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日报)
转自:河北日报
充电桩进小区,要通畅更要安全
赵 建
不久前,家住石家庄市海龙家园小区的王先生新购置了一辆新能源汽车。他使用“网上国网”App中的“充电桩接电”功能,完成了个人充电桩接电申请。
新能源汽车正快速驶入我们的生活,充电桩变成了众多家庭不可或缺的设施。
着眼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快速增长趋势,近日,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加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安全管理实施方案》提出,加强居住区充电设施配建管理,加强新建住宅项目规划报批、施工图审查、竣工验收等环节监督,确保固定车位按图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既有居住社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配建。
小区内合理安装家用充电桩,可以让居民出行更便捷,让社区更智能、更绿色。家用充电桩让车主无需频繁前往公共充电站,回家停车即可充电,避免排队等待,夜间低谷电价充电,成本更低。充电桩的安装,能鼓励更多居民选择电动汽车,降低碳排放。
电动汽车充电桩进小区,安装程序复杂不复杂?充电桩质量咋样?安全问题如何保障?这些问题解决得好不好,直接关系着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办好这件民生实事,首先要让充电桩能够顺利安装。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4部门2016年印发的《关于加快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自用桩报装材料包括物业出具(无物业管理小区由业委会或居委会出具)的同意安装充电桩的证明材料。然而,有些物业公司、居委会担心安全问题,顾虑重重。
对此,可结合实际情况出台新建小区和老旧小区充电设施建设指引,明确物业的配合义务及处罚、奖励措施。同时,探索物业与业主对充电桩建设、运维费用分担、收益分享机制,以及通过建立相应保险制度分担风险,以消除物业公司的责任顾虑。
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至关重要,影响着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确保充电安全,必须保障产品质量。充电过程中,充电桩存在质量问题,可能引起事故。对此,应督促充电基础设施产权方购置使用具备产品合格证书、CCC认证标识的充电桩产品,并委托具有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人员或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施工。
加强安全运营维护管理是确保充电安全的关键举措。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国内多地鼓励企业开展居住区充电设施“统建统服”模式。我省也在推进这一模式,《加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安全管理实施方案》提出,鼓励具备条件的居住区采用将充电基础设施委托运营企业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维的“统建统服”模式,也可在公共车位配建集中管理的充电基础设施或智能移动充电桩,由运营企业提供专业维护。
只要流程合规、质量过硬、管理到位,就能保证充电安全。希望物业、业主与电力公司携手,以开放、科学的态度推进充电桩安装,共同打造现代化的绿色家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