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蔚来门店里发生的事情,简直是一场行为艺术。
销售云淡风轻地告诉你,现在下单ES8,半年后见。我身边有朋友当场眉头就拧成了一个中国结,但我看到原文那位朋友的反应,我悟了,我直接就是一个大彻大悟。他说,不焦虑,这叫尊重生活节奏。
好家伙,我直接好家伙。我愿称之为2024年度消费领域最佳自我PUA案例。这不是尊重生活节奏,这是生活节奏被蔚来的交付节奏强行尊重了。李斌老师的精神状态我一直很关心,现在我开始关心蔚来用户的精神状态了。这已经不是买车了,这是在修仙,等车半年,就是筑基期。等车一年,金丹可成。
你看啊,这位朋友的逻辑非常完美,完美到不像人类能想出来的。新房装修、停车不便、资金紧张,所以半年后提车刚刚好。甚至还完美错过了地方补贴,并把希望寄托于蔚来承诺的购置税兜底。每一个理由都闪耀着理性的光辉,每一条逻辑都闭环得让数学老师流泪。他不是在等待,他是在“主动选择”,是在进行一场“聪明的消费”。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是一种把逆境活成顺境,把等待变成修行,把厂家的产能问题内化为自己人生规划的“道”。三体人看了都要被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气活过来,直呼地球人不可战胜。
我们必须解构一下这个场景。
蔚来在干嘛?蔚来在整一种很新的活儿。在当下的车圈,所有人都疯了一样地卷交付、卷速度。小米SU7恨不得今天发布,明天就让你开上。极氪001改款,连夜就往店里铺车。大家都在玩闪电战,信奉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因为所有人都知道,现在的市场不是请客吃饭,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你慢一步,用户可能就被隔壁老王用一个“冰箱彩电大沙发”的史诗级优惠给勾走了。消费者的爱,就像夏天的冰淇淋,说化就化。
但蔚来,诶,人家不这么玩。人家直接把节奏拉满,告诉你,爱我,你就要等。
这在干嘛?这是在筛选用户。筛选那些真正忠诚的,或者说,被品牌玄学深度绑定的“信徒”。
这就引出了一个核心问题:买蔚来的人,到底在买什么?
如果纯粹从产品力、性价比的角度看,市场上能打的对手一大把。理想的家庭定位,问界的智驾体验,极氪的机械素质,哪个都不是吃素的。但蔚来最值钱的东西,从来不是车本身,而是一种“感觉”。一种“我是尊贵的蔚来车主”的社区感、服务体验和品牌认同感。换电、NIO House、专属服务群,这些东西共同构成了一个结界。在这个结界里,用户和品牌的关系,更像是一种信仰。
而信仰,是需要考验的。
等待半年,就是考验。就是李斌老师在对你说:“施主,你与我蔚有缘,但需经历这百日之劫,方能取得真经,证得大道。”
那位朋友说“不被消费节奏绑架”,这句话本身就是典中典。讲真,我作为一个俗人,一个被消费主义反复蹂躏的中年人,我理解的“不被绑架”,是我有钱,我想什么时候买就什么时候买,我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车企得求着我买。而不是,我看上了一台车,它让我等半年,我还得反过来给自己做心理建设,告诉自己“这是对的,这是好的,这是符合我人生大计的”。
这已经不是不被绑架了,这是被绑架后,爱上了那个绑匪。这是一种消费领域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我有时候觉得,很多消费决策跟买菜差不多,你以为你在精挑细选,其实就是看哪个摊主冲你笑了一下。
当然,我不是说这位朋友的选择是错的。恰恰相反,我认为他和他代表的一批用户,才是蔚来真正的“基本盘”,是蔚来在这场掀桌子式竞争中,还能保持体面的底气所在。
你想想,当所有车企都在用“价格战”这种最原始、最血腥的手段互殴时,最好的防守是什么?不是跟进,不是降价,而是构建一个对手无法用钱攻破的“品牌金钟罩”。
特斯拉就是这么干的。马斯克天天整那些花里胡哨的,又是火箭又是脑机接口,车子本身内饰简陋、公差感人,但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聊性价比,他跟你聊人类未来。你跟他聊舒适度,他跟你聊科技感。你们从一开始,就不在一个频道上。这是一种降维打击。
蔚来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只是方式更“东方”,更“社区化”。它用服务、用情感、用一种近乎“养成系”的模式,把用户变成了家人。家人之间,还谈什么性价比?家人之间,等一等又何妨?
写到这里,我必须得佩服蔚来,甚至佩服这位朋友。把一个商业问题,硬生生拔高到了哲学甚至玄学层面,这个操作本身就值得研究。它把“产能不足”或者“订单火爆”这种客观事实,转化成了一种“用户心态压缩毛巾”,在营销和心智的“水”中一泡,瞬间膨胀成了一个关于“从容”、“智慧”和“生活节奏”的宏大叙事。
简直就是要把友商的祖坟都刨了啊!
友商还在苦哈哈地算成本、堆配置、卷价格,想着怎么让用户“爽”。而蔚来已经开始研究怎么让用户“悟”了。这根本不是一个维度的战争。当你在第一层想怎么把车卖出去的时候,人家已经在第五层思考怎么构建品牌宗教了。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等待半年提ES8,这事儿到底说明了什么?
它说明,对于某些品牌和用户来说,汽车早已超越了交通工具的范畴。它是一种身份的标签,一种社交的货币,一种情感的寄托。原文那位朋友的从容,不是因为他真的规划得有多好,而是因为他购买的,从来就不是“ES8”这台车,而是“蔚来车主”这个身份带来的所有附加值。为了维护这个身份的纯粹性和高级感,等待,甚至成了一种必要的仪式。
这套逻辑唯一的敌人,就是他自己某天突然醒悟过来,发现车,好像真的就只是个车。
所以,等待半年提ES8是理性的吗?
当然不。
但它很“蔚来”。
而对于真正的信徒来说,“蔚来”,比“理性”重要一万倍。这种爱,你只有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才懂。就问你怕不怕?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