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是掀桌子,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零跑B01到底有多卷?

最近零跑B01这车,有点意思。

讲真,当我看到顶配不到12万,塞了个128线的激光雷达,宁德时代的电池,标称续航干到650公里的时候,我第一反应不是这车真香,而是零跑的精神状态是不是需要关心一下。

这已经不是掀桌子了,这是直接把整个餐厅给爆了。属于典型的“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自爆式打法。不装了,摊牌了,就是要用一种近似于行为艺术的姿态,把所有还在端着、还在讲“品牌调性”的友商,一个一个拖下水。

它不是掀桌子,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零跑B01到底有多卷?-有驾

过去我们买这个价位的车,心态都很平和。要么续航长点,配置丐点;要么配置拉满,续航尿崩。大家在一种微妙的默契里互相妥协,其乐融融。现在零跑B01来了,它说,我全都要。这就很尴尬了,相当于你在村里开小卖部,大家卖的方便面都是五块一包,突然来了个狠人,不仅卖三块,还送一根火腿肠和一个卤蛋。

它不是掀桌子,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零跑B01到底有多卷?-有驾

你问他图啥?他不图啥,就图把这个村给整得鸡犬不宁。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先说那个顶在脑门上的激光雷达,就是那个小蘑菇。在过去,这玩意儿是新势力们三十万以上的车才配拿出来吹牛逼的“军备”,是通往自动驾驶“罗马”的门票。结果零跑转手就给干到了十万出头的车上。这就让事情变得非常魔幻。

它不是掀桌子,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零跑B01到底有多卷?-有驾

这就好比修仙小说里,人人都在为了一本《筑基心法》打得头破血流,突然有个哥们把《九转玄功》全文打印出来,满大街发传单。你说这让那些辛辛苦苦炼气的老前辈们怎么想?心态直接就崩了。

当然,我们必须回到那个核心问题,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到底是什么?是算力,是激光雷达,是特斯拉吹上天的FSD吗?

它不是掀桌子,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零跑B01到底有多卷?-有驾

都不是。

我作为一个被现实毒打过的中年人,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自动驾驶技术的最大挑战者,永远是马路上的老头乐。只要大爷思想一滑坡,你的激光雷达算法就得跟着一起骨折。你那耗资数亿研发的通用障碍物识别系统,能识别出大爷从绿化带里斜着窜出来,手里还拎着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吗?不能。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所以说,所有不把老头乐纳入核心算法的技术,都是在耍流氓。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现实就是这么个糙理。

再看车里,14.6英寸的中控大屏,256色氛围灯,座椅通风加热,副驾小桌板。这些东西单独拎出来,都不算稀奇。但当你把它们和“不到12万”这个价格放在一起的时候,一种荒诞感就油然而生。

它不是掀桌子,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零跑B01到底有多卷?-有驾

这就像一个压缩毛巾,价格看起来就那么一小坨,结果配置单往水里一扔,“砰”一下,给你变出个五星级酒店的全套浴袍。同行看了都得傻,这哥们到底往里面塞了多少东西?成本控制这门玄学,算是让零跑给玩明白了。

它不是掀桌子,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零跑B01到底有多卷?-有驾

我身高182,坐进去空间确实还行,后排腿部空间差不多两拳。这数据没啥好吹的,这个级别的车都差不多。但它那个几乎纯平的地台,让我有点感动。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过年回老家,后排塞三个亲戚的时候,坐中间那个三舅姥爷,他的脚不用再憋屈地蜷着了。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人文关怀。

它不是掀桌子,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零跑B01到底有多卷?-有驾

而且我发现一个细节,它全车设计了26处储物格。这数字听着就很有灵性,好像是产品经理被逼疯了,拿着车架子到处挖坑,能塞个硬币的地方都不能放过。对于一个家庭用户来说,这种“变态”的细节,远比那个百公里加速快0.5秒要有意义得多。毕竟,你永远不知道你家孩子下一秒会从哪里掏出一块吃了一半的奥利奥需要你紧急存放。

它不是掀桌子,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零跑B01到底有多卷?-有驾

哦对,说到孩子,昨天晚上娃还把酸奶洒我车上了,皮质座椅,擦了半天,心累。

现在聊聊这车开起来的感觉。官方说百公里加速6.5秒。这数字现在听起来已经毫无波澜了,毕竟电车时代,是个车都敢说自己是性能车。但实际体验下来,它的动力调校不是那种神经质的“窜”,而是一种很线性的、很跟脚的“稳”。

它不是掀桌子,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零跑B01到底有多卷?-有驾

尤其是在80到120公里每小时这个区间再加速,能感觉到动力储备很足,超车的时候给人的信心很强。这种感觉,和那些只会在起步阶段给你一脚踹的“愣头青”电车,完全是两码事。它更像一个内力深厚的武林高手,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很有分寸感。

底盘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中欧团队调校。说实话,“欧洲团队调校”这六个字,现在跟“精选上等猪肉”一样,已经快成一个烂梗了。但实际开起来,过减速带的时候,那种柔和的滤震确实有点东西,不是那种死硬或者软塌塌的感觉,有韧性。车身一体化程度很高,开起来很整,没有松散感。这种扎实的底盘质感,和它那个“自爆”一样的价格,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萌。

它不是掀桌子,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零跑B01到底有多卷?-有驾

最有意思的是续航。CLTC 650公里,打个八折,实际能跑个500多公里,妥妥的。对于我这种每天通勤60公里的人来说,以前可能一周要充两次电,现在一周充一次就够了。充电频率的降低,带来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松弛感。你不用再天天盯着那个电量百分比,搞得跟手机低电量焦虑症一样。

这种松弛感,才是长续航的真正价值。而不是让你真的去挑战一箱电从北京开到上海。没人会这么干,太累了。

所以,零跑B01到底是个什么物种?

它是一个闯入者,一个破坏者,一个用“我疯起来连自己都打”的逻辑,来重塑市场规则的“道诡异仙”。它把所有高大上的技术名词,比如激光雷达、智能座舱、长续航,粗暴地按在地上,然后贴上一个十万块的标签。

这一招,打的不是产品力,打的是人性。

它让那些原本想买合资燃油车的用户开始动摇:我为什么还要花十几万去买一个配置丐得像毛坯房,车机卡得像老年机的车?就为了那个标?

它也让那些想买其他品牌电车的用户开始怀疑:我多花那几万块,到底买到了什么?是虚无缥缈的品牌故事,还是一种“我比你更懂车”的优越感?

当然,肯定会有人说,零跑没有品牌力,没有“玄学”。是是是,你说的都对。奔驰最值钱的是那个三叉星,特斯拉最值钱的是马斯克的个人魅力。这种爱真的很特别,当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给他看零跑的配置单,他可能会觉得你的品味有问题。

但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而言,当一个产品的性价比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本身就成了品牌。

零跑B01现在干的事情,就是要把性价比的“阈值”拉到极限。它在用一种近乎耍流氓的方式告诉你:别谈那些虚的了,咱们直接上干货。我X,这还让别人怎么玩?!

最终的结果就是,大家被迫跟进,一起卷,一起不赚钱,然后集体祈祷自己不是先倒下的那个。就问你,这游戏刺激不刺激?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