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机场偶遇理想i8广告,蔚来ES8发布会后订单超乐道L90
还没等新车上市,蔚来和理想就已经杠上了。那天我在成都双流机场接人,刚出到达口,就看见理想i8的巨幅广告挂在媒体接机区,一行字写着“定购和试驾已开启”。我一边琢磨这谁家投的场地,一边低头刷群消息——原来蔚来的全新ES8发布会前一天晚上才刚结束。车圈就是这样,两家老对手你方唱罢我登场。
说起来,全新ES8这次是六座大三排纯电SUV,预售价41.68万起,还能选Bass电池租用方案只要30.88万起。销售小王顺嘴提了句:“比老款便宜八万多。”其实大家都知道预售价一般虚高点,到时候实际成交价很可能就奔着30万去了。这价格一出来,我微信群里几个去年买二代ES8的朋友立马炸锅,有人吐槽说早知道等等得了,还有个哥们直接发语音:“活下去最重要,你们别闹。”李斌自己也承认上一代成本目标设错了,这回算是拉回来。
订单量官方没细说,但秦力洪那天在沟通会上透露了一嘴:发布会到第二天上午,全新ES8下单比乐道L90还多。这话听着挺唬人,不过实际多少咱也不清楚。我有个做金融的小伙伴分析,说现在蔚来必须靠降价冲销量,不然年底盈利又悬。
其实两家的暗战早就开始。今年7月正好赶上理想i8宣发周期,也是乐道L90上市时段。有意思的是李斌表面祝福,“只要选纯电就是队友”,背地里技术、空间、内饰各种隔空PK,从群聊到朋友圈都能看到双方互怼图文。“黑武士”宣传海报被转发好几轮,看得眼花缭乱。我邻居开增程式的,说这些营销噱头没啥用,他更关心保养费用和续航表现。
以前吧,两家各玩各的:理想主打增程家庭SUV;蔚来搞高端纯电加换电站。他们像两条平行线,各自过日子。但今年情况变了——理想首款纯电SUV i8杀进市场,对标的不止蔚来的旗舰,还有特斯拉突然加入战局。特斯拉Model Y L六座版来了,33.9万元起,比五座长179mm轴距3040mm,高度1668mm。这数据还是维修师傅帮忙查出来,他念叨:“美国佬终于学聪明啦,大空间才吃香。”
不过Model Y L配置上还是简陋些,没有零重力座椅,也没有二排大屏幕那些花哨玩意儿。我一个做内饰改装的小老板调侃,“毛胚房风格又回来了”,他觉得中国消费者越来越挑剔,对舒适性要求特别高。不信你去看那些论坛吐槽贴,大部分都是嫌美系太硬邦邦、内饰塑料感强。但话说回来,人家品牌硬,上半年卖出去17万辆,在国内依旧是销冠级别。
讲真,现在三家围绕六座大三排拼命抢蛋糕,其实也是无奈之举。一方面大家都盯着家庭用户,要空间,要智能,要省钱。另一方面企业自身压力山大,比如2024年理想全年交付突破50万辆,可净利润却缩水到了80亿;毛利率从23%掉到20%。主要原因嘛,是MEGA MPV销量扑街,只靠增程车型撑门面。今年4月出的L6五座小号SUV倒挺火,每月2万辆左右,把基本盘稳住,但利润不如以前厚实,所以急需新的爆款补血。
再看看蔚来,更焦虑点儿:2024年交付22.2万辆,同比涨38%,但全年亏损224亿。一季度亏67亿,还扩大30%。虽然账上还有260亿现金,可一直烧钱不是办法。所以乐道L60走量成了救命稻草,每月6000台左右,好歹让财报数据漂亮些。不过毛利率还是个位数徘徊,公司整体财务状况并未明显改善。因此全新ES8、高端定位的新旗舰,如果能卖起来,今年四季度或许真有机会扭亏为盈——这只是猜测,小区里懂行的大叔每次聊天都摇头,“难!”
政策层面也给添柴加火。“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最高2万元延续到了2025年,据商务部数据,今年60%以上换购新能源车,其中不少都是燃油SUV车主置换来的。这批客户正好被20~30万区间的新势力牢牢盯住。我身边几个老司机最近琢磨把老帕萨特卖掉,用补贴凑首付买辆智能纯电,说以后不用担心限号还能少跑修配厂。他问过维修师傅,新势力售后体系虽不完善,但基础保养确实便宜不少,就是零件等货慢点儿,有时要预约半个月以上才能拿到副厂件。
至于行业八卦,有传闻某品牌工程师偷偷溜去对手公司挖配置参数,我同事去年参加技术交流会碰见过一次,被安保拦下来还闹笑话。另外据群友自测,新出的某款车型冷门配置“夜视辅助”其实反应慢半拍,下雨天效果打折扣,不如传统雷达靠谱。有个北方网友反馈冬季热泵空调制热速度一般,比南方宣传吹得猛差远啦,他专门录视频证明,说厂家应该优化算法才行。不过这些细节外界很少关注,都埋在用户体验里慢慢发酵……
最后顺嘴带一句历史轶事吧,以前碳酸饮料大战的时候可口可乐百事互掐几十年,到最后谁也没死掉反而一起把市场越做越大。现在造车圈这仗,也许结局类似,不是谁干翻谁,而是一起把蛋糕搅得更香、更贵、更卷。当然具体哪一家先熬不住,那就只能留给时间验证喽——毕竟修车铺师傅常挂嘴边的话,“活下去最重要”。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部分信息源于现场观察、微信群讨论及维修技师闲聊,如有误差敬请谅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