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上演行为艺术:750公里续航欧洲独享,中国车主负责信仰

特斯拉最近在欧洲搞了个大新闻,给Model 3/Y换了个新电池,叫5M。这玩意儿据说是个续航神器,WLTP标准直接干到750公里。消息一出,国内的等等党心态直接就爆了,欧洲车主已经开香槟了,我们这边还在4S店抠脚。

讲真,这事儿本身就透着一股浓浓的“行为艺术”味儿。特斯拉这操作,不叫产品升级,叫精准投喂。欧洲那边水深火热,各路神仙打得头破血流,马斯克必须拿出点真东西来稳住基本盘。而国内呢?国内的特斯拉粉丝,信仰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属于玄学范畴。他们买的不是车,是通往未来的门票,是马斯克画的一个大饼。所以,对他们好不好,不重要。信仰,你懂吗?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特斯拉上演行为艺术:750公里续航欧洲独享,中国车主负责信仰-有驾

这个所谓的5M电池,本质上就是一个“压缩毛巾”。你看它体积没怎么变,重量还轻了8公斤,但一通电,续航里程“嘭”地一下就膨胀开了。LG新能源的技术确实有两把刷子,能量密度硬生生提高了6%。这就像一个修仙者,境界没提升,但蓝条(MP)莫名其妙长了一大截,你说气不气人。同行看了也得傻眼,本来大家都在拼命往车里塞更大更重的电池,玩的是“力大砖飞”的路子,结果特斯拉不讲武德,直接给你表演一个“四两拨千斤”。

特斯拉上演行为艺术:750公里续航欧洲独享,中国车主负责信仰-有驾

但这套“金钟罩铁布衫”的功夫,特斯拉偏偏只在欧洲市场全面普及。国内市场,只有Model Y长续航版这种顶配中的顶配,才有资格尝一口。至于走量的Model 3,对不起,您老的电池还是老款,请继续为信仰充电。

这操作坏了菜了,简直是典中典级别的区别对待。就好像暴雪出了个新版本,欧服玩家人人发神器,国服玩家只给了一把新手木剑,还附赠一句“爱玩玩,不玩滚”。就问你怕不怕?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我作为一个曾经的特斯拉车主,有时候真的很难理解这种逻辑。但后来我悟了,当下的汽车市场,根本不是什么商业竞争,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闪电战。每个玩家都在掀桌子,都想着怎么把整个餐厅给爆了,让所有人都没饭吃。蔚来的乐道,一上来就差把桌上的蜡烛都吹灭了;小米更是重量级,直接把年轻人的第一块蛋糕连盘子一起端走了。

在这种“要么成仙,要么成盒”的环境里,特斯拉居然还慢悠悠地搞“区域限定”?

一开始我觉得马斯克是不是颠了,后来一想,这才是最高明的刀法。他知道,真正的技术壁垒,从来不是实验室里那些冰冷的数据。什么自动驾驶,什么智能座舱,都花里胡哨的。真正的技术决战场景,在中国三线城市的菜市场门口。自动驾驶的最终BOSS,不是特斯拉,也不是华为,而是那些神出鬼没、走位完全不符合物理学定律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激光雷达再多,算法再牛,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

特斯拉上演行为艺术:750公里续航欧洲独享,中国车主负责信仰-有驾

所以续航这事儿也一样。750公里和650公里,对于一个每天通勤20公里的人来说,区别大吗?不大。本质上都是从两周一充变成三周一充。但这个数字,在营销上,在精神上,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特斯拉现在就是把这根稻草,精准地压在了欧洲对手的头上,而在国内,他选择把这根稻草先藏起来。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电池比喻成压缩毛巾,是不是有点过于魔幻了。但仔细一想,这事儿本身就挺魔幻的。

他为什么要藏?因为没必要。因为国内的特斯拉信徒们,他们还在享受维护信仰的快乐。他们的核心需求不是多100公里续航,而是当别人质疑“特斯拉不行了”的时候,他们能甩出一句“我们技术储备多的是,只是不想拿出来罢了”。你看,马斯克连他们的台词都想好了。这已经不是卖车了,这是在经营宗教,是精神上的PUA。

说到长途,我想起去年在高速服务区吃的一碗泡面,那味道混合了绝望和味精,至今难忘。其实续航焦虑也是一个道理,大部分时候都是自己吓自己。

所以,国内的Model 3到底什么时候能用上这个“压缩毛巾”?我觉得,这不取决于柏林工厂的产能,也不取决于LG的供应,而是取决于国内那帮新势力,什么时候能把特斯拉逼到墙角,让他觉得“不装了,摊牌了,再不拿出点真东西就要成盒了”。到那个时候,你放心,别说5M电池,马斯克能给你把星链都装车上。

特斯拉上演行为艺术:750公里续航欧洲独享,中国车主负责信仰-有驾

所以别问,问就是“快了”,问就是“明年”。毕竟,对于信徒而言,最好的永远在路上。但能等,就是能等。而对于我们这些看戏的犬儒主义者来说,这场大型的、荒诞的行为艺术,才刚刚开始。加大,加大,加大!让这场戏演得更猛烈一些吧!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