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程序员每天通勤120公里,开着9.98万的车一年省出部iPhone 16 Pro,算完这笔账之后邻居30万的凯美瑞突然不香了

成都程序员每天通勤120公里,开着9.98万的车一年省出部iPhone 16 Pro,算完这笔账之后邻居30万的凯美瑞突然不香了

内蒙古牙克石,零下30度。

车在雪地里冻了一宿,早上一键启动,0.8秒着火。空调拧到22度,座椅加热全开,30公里城区加20公里高速,表显油耗3.4升。旁边那台2.0T的合资SUV,同样温度同样路况,油耗表跳到7.8升。

测试工程师下车抽烟的时候说了句:“这数据要是放出去,估计有人要骂娘。”

45升的油箱,官方标的是能跑1520公里。北京到长沙,一箱油。

车窗没关严?你想多了

地下车库那次挺逗。

隔壁车位的哥们儿趴我车窗边上看半天,最后憋出一句:“兄弟,你这玻璃是不是有问题?”

我说没毛病,熄火后自动降2毫米,故意的。

他愣了三秒:“为啥?”

夏天正午,别人车里能蒸桑拿,这车靠车顶太阳能膜持续供电,车窗缝会自动调到4毫米散热。半小时能把43度降到38度多,座椅表面温度比同级低9度。下雨?传感器3秒识别,窗户自己升上去。

那哥们儿掏出手机开始查这车多少钱。看到价格之后,表情有点复杂。

成都程序员每天通勤120公里,开着9.98万的车一年省出部iPhone 16 Pro,算完这笔账之后邻居30万的凯美瑞突然不香了-有驾

程序员的Excel表格不会骗人

成都那个写代码的小陈,每天往返120公里。90公里快速路,30公里市区。

纯电模式能覆盖70%的路程,剩下30%混动接力。他算过账:谷电2毛5一度,92号油7块3一升,百公里综合成本15块6。之前那台1.5T油车百公里要烧7.8升,一年3万公里,省出来1万3千5。

正好够买部iPhone 16 Pro,还能剩点买个壳。

保养更狠。首任车主4年10次基础保养免费,前6万公里只花了910块换空调滤芯和刹车油。他之前那车6万公里保养要7200。

小陈跟我说:“现在每天开车上班,感觉像是车在帮我赚钱。”

这话听着玄乎,账是实打实的。

10万块的配置,有点离谱

中配9万9千8,主副驾座椅通风加热都给了。24V轴流风扇,坐垫背部同时送风,夏天3分钟屁股就凉快了。热泵空调全系标配,零下10度比PTC省电四成多。

但顶配那套东西,才是真正邪门的地方。

96线激光雷达,5个毫米波,12个超声波,8颗摄像头。深圳有人跑高速NOA测过,46公里没接管一次,弯道半径90米也稳。变道成功率98%,看到前方100米锥桶封路,提前减速。

城市记忆泊车能学2公里路线。小区门口下车,车自己开进地下停车场,停进机械车位,误差不到5厘米。

成都程序员每天通勤120公里,开着9.98万的车一年省出部iPhone 16 Pro,算完这笔账之后邻居30万的凯美瑞突然不香了-有驾

10万级的车搞这套,多少有点欺负人的意思。

山路跑一圈,才知道底盘下了功夫

前悬下摆臂用铝合金的,转向节从铸铁换铸铝,簧下质量轻了6.4公斤。

数字不大,但跑起来差别明显。过减速带那个冲击感,比之前轻了快两成。变道的时候侧倾收着,不飘。

转向助力有两个模式。女孩模式方向盘力矩1.2牛米,我媳妇儿单手能原地打轮。运动模式直接拉到3.5,高速上路感清晰。

麋鹿测试76公里时速过。这活儿某些德系30万的车也就这水平。

跑长途才发现,静音做得够细

前排5毫米双层夹胶玻璃,32处声学包,吸音棉覆盖率92%。轮罩内侧加了4毫米重层,防火墙做了3毫米EVA加PU的组合。

纯电模式60公里时速,车里37分贝。图书馆水平。

120公里时速64分贝,比同级低3个分贝。跑过长途的人都知道,这3个分贝意味着什么——耳朵舒不舒服,差老大一截。

风阻系数0.219,比Model 3还低0.018。每降0.01,高速续航增加6公里。一年2万公里,电费省160块。

钱都省在看不见的地方。

雪场那趟,刷新了认知

成都程序员每天通勤120公里,开着9.98万的车一年省出部iPhone 16 Pro,算完这笔账之后邻居30万的凯美瑞突然不香了-有驾

四驱模式,两套滑雪板,60公斤行李。往返380公里,空调全程24度。

表显续航掉了405公里,达成率93%。

开惯了油车的老司机说了句:“冬天也不用省着开了。”这话分量挺重。

2.95升的综合油耗,1.5升发动机热效率46.2%。活塞裙部那层0.3毫米涂层,估计工程师抠得跟绣花似的。电机峰值效率97.8%,扁线绕组占槽率从60%提到75%。

这些数据放在一起,就是45升油箱能跑1520公里的底气。

最后说两句

前两天4S店门口遇到个刚提凯美瑞的哥们儿,看到这车停在旁边,过来转了一圈。

问我多少钱落地,我说10万出头。

他沉默了会儿,摆摆手走了。

10万块的车能做到这份上,也许就是2025年该有的样子。选不选它另说,但这个价位的标准,大概又被拔高了一截。

有些事情不用说太明白,懂的人自然懂。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