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银河A7正式上市,8.18万元起售,一出手就把电混家轿的价格打穿了。这不是简单的“卷价格”,而是用1.5L雷神电混系统+3挡DHT、0.259超低风阻、CLTC纯电续航60km(高配130km)这些硬核配置,重新定义了“家轿该有的样子”。你说它便宜?可它的底盘调校、座舱质感、智能驾驶辅助,却一点没省。这台车,到底是怎么做到“既要、又要、还要”的?今天我来带大家深挖一下。
外观:低调有料,风阻比Model 3还低?
第一眼看到银河A7,你会觉得它不像一台10万级的车。前脸延续银河家族的“光之涟漪”设计,但线条更收敛,没有浮夸的大嘴或灯带堆砌,反而有种“润物细无声”的高级感。我特别喜欢它的隐藏式门把手+无框车门设计,这在同价位几乎是独一份。关上车门那一声“咔哒”,仪式感拉满。
最让我惊讶的是它的0.259风阻系数——比特斯拉Model 3的0.23还要低一点点(注:Model 3为0.23,A7为0.259,虽略高但已属优秀水平)。这背后是全车22处低风阻优化设计:主动进气格栅、平整化底盘、溜背式尾部造型……风阻低意味着高速更省电、更安静。我试驾时跑过120km/h,车内交谈几乎不用提高音量,NVH控制远超预期。
但也有车友吐槽:“这车长得太像某豪华品牌了。”我理解这种声音,但设计本就是借鉴与创新的平衡。它没抄,只是把高级感下放了,你觉得值吗?
内饰:不堆大屏,却把“人因工程”玩明白了
坐进银河A7,第一反应是:这不像吉利。没有堆三块屏,没有浮夸的装饰条,反而是极简风格。13.2英寸竖向中控屏+10.2英寸液晶仪表,UI清爽,操作流畅。但真正打动我的,是那些“看不见的设计”。
比如座椅的人体工学。我身高180cm,调整到舒适坐姿后,腰托贴合度极佳,长途驾驶不易疲劳。后排地台纯平,三人并坐也不挤。车门内衬、扶手区域都用了软包+打孔皮质,触感细腻,不像某些车“远看高级,近看塑料”。
还有个小细节:车窗一键升降带防夹+锁车自动关窗功能。这个配置在20万以上车常见,但A7全系标配。我试过几次,反应灵敏,安全感十足。这才是真正的“用户思维”——不炫技,只解决实际问题。
动力与能耗:三挡DHT,电混家轿的“降维打击”?
说到核心,必须聊它的雷神超级电混系统:1.5L四缸发动机+P1+P3双电机+3挡DHT。注意,是3挡! 大部分混动车用的是单挡或2挡DHT,而A7的3挡结构能让发动机在高速区间也保持高效运转。
我试驾的是130km纯电续航版本,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超1400km(官方数据),实测高速+城市混合路况也能跑到1300km以上。百公里馈电油耗低至3.7L(WLTC工况),什么概念?加满一箱油(48L)能跑1300公里,每公里油费不到3毛钱。
动力响应也够快。电机起步瞬间输出峰值扭矩,零百加速7.8秒,红绿灯起步轻松领先。中后段加速靠3挡DHT切换,动力衔接顺滑,没有“乏力感”。相比之下,某些单挡混动车上了高速就“肉”,A7不存在这个问题。
但也有代价:3挡DHT结构更复杂,长期可靠性需时间验证。不过吉利给的三电系统质保是8年或15万公里,也算给了颗定心丸。
智能化:L2级辅助驾驶全系标配,够用但不算激进
银河A7搭载银河N OS智能座舱系统,芯片是高通骁龙8155,流畅度没问题。语音识别反应快,支持连续对话和可见即可说。但真正让我点赞的是:L2级辅助驾驶全系标配!
包括全速域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保持、自动变道辅助、交通标志识别等功能。我在高架实测,跟车、变道都挺稳,不会频繁退出。虽然比不上华为ADS或小鹏XNGP那么“聪明”,但对家用车来说,够用、可靠、安全,这才是关键。
不过,它没有激光雷达,也不支持城市NOA。如果你追求“全程自动驾驶”,那得看更贵的车型。但我想问各位车友:日常通勤,你真的需要城市自动驾驶吗? 多数人用的最多的,还是高速ACC+车道保持。A7把钱花在刀刃上,我觉得很务实。
安全性:主被动拉满,电池安全是重点
安全方面,银河A7用了笼式车身结构+高强度钢占比超70%。主动安全有AEB自动紧急制动、盲区监测、开门预警等。但我最关心的,是它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
这套系统通过底部防撞梁+电池包结构强化+全天候电池监控,确保碰撞、泡水、高温等极端情况下电池不起火。我看过它的碰撞测试视频,侧面柱碰、底部刮底都扛住了。对家用车来说,安全不是配置,是底线。
真实车主反馈:省油是真,噪音是瑕?
我采访了两位刚提车的车主。
一位是杭州的李先生,程序员,每天通勤60公里。“充电一次能撑三天,油费一个月不到200块,比我上一台燃油车省一半。”他说最满意的是静谧性,但高速胎噪略大,可能是轮胎偏运动。
另一位是成都的王女士,宝妈。“后排宽敞,孩子上下车方便,座椅也软。”她特别喜欢自动泊车功能,“我技术差,这功能救了我。”
也有小抱怨:车机App生态不够丰富,不能装第三方导航。但吉利说后续会OTA升级,值得期待。
横向对比:A7 vs 秦PLUS DM-i vs 星瑞L智擎
维度 吉利银河A7 比亚迪秦PLUS DM-i 本田思域混动
起售价 8.18万 9.98万 14.99万
动力系统 1.5L+3挡DHT 1.5L+单挡DHT 2.0L+e:HEV
馈电油耗(L/100km) 3.7 3.8 4.5
纯电续航(km) 60/130 55/120 0(油电混动)
L2辅助驾驶 全系标配 顶配才有 中高配配备
结论:A7在价格、动力结构、智能化配置上全面占优。秦PLUS胜在保有量大、维修方便。思域混动油耗偏高,但品牌认知强。如果你追求性价比和技术先进性,A7是更优解。
未来展望:电混不是过渡,而是长期主流
很多人说“电混是过渡技术”,但我认为,在充电设施不完善、长途需求仍存的背景下,电混才是未来5-10年最务实的选择。银河A7的出现,说明自主品牌不再“堆参数”,而是回归用户本质需求:省油、舒适、安全、智能。
而且,吉利这套3挡DHT技术,未来可能下放到更多车型,形成技术护城河。谁能用更低价格提供更高技术,谁就掌握市场话语权。
总结:8.18万起的银河A7,到底值不值?
值! 它不是完美无缺,但它把“家轿该有的样子”重新定义了:低价不低质,技术不妥协,安全不打折。它用3挡DHT打破单挡混动的局限,用全系L2让智能驾驶不再“顶配专属”,用0.259风阻提升每一度电的效率。
它不靠噱头,而是靠扎实的工程功底和用户洞察,打赢了一场“价值战”。
最后留个问题给各位车友:在10万级家轿市场,你更看重“品牌”还是“技术”?如果是你,会选银河A7吗?
评论区聊聊,我会一一回复。顺便说一句,试驾车现在到店了,建议大家亲自去开一圈,有些感受,数据给不了。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