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盘?宝马奔驰利润大跳水,美国关税大棒下欧系车企有多惨
01
说一个我刚听到的事。上周朋友托人在德国订了一台宝马,本以为今年能便宜点,毕竟大家都说欧洲车企最近不景气。结果发现,不光价格没掉多少,等车还比以前更久了。为啥会这样?问了下圈里的老同事,也算补了课。这次不仅仅是啥销量下滑,更大的雷在关税和全球供应链上。
先看几个扎心的数据。宝马刚刚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营业收入只有676.85亿欧元,比去年同期少了8.2%。利润呢,只有40.15亿欧元,直接砍了快三成。奔驰更猛,利润同比只剩下44%。大众压力也大,税后利润跳水到45亿欧元。这些数字吧,可能和咱们日常买菜花多少钱没啥直接关系,但我脑子里马上浮现一个场景:以前去店里随便挑颜色配轮毂,现在一问不是断货就是要加价,车企自己也迷茫了。
02
发生了啥事?先说最直接的——美国加关税。特朗普那边很简单,4月说征税就征。汽车和钢铝产品税率直接从2.5%暴涨到25%。欧盟本来想着搞谈判,结果豁免只给了一个月,6月出口美国直接腰斩36%。车企们也傻眼了。有钱挣的时候啥都好说,现在一夜之间多交十几个点税,利润还能有啥好日子。大众集团下面的保时捷,为了抗住美国那边的额外成本,上半年多花了4亿欧元。奥迪说自己净损失6亿,标致雪铁龙也亏了3亿。
好家伙,这些世界大厂,原来也是说破就破。
更惨的来了。出口美国路堵死,大量新车卡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布鲁日港出不去。库存压力直接爆,每天都是烧钱。欧洲的工厂原本三班倒,现在改成两班倒。一点点裁员,能省就省,奔驰连中国区都砍了15%的员工。
03
有人会问,那为啥不直接把工厂搬到美国本地去?其实宝马和标致雪铁龙早就想过。部分产能已经往美国或者匈牙利搬。可是说人话就是,这条路没那么简单。美国人工比你想象的贵不少,地方政策、供应链、上下游配套,全是一堆麻烦。别的行业还能全球采买零部件,汽车就得一窝蜂拉在一起。奥迪A6要搞定,得全世界凑零件:玻璃要中国产,空调靠日本,英国那边出传动轴。最近新冠、俄乌冲突、红海船被袭击,供应商涨价的理由那是一大堆。所有原材料和能源都比以前贵。就算你工厂真搬了,也不见得能比德法更省心。
再说,有些大厂就是认死理儿。工厂几十年历史,人都熟悉生产流程。真要彻底转型,成本得积压好多年。天天开大会减成本、叫口号降本增效,不如直接奔美国投怀送抱好使。
04
我还想反着说一句。有不少人觉得,这事就是美国打压欧洲,特斯拉、福特才好卖。可真相是,欧洲车企原本在中国、美国也不咋灵。在中国,2019年欧盟出口186亿欧元,2024年已经掉到145亿。大众、宝马、奔驰今年上半年在中国销量分别跌了3%、15.5%、14%。美国市场表现更拉胯,2024年销售前十,欧洲品牌一个没挤进去。最能打的也就勉强排到14、15名。
反正,不是被美国插刀才突然变拉垮。新能源、全球化这拨节奏,欧洲老牌车企原本就慢半拍。现在中国电车在全欧洲市场杀出了34.7万辆的成绩,同比涨了快一倍。中国厂家销量5.1%市占率,去年才2.7%。这样的市场局势,欧洲车企连自家后院都快守不住了。
05
那会不会美国税率降下来,欧洲车企就能缓口气?实际没那么乐观。7月底美欧刚搞定个框架,关税从25%降到15%,但这只是框架协议。美国国会、欧盟议会还没认,随时可能翻脸不认账。而且特朗普出招从来没章法,今天说豁免,明天就反悔。车企高管们也只敢维持最低运营,不太敢扩张。
不得不说,欧洲企业这次的策略确实有点懵。和十年前比,欧盟的护城河哪还有啥威慑力。号称和美国并驾齐驱,结果啥都左支右绌。眼下经济、科技都差美国一大截了。
说句老实话,美国真敢再挥一下关税大棒,欧洲汽车真就剩下求生本能了。哪些能熬,哪些得退市,只能慢慢看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