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S07新款实测体验:底盘调校与智驾升级能否打动你?

平心而论,最近这辆深蓝S07新款,属实在上海引起了街头的一波小骚动。

我第一眼看到照片——你没法不多看两眼,前脸变了,灯做细了,颜色官方叫“极宇黄”,这名字,咋一听像是科幻片里的飞船,实际在马路上晃一晃,吸引眼球真不差事。

但新车出来,可不是光靠涂个新色、把颜值拉高那么简单,你说这市场不就是个大型“谁更懂年轻人”的秀场吗?

深蓝S07新款实测体验:底盘调校与智驾升级能否打动你?-有驾

悬念就在这儿:深蓝这回到底是小修小补,还是给你端出一道主菜?你敢不敢入手,值不值“交朋友”?大家都在等个答案。

令人摸不着头脑的,还是车主微信群里发现的争议:有人喊换代,有人说改款。你说这车,是大变还小改,光看图片不敢随便下结论。

接下来就得仔细拆解,这辆新鲜出炉的深蓝S07,到底是怎么个“新”法。

先从外观聊起,这次前脸确实有些不同。

头灯线条比老款更瘦削,像是时装模特画个亮眼妆,晚上开灯比以前亮,大概夜跑也得多看两眼。

投影大灯听说带点科技范儿,但实测能干啥,一时半会也没人说得清。

深蓝S07新款实测体验:底盘调校与智驾升级能否打动你?-有驾

车色嘛,官方这套命名听上去像“极宇黄”,但实际上是一种街头特别醒目的黄。

你要是不喜欢高调,可能会变成“低调的路人甲”,不过要是偏爱张扬,这颜色指定让你在车流里格外显眼。

侧面倒是没啥大动作,黑色立柱让车顶看着有悬浮感,隐藏式门把手配合起来,视觉上更显一点高级。

讲真,这种设计也是这两年纯电车型的标配,人家都玩过了,但深蓝毕竟还是稳稳地把它用上了。

后尾跟上一代变化不大,贯穿式尾灯没动,只是logo和尾标给换成黑色。

深蓝S07新款实测体验:底盘调校与智驾升级能否打动你?-有驾

整体更简洁了点,算不上花里胡哨,也算不上多么反传统,就是在小细节上用点心。

尺寸还是原来的配方,没多也没少,你要问空间感,依旧是那个级别,不惊不喜。

实操体验就有点意思了。

这次底盘主要说“FSD悬架”,搞了专门的调校,朋友试驾回来跟我讲,过减速带果然不怎么颠人。

尤其后排乘客,长时间坐着也没说腰酸背痛。

对比此前版本,底盘对烂路表现更加稳当,车身起伏幅度收敛不少。

深蓝S07新款实测体验:底盘调校与智驾升级能否打动你?-有驾

高速行驶方向盘也更紧致——注意这里不是指彻底解决飘忽的问题,但主观感觉踏实了。

具体底层的技术参数,我朋友也没法儿多说,毕竟不是工程师,但“坐上就知道的舒服”,基本没跑。

再看智驾系统。

深蓝这次用了华为的“ADS SE”,主打纯视觉方案。

能在高速上自动变道、上下匝道没问题,城市路况跟车也还行。

但一到复杂十字路口,譬如红绿灯,系统偶尔有点“神经质”,突然减速,也是让老司机紧张得手握方向盘。

AI再AI,当前阶段还是得有真人掌控。

激光雷达没装,纯靠视觉“识别世界”,有点像人类眼睛看路,但你总不能期待现在的算法能完全取代老司机的“第六感”。

车内系统升级也挺明显。

高通芯片那一套上身之后,屏幕反应速度直线加快,语音控制不再卡顿,解放了不少操作压力。

朋友实际操作发现,导航和娱乐系统都没掉链子。

更讨喜的是,保留了实体按键。

对一些朋友,大龄司机来说,这种明明白白“摸得到”的体验感,远远胜过盲点操控。

老归老,新归新,这种涵盖所有代际群体的方案,咱得点赞。

动力布局也比较多元。

有增程,有纯电,电机功率比老款略有提升。

最猛那组纯电续航能标到200公里以上,官方标称数据,基本是“实验室状态”。

冬天长途实际体验下来,多半会缩水——新能源车的老故事了,谁都懂。

深蓝S07新款实测体验:底盘调校与智驾升级能否打动你?-有驾

售价没官方定数,车圈预测大约15万到20万这样。

你要问值不值,老实讲这区间,选手一抓一把。

价格出来之前,谁也不能替你做主。

现场对比旁边那些热门车型,像零跑C10、小鹏G6,也都在改款,智驾方案各有千秋。

深蓝这次主打底盘和智能驾驶的进步。

但说实话小鹏的智驾系统更奔放一些,喜欢极限体验的可以留意小鹏。

深蓝这边,底盘舒适是大卖点,但智驾算法相对更保守。

到底选谁,不如现场亲自试一试——用数据说话,用屁股感受更真实。

说到底,这辆新款有没有“革命性”?

应该说,别把这类年度更新想成科技大爆炸。

前脸一换、底盘一调、系统升级,这波组合拳是很够意思。

但真到买不买这一步,得看你自己偏好。

科技党喜欢各种高配,可以再观望观望,看看上市以后有没有更狠的玩法。

如果就是家用代步,图个踏实和舒服,其实现在就能入手。

别指望“变身侠”,它还是深蓝S07,不是突然长出一对翅膀的超人。

你说现在新能源市场卷得飞起来,谁都不敢掉以轻心。

深蓝这套操作串下来看,整体算不上业界领先,但也不打酱油,走的是“稳健升级路线”。

或许全部的期待,其实都落在最后价格和实际体验。

你愿意为科技加分,还是就选性价比?

没有绝对答案,只有合适自己的选择。

还有不少行业细节值得琢磨。

比如说智能驾驶的进阶瓶颈,纯视觉方案当前虽热门,但遇上极端天气还得继续打磨。

春节堵车你试过没有,系统识别慢了,分分钟要人自己上手。

大家总觉得AI快要“代替人类”,可现实却总是“人工辅助AI”多一点。

这也是现在所有车厂都经常要回答的问题。

至于底盘调校,说白了也是个玄学,工程师数字算得准,用户感受才是最终裁判。

你身边有老司机,说了半天技术参数,比不上一句“大哥,这车真不颠”。

哪个品牌敢说自己悬架全能?

都还在进步路上。

车内交互,语音听写反馈这些,随着芯片提升确实变顺滑。

但实体按键的保留不算啥新潮,却符合很多人的实用诉求。

有时候追求极简反而是掉坑,咱中国叔叔大爷一摸一按才踏实,智能得有边界感。

再来就是动力,续航标称跟现实的差距,没必要夸大,15-20万的区间,说贵不贵说实惠也不敢打包票。

冬天掉电属实无解,厂商说了不算。

买新能源这一步,多少有点看运气——实际跑一圈才是真数据。

深蓝S07新款实测体验:底盘调校与智驾升级能否打动你?-有驾

所以说,这类年度更新,不是技术革命而是体验升级。

你要科技,你等;你要家用、舒服,眼下就能上。

新脸、新配色、新配置,既是个噱头,也是点诚意。

能不能打动市场,最后还得看售价、体验和口碑。

车友们的争论都在问:值得买吗?

说实话,这种问题没标准答案。

如果你迷恋智能交互,或者喜欢底盘的舒适感,那就自选。

科技控可以多观望看看,实用主义直接下单也不是亏。

反正深蓝S07新款不是“翻天覆地”,也是点滴进步,买车说到底还是你自己兜里的事。

你有哪些选车纠结?

或者对智能驾驶、底盘升级有什么真体验?

欢迎一起评论区分享。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