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飙升132%!出乎意料,国内热销的比亚迪,海外同样表现抢眼
谁能想到。仅仅半年。这个来自中国的品牌。就用一串数字。让全世界安静了下来。
132%。
这不是股票代码。是比亚迪2025上半年的海外销量增幅。一个让传统巨头后背发凉的数字。47万辆。这是半年交出的成绩单。而这一切。只用了四年。
四年前。当比亚迪宣布出海时。听到的是什么?是善意的怀疑。“欧洲市场百年品牌林立。凭什么认你?”是直接的唱衰。“没了补贴。新能源车根本活不下去”。更现实的困境是:船呢?渠道呢?谁帮你卖?
2021年。比亚迪海外月销量只有几百台。不是没人买。是根本没地方卖。
但比亚迪做了一件事。一件很“硬”的事。
他们没急着投广告。而是直接把车。塞给了全球顶级的车评人。你们测。你们拆。你们说。结果?一场沉默的革命开始了。人们发现——这款中国车。不仅续航扎实。价格更是直接砍半。特斯拉Model Y同级车型卖45万?比亚迪用不到一半的价格。拿出了刀片电池。给出了兆瓦级闪充。还附赠一套完全不输的智能座舱。
认知的高墙。就这样被产品力硬生生撞碎。
更硬的还在后面。渠道不给力?那就自己建。如今经销商排队求合作。运力不够?那就自己造。比亚迪直接下场订制了全球最大的滚装船“深圳号”。一艘就能拉走7000多台车。本地化成本高?那就直接去当地建厂。九座海外工厂拔地而起。年规划产能直奔130万辆。
它甚至不像一个“车企”在打仗。而是一个系统。一套生态。一次从产品到渠道再到供应链的全面外卷。
产品呢?绝非一招鲜吃遍天。在欧洲。ATTO 3用长续航精准切中家庭需求。在澳洲。“鲨鱼皮卡”凭借硬派设计和高实用性刚一亮相就引爆市场。在南美。海鸥成为城市通勤的性价比杀手。它不是在卖同一台车给全世界。而是在为全世界造不同的车。
所以。当你看到132%这个数字时。你看到的不是一次侥幸的成功。而是一套精密系统的必然输出。是从电池技术到整车制造。从渠道建设到品牌传播的全面胜利。是中国制造业数十年积累的集中爆发。
曾经。我们迷信德系的底盘。日系的油耗。美系的气场。
如今。轮到世界重新理解中国制造。它不再是价廉质低的代名词。而是技术、效率与用户洞察的集大成者。
这不是终点。甚至不是起点。只是一个强烈的信号——游戏规则。已经变了。
认不认。它都在发生。
信不信。它都已到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