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风神“撑腰”半年报,东风奕派终于扬眉吐气?丨壹观察

东风奕派6月交付2.6万台,半年累计11万辆,同比增长43.7%?

看到这个数据,我第一反应是:“奕派这是终于支棱起来了?”

毕竟去年它还在月销几千辆徘徊,今年突然翻倍还带拐弯,是不是新能源赛道终于跑出一匹“黑马”?可当我点开销量海报细看,发现落款是“东风奕派科技”——等等,这名字怎么听着有点陌生?

各位车友,别被数字唬住了。这次的“奕派”,其实是个“三合一”新公司,不是我们以为的那个“东风奕派”品牌。

它把东风风神、东风纳米、东风奕派三个品牌打包在一起,统称为“奕派科技”,然后用总销量来算“奕派”的成绩单。这操作,怎么说呢——像是把全班平均分说成是某位后进生的进步,听着提气,细品有点虚。

奕派科技,到底是谁在“撑场”?

先说结论:真正撑起这2.6万台月销量的,不是东风奕派,而是东风风神。

我们来算笔账。根据乘联会和第三方数据,2024年5月,东风奕派007和008两款车合计销量刚过4000台,即便6月猛增,按趋势推测也就6000左右;东风纳米销量稳定在5000台上下。那剩下的1.5万台呢?几乎可以确定,是东风风神贡献的。

再看同比增长76.3%——这个数字也值得推敲。是和去年单一的“东风奕派”比?还是和“风神+纳米+奕派”总和比?

如果按后者算,去年6月这三个品牌合计销量已超2.5万台,今年2.6万的增长率哪来的76%?数据口径一换,增长故事立马不一样,这波操作,属实有点“文字游戏”的味道。

靠风神“撑腰”半年报,东风奕派终于扬眉吐气?丨壹观察-有驾

所以问题来了:既然风神才是主力,为啥不叫“风神科技”?非要叫“奕派科技”?

我猜,东风是想借“奕派”这个名字,强化新能源转型的决心。毕竟“风神”主打燃油车,而“奕派”从名字到产品都更“电感”。但现实是,名字可以新能源化,销量却骗不了人——真正的新能源明星,还没诞生。

奕派本尊,为何“高开低走”?

我们把镜头拉回东风奕派007和008这两款车。它们上市时,可都是“高光少年”。

007纯电版预售15小时订单破万,008五座版预售订单2万,这阵仗,不输当年的蔚来ET5或小鹏G6。可交付后呢?销量迅速回落,口碑也亮起红灯。

我在车质网翻了翻用户投诉,问题不少:奕派007有车机黑屏、语音失灵、车架生锈;奕派008被吐槽续航虚标、漆面开裂。

这些问题听着不大,但对一个新品牌来说,每一例都是信任的裂缝。尤其“卡钳罩”事件——车主花了几千块选装红色卡钳,结果提车发现是“塑料罩子”,这不叫选装,叫“心理按摩”了。

更糟的是后续回应。官方解释含糊,客服推诿,让用户感觉“大厂也不讲武德”。要知道,现在消费者不光看参数,更看态度。你参数再强,一次“割韭菜”就能让用户用脚投票。

我试驾过奕派007,静态体验其实不错。外观有科技感,内饰用料也下本,8155芯片车机反应流畅,底盘调校偏舒适,适合家用。可当我问销售:“续航打几折?”他笑了笑:“WLTP标500,实际跑400差不多。”

WLTP本就比CLTC实在,结果还要打八折,这谁受得了? 尤其夏天开空调,冬天开暖风,续航缩水更明显。用户不是不懂技术,但**“标称”和“实测”差距太大,就是诚信问题。**

靠风神“撑腰”半年报,东风奕派终于扬眉吐气?丨壹观察-有驾

风神带飞,是解药还是遮羞布?

东风把三个品牌整合,搞“研产供销服”一体化,初衷是好的——集中资源,加速转型。类似“岚图模式”,用独立公司运作,摆脱传统包袱。

可问题是,“整合”不等于“重生”。如果产品力没跟上,光靠风神“输血”,奕派永远是个“依赖型选手”。

我们看看竞品怎么做的:

吉利银河:L7上市即爆款,靠的是雷神混动+银河NOS车机,技术扎实,口碑滚雪球。

广汽埃安:SUV+轿车双线出击,AION Y、S系列月月过万,靠的是性价比+渠道下沉。

比亚迪:DM-i+刀片电池,技术护城河深,用户信任度高。

反观奕派,既没核心技术标签,也没形成爆款单品。007对标Model 3,008对标理想L8,可价格没优势,体验又没超越,用户凭啥选你?

我跟一位东风经销商聊过,他说:“现在主推还是风神L7,混动的,月销三四千,稳定。奕派?客户来看看,多数还是去比比亚迪了。”

市场的选择,永远最诚实。

靠风神“撑腰”半年报,东风奕派终于扬眉吐气?丨壹观察-有驾

新能源转型,光改名没用

东风的整合,我理解它的焦虑。

作为老牌央企,燃油车时代风光无限,可新能源转型慢了半拍。岚图起势了,但定位高端,走量还得靠大众化品牌。风神、纳米、奕派,本应是“三驾马车”,结果现在成了“风神拖着俩弟弟跑”。

但整合之后,如果还是**“用风神的销量,讲奕派的故事”**,那这场改革就只是换个壳子。

真正的转型,得从三方面下功夫:

产品力回归:别再玩“卡钳罩”这种小聪明,把三电技术、热管理系统、智能座舱做扎实。用户要的是“真续航”,不是“标称续航”。

用户运营:建立透明沟通机制,问题不回避,升级不画饼。一个真诚的道歉,胜过十篇公关稿。

品牌定位清晰:奕派聚焦新能源,风神主攻燃油+混动,别再“打包统计”混淆视听。让消费者清楚知道:我买的是谁。

未来可期,但得先“说实话”

东风奕派科技的成立,是信号,也是考验。

靠风神“撑腰”半年报,东风奕派终于扬眉吐气?丨壹观察-有驾

它能不能复制岚图的成功?能不能真正扛起东风自主的大旗?现在下结论还太早。

但有一点我很清楚:消费者不傻,数据会说话,口碑靠积累。

你可以短期靠“统计口径”制造增长幻觉,但长期一定会被市场纠正。

所以,与其用“2.6万”的数字吸引眼球,不如大大方方公布各品牌销量:

“风神卖了1.5万,纳米5000,奕派6000”——这不丢人,反而显得坦诚。

坦诚,才是重建信任的第一步。

最后留个问题给各位车友:

如果你是东风的决策者,你会让“奕派科技”继续用风神撑场面,还是狠下心,让奕派凭真本事单打独斗?

评论区聊聊,我会一一回复。

靠风神“撑腰”半年报,东风奕派终于扬眉吐气?丨壹观察-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