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门口最近停了一辆新车,大伙看着挺新鲜——极狐T1,上周五晚上刚开进来的。邻居赵哥笑嘻嘻说,这车听说专为咱北方人整出来的,“你看那车标,是不是有点猛?”我凑近瞅了下,圆圆滚滚的壳,A0级小车,车身没什么花活,就是结实。我们这哈尔滨零下二十几度,普通电车早冻半道了,他小孙子放学都不怵冷。
说正经,极狐T1给大伙嚼舌头的点就是那啥“热泵+直冷”,有点像老马自夸热炕一样。现在的电车冬天开空调,电快掉得比饭点儿糖还快,我自己那辆车零下十度热空调都打不起劲。听一个修车师傅念叨,这热泵空调是把外头那点劲儿热气都薅进来了,哪怕外头是零下三十度,也能把车厢焐热。老李头去年试了辆别牌电车,电阻丝加热还没等坐热,电表就下去了。T1据说零下二十,开五分钟车里就能达十五六度,赵哥说比原来用煤炉还快。
说到电池,极狐T1鼓捣的这个直冷法子,新鲜。以前都是那种液冷,绕来绕去啰嗦得很。直冷这事儿,是让冷媒直接贴着电池走一圈,“像给它贴个大冷敷”,修老张原话。更轻点,调温快得多,师傅口头说回温比老款快四成。早前咱群友开元Pro,说零下十七掉电跟奔小河儿似的,极狐T1现在零下七度能留九成多的电,够走。前阵子维修群里还扒拉出,T1居然给电池整了个远程‘猫眼’,提前三天提醒有啥毛病,准不准另说,反正比老电车强。
赵哥媳妇儿周末带孩子滑雪回来,跟姐妹夸T1开暖风冻不着。车友群有人试了一回,说热泵耗电少,出门不心疼,每周五十公里通勤,一周插一次电,正合适。前两天还有个小八卦,隔壁小刘整外放电在车边煮热可可,一大帮娃挤着乐。用车细节上,这车还能加什么滑雪板拓展架,后备箱搁点看着也顺溜。再加一点,T1冷门配置里居然自带座椅靠背加热按钮(低配也有),销售说以前低档位小车都没配这个,凹曲带感。
价格还吊着胃口,卖家一句话没透露。小区大爷围观说:“这要真都标配,算是狠招。”此前,和T1级别差不多的元、海豚啥的,暖风、远程预警、座椅加热都得加钱,极狐头一次“堆料”到底。我听说T1保养也赶潮流,用的不是传统石油基润滑油,新车自带那种低温合成油——巷口的王师傅说换一次油都能提早觉出点毛病,电动冷(油)还是得看细节。
说个笑话,看车那天老王掀开后备箱,地板下有个隐藏格,他愣说是放急救包用的,其实里头塞得下两个热水袋。车门没带机械锁芯,大冬天手套没摘可就麻烦。网上车主小纪在群里吐槽,T1 app远程启动时有时信号慢半拍,地库里得等,电梯按钮都赶不上急。
冬天北方电动车主苦怕了,极狐出来兜售小车大暖的彩头,群里不少在犹豫。聊到事故,早有传闻:有次T1试车队北三环被追了一下尾,前置电池保护着,外壳有硬痕内里没伤,安全带限力器也亮了灯。维修师傅拍胸脯说:“这壳够瓷实,别怕磕。”
车友聚会时传八卦,说极狐原来想合作国外热管理公司,后面搞自己研发,试了两年,在内蒙古大雪地冻过夜,一早上门窗全挂霜,空调开了三分钟全化了。这事只在微信群里流传,真假没实锤。
至于新旧对比,老胡家里还搁着一辆五六年前的老款纯电,冬天续航掉得跟消气球似的。T1实测表归零后还能再开十几公里,这保底设计之前可不多见。还有一说,玻璃加热除雾带,比元那些薄一圈,师傅说易坏,但方便。
预售眼看收尾,车主微信群有一股摩拳擦掌劲。有的人看重耐冻、有人想买车接孩子,有人迷信直冷技术。还有一件怪事,这车跟长春出租车搞过冬测,司机说冰面起步声儿大,但抓地稳,跟日本那些小电车给人的感觉不一样。
极狐T1会不会大卖,黄师傅看着远远地抽烟,不吭声。对北方人来说,总归新花样多一点,至少这一回冬天,等待价格落地再去琢磨也不晚。赵哥还咧嘴,说回头真要买,就替换掉老飞度,让孙子有台抗冻“新伙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