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汽车圈动静大的时候,老隋修车铺里闲聊味儿最重,最近舅子开宝马iX3回乡下,结果邻居老王就嚷嚷:“德系现在全靠中国技术捧着了,外头说得热闹,车还不是口口声声让中国人研发。”确实这事儿靠自己琢磨,还真理不清。德国头牌车厂这两年跟国内新能源企业绑得贼紧,不但技术火速卷起来,资本也绞在一起,师傅们私下讥笑“这不就是跟着中国吃饭么,老外会过日子了。”
话说上月大众跟小鹏再凑了个新协议,就是那种平台和软件都掺一起搞的,明面儿上是合资,私底下小鹏工友传出来的段子是“合肥工厂要加夜班”,一辆中型SUV,2026年就能端到桌子上。老隋嘴快:“大众找中国师傅省事多了,德国你让他单干,一年出不了新玩意儿。”倒不是吹牛,之前师傅帮着看大众的MQB平台,原本焊点就多,到了合肥厂区,听说一条线又压缩了工艺,连软件OTA都能跟小鹏那种两礼拜一升级似的。
还有欧洲那家斯特兰蒂斯,去年说投了零跑,据修车行郝师傅边修边骂:“20%股权啊,这些外国鬼子是懂新能源的门道,哪怕是合资也不傻,51%的控股权拿得紧,谁让中国人三电搞的快。”微信群里还笑过,有车友传零跑出口都走斯特兰蒂斯那边的渠道,听冒牌销售吹,“欧洲买到的零跑原来比国内还便宜点。”
雷诺的动静也不小,吉利早几年帮着他们混油机一起做,雷诺高管喊话:“欧洲要多学学中国。”行话里说,雷诺用吉利的底子做下一代纯电,要的是平台快,一年就能趟出新路。一位上海技师师傅晚上吃饭跟我说,吉利那电驱模块迭代比法国厂一年提一次速度的狠,“法国佬省钱就靠中国料。”
至于宝马,外头新闻说沈阳工厂投了200亿,实际呢,朋友圈小群里早传这基地能做全球出口,宝马i3京津锈蚀门还骂过一阵,宝马技师说:“现在升级,出口都跟中国这边看管理,欧洲那边照搬。”宝马自己和Momenta也拉了线,一些智能辅助直接本土化,据车友说“沈阳装的辅助识别老乡口音都灵光些。”
最近上汽奥迪把A5L和E5 Sportback一块甩出来,销售小张顺口就讲“奥迪急了,跟上汽拼电动平台,这下高端电车不用再等德国研发慢半拍。”有群友扯淡说,上汽技术员晚上拼命改软件,就是为了别被奥迪原厂拖后腿。
内行都看出来,中国电动链这阵仗谁都离不开。一是电池吧,咱矿区出来的材料全国跑一圈,铜和锂比欧洲便宜一截。电驱总成呢,现成厂家好几百家,蔚来供应链经理喊过:“组装速度,欧洲赶一年不顶中国两个月。”说到座舱,智能化让技师都眼花,连雷诺高管也点头:“中国软件升级了一茬又一茬。”北方各地路况复杂,国内智能辅助刷地图能精细到门口小卖部,欧洲估计还得半年反馈一回。
养护杂事说起来,国内厂子师傅劝车主保养新电车,要记住别信外包装写的冷却液能用十万公里,有零跑车主加到五万没换,电控板出故障,维修工到处找进口零件,好在群里有人支招“用国产新料便宜又頂用。”
技师圈流传的八卦还有一条,宝马老工去年给奥迪师傅吐槽“现在欧洲主流车技术都靠中国新势力拉着跑,意思是有点‘反向输出’了。”说零跑出口欧洲,海外维修点实际组装用的国产配套,甚至有斯特兰蒂斯新业务全套流程都拍板在国内测试。
有次遇见事故,宝马i3追尾了个雷诺混动版,对方司机抱怨“国外的保险理赔慢,国内纯电修理拼速度就快,小配件当天出库。”修理厂工友感慨,国外车“师夷长技”不说,索性把整个供应链打包学了。
有人讲中国供应链东拼西凑,实际你看每月电池价格能跌一轮,欧洲品牌来国内做合资不是傻,他们心里清楚,中国政策稳定,市场又够大,单说电控集成这块,不到一年就能降成本,合资公司顺势出口,像雷诺那边就盼着中国底子救他们。
老隋师傅爱开玩笑:“谁要是还琢磨在关税上拦中国,那纯粹耍嘴,自己吃亏。”群里车迷夜里闲聊,欧洲老牌厂慢了半拍,没办法,新能源这节奏你跟不上就得被反超。当年奥迪说做混动没中国伙伴就熬不出来新平台,最近宝马也敞开投资沈阳,零跑和斯特兰蒂斯那路子以后跑到法国路上都见得到。
有些事还没成,像去年坊间听说雷诺和吉利还想合资搞个混动专用子品牌,传到年底又没下文,微信群里有人猜“是不是又卡在欧洲审批那关?”也不晓得明年能不能批下来。群里师傅总结一句话:“只要电动化还在国内卷,欧洲旗头早晚得跟着抄底,路是这么走。”
车圈有句话,谁能把中国电车链握牢,谁就能混出头。老隋喝个小酒,笑着说,电动新风口底下,外国厂子实际都在中国师傅门口蹲着,谁敢咋呼关税,明年新平台上市照样离不开咱这票技师,到底路咋走,说不准,只看厂子下盘稳不稳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