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冤不冤?169元雨伞卖断货背后,零跑高管却喊弱小无助
近汽车圈两件事让人唏嘘:一边是小米SU7订金风波反转,一边是零跑汽车高管离职喊冤,背后藏着消费者与企业都该深思的真相。
小米SU7上市时,雷军承诺“7天无理由退订”让不少人放心下单。可当部分用户想退订时,却发现“订金”变“定金”无法退还。一时间“雷军还我血汗钱”的喊声刷屏网络。真相却令人意外:小米购车流程有三次明确提示,用户主动锁定配置后车辆即进入生产阶段,定金自然不可退。那些高喊维权的,或是为炫耀,或是想牟利,终为自己的误操作买单。这提醒我们:人生责任,终究自己扛。
更魔幻的是小米的周边产品。169元的“车规级”晴雨伞被吐槽“智商税”,却秒售罄;此前169元磁吸纸巾盒同样骂声一片却抢购一空。对比奔驰513元、问界228元的同类产品,小米反而成了“性价比之选”。这背后是品牌溢价的逻辑:车主买的不仅是功能,更是身份认同与圈层归属。就像星巴克猫爪杯,价值早已超越实用本身。
反观零跑汽车,却深陷泥潭。前总裁吴保军被辞退后发文自嘲“职业经理人也是弱小无助的”,暗示股权纠纷。这位年薪超4000万的高管,曾带领零跑销量从年销1万跃升至14万,助力其IPO并牵手Stellantis。如今却落得如此境地,企业契约精神何在?
零跑的困境不止于此。经销商爆料“销量造假”,虽遭否认却疑云未散;产品投诉更是层出不穷——C11被曝续航严重缩水、车身异响、三缸增程器噪音大。更讽刺的是,号称“全栈自研”的零跑,四年研发投入仅14亿,不及“蔚小理”单年投入的零头。低价换量的策略,终因技术短板与品控缺失反噬品牌。
从小米周边热销到零跑高管离职,汽车行业正经历价值重构。消费者愿为情怀买单,企业更需以诚信立身。当169元雨伞成为社交货币,当高管离职引发信任危机,市场终会用脚投票——毕竟,没有谁该为你的冲动负责,也没有企业能靠透支信任走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