果你是基层销售,听到我这样猜,会不会觉得我太天真?——但,我觉得这个灰色地带不是没有。
另外想到一件事,我刚才翻了下我的手机相册,看到去年朋友拍的照片——他骑着一辆超速摩托。照片里,他正冲破马路的分界线,那瞬间我心里就五味杂陈。以前觉得快一点再快一点挺酷,现在想想,安全也算个事吧。
还是说回来,这次换了新车后,一直在琢磨:未来这些环节该怎么优化?要是真的像部分大厂说的——用智能科技弥补速度限制,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骑的是个智联满满的时代?
我没细想过这个问题,但猜测(没啥补充证据)也许,智能辅助和硬件保障会让骑行安全变得更可控。
这不,就有个问题,我觉得你如果也在考虑,是不是应该关注那个带有限速+辅助的APP,还是那些新出的智能检测装置?
目前我能感受到的,是新国标给我们骑士带来的新安全感,或许也会改变我们的惯。毕竟,以后骑车要注意点,不能违规了,要不然花在罚款上的钱,说不定还不如直接升级点配置。
好了,聊这个也挺长了,最后再问一句——你觉得,未来的电动车,还能不能真正跑得快,还是必须慢慢调控?这事,有点像开车开到一定限速,然后心里还会有点不甘心。还是说,安全挡在第一位,速度只能放一放?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