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电车保费高,出商业险一次交强险三次保费你能接受吗,实际使用成本远低于油车让人难以置信

都说电车保费高?出商业险1次交强险3次保费有多少?看完你都不敢相信?使用成本有多低,你看完更是不相信?

先说明,不是广告哈,我油车、电车都开过,混动也试过。上一辆汉兰达混动,那油耗6.5左右,跑得还算省。不过这次写这个,主要是想聊聊我老婆那辆比亚迪元up——实际使用成本是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高。

都说电车保费高,出商业险一次交强险三次保费你能接受吗,实际使用成本远低于油车让人难以置信-有驾

这车是今年8月买的,落地才85000块(算上比亚迪的保险,还有点优惠)。别的车主可能开个三五万块的车,买车成本差不多,我觉得挺值的。你知道我咋想到的?啥样?我早上特地用老婆的车到公司,顺便查了用电成本。这个事,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和相册,那个充电桩还挺新鲜的,10-12月就充了140块,安装充电桩的花费1145块。其实也没太觉得特别贵,因为每次充电大概用电十几度左右,估算一下百公里也就几块钱嘛。

截止到目前,今年我老婆用电花了551块,行驶了15151公里。你猜猜?光油费都得12120块了(按8元/升的算)。这个差距有点大吧?油车每公里成本高,电车不用加油那一块省赚钱。充电的价格其实比油钱便宜太多,光电费就比油费少了一半多。

不过也要说明,充电桩花了点钱,安装那个1145块其实还算合理。我还加了179元的延保,觉得心里踏实点,后续出啥问题心里有底。其实这也让我开始琢磨:早知道买电车,出行成本还能这么低?我估算,百公里用电十几度,一度电差不多0.5元吧,算下来每公里才几毛钱。如果算得更细点,还要考虑充电桩用电的部分,估计充到一半还得充,可能会拼成16度左右,成本能降下来。

说到保险,去年买车时,商业险报价基本都在五千左右。但我续保时,平安保险给了我3623块。别问我怎么选的?一方面觉得差不多就好,另一方面也不想折腾。其实吧,今年用车出过三次小刮蹭,其中一次出险,保险赔偿很快,理赔流程挺顺利。平时也没花太多养车钱,买车前还送了好多次免费保养,后来续保还有免费保养附赠。

都说电车保费高,出商业险一次交强险三次保费你能接受吗,实际使用成本远低于油车让人难以置信-有驾

你以为这就是全部?其实还差点没提到,车子保养基本能靠厂家免费服务,没什么油车那么折腾。比亚迪这车,除了日常清洗,基本不用花太多心思。对比一些同价位的燃油车,比如某日系紧凑型,它们的油耗表现其实挺类似的,但涨起来,油费不断上升,算算花费就更夸张。

我还一直在想,油车每公里油钱其实很明显,尤其涨到8元/升的情况下。油车油费的详细算,比如我调研的,那辆汉兰达,百公里油费得8块多。电车就像我们每天用手机,有时候充一次电能撑一周,想想都觉得方便。

很多朋友问我:电车能便宜到出差都不用考虑油钱?这事我也没细想过,可能真有点,毕竟用电的方式更稳定。

都说电车保费高,出商业险一次交强险三次保费你能接受吗,实际使用成本远低于油车让人难以置信-有驾

有用电桩的朋友知道,自己装个充电桩,要考虑地点、空间、成本。对啦,有朋友问:充电桩如果用公共充电站,要比家里装的贵多吗?我猜,肯定的,公共充电的价格会高点,但还在合理范围内。

这车的续航300公里,日常通勤都没问题。早上我老婆上班,走的都已经惯了。每次用手机查电费,心里都暗笑:比油车省的实在太多了。

这个节省是不是很直观?可惜我身边还是有人觉得电车太麻烦,充电不方便。其实不用那么复杂,充电桩都装了,放在家门口门口就等于省了大半。

都说电车保费高,出商业险一次交强险三次保费你能接受吗,实际使用成本远低于油车让人难以置信-有驾

我还想到一个细节:你会不会觉得,电车油耗那点没用,说到底也就是个电池的成本——其实是不是真的?我猜,电池技术不断进步,成本还在下降,未来或许每公里成本比现在还低呢。这个行业发展真快,我一哥们曾跟我说:电池降价,车价也会普遍下降。没错,行业里的人都这么估算。

你们觉得,电车的保费、保险、成本会不会也会进一步降低?还是说,市场还得再观察几年?我倒觉得,车企(别打我脸)在鼓吹油电混合,实际上,纯电或许才是未来的主流。可惜很多传统的销售,还靠卖油车赚钱。

我有个疑问:你们身边有开电车的人吗?他们觉得怎么?觉得便宜还是麻烦?我觉得,按这个趋势,电动车的普及只是时间问题。只是我不太确定,要不要等到等红绿灯变成大屏幕指示充电桩位置那天。哈哈。

这个电车用起来,成本已经让我觉得比油车轻松不少。最重要的是看用着顺不顺手,对于我老婆每天上下班来说,绝对划算。

都说电车保费高,出商业险一次交强险三次保费你能接受吗,实际使用成本远低于油车让人难以置信-有驾

(这段先按下不表)你们是不是也觉得:电车的成本比想象中低?还是说,真的是便宜但不方便?评论区吐槽一下呗!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