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嘞,今天聊聊汽车圈里一个大新闻,智己,这名字一听就很有点“玄学”,其实人家是硬核科技范儿,眼瞅着又在新能源汽车的赛道里甩出了一波大的,把那些老牌选手都看愣了。
说到智己LS6这车,预售一开场,现场那反应真不比春晚抢票慢——订单刷刷破万,门店直接挤成了菜市场,客户们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去现场交个朋友,总之气氛烘托得跟发布会变成汽油大派对似的。
这时候问题来了,新能源汽车不新鲜,能拿出啥新花样让人“旦用难回”?智己这次整出来的“66度大电池、1500km续航、800V超快充”亮点,属实有点儿像开挂模式,不说别的,敢把续航往四位数冲,业内那个大帽子可不是谁都能戴上的。
据说这波新LS6,是行业里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硬件、智控、能耗各种数据,没一样在平均水准之下。全球首发电池、主动降噪、亏电低油耗,一堆专业名词往那儿一摆,实在是科技感拉满了。但讲数据有点冷,讲体验可就抓人心了,每个“好用到离谱”的配置,都是工程师们反复磕出来的结果。
但你说,这车厉害到什么程度?按刘涛的说法,智己不是要做第二名第三名,是奔着“唯一”“首个”“之最”去的。不客气地说,这志气,比炸鸡店门口的广告还实在。
转头看看用户圈儿——新能源车已经成了超过一半人的首选,但还有一票人是持币观望。为啥?续航焦虑、充电麻烦、冬天跑东北怕趴窝......这些“用车尴尬症”,是新能源出圈路上的绊脚石。到底是喜欢电动,还是怕电动?咱反问一句,假如真能一充开千里,还有谁不心动?
智己自己说了,技术只是手段,解决用户的“出行焦虑”才是终极目标。那具体怎么破?这还得挖深点。智己跟宁德时代拉了个小团体,打造了超级增程专用电池,纯电续航直接拉到450公里以上,这不是行业平均的两倍吗?综合跑下来能飚到1500公里,听听,这数据要是没对比,可能都觉得是幻觉来的。
就是简单粗暴地讲,智己要用一台Model Y的电量,让你跑出三台Model Y的续航。这不是嘴皮子功夫,技术发布会上直接立flag,后头还真动了手。在实地测试里,一台LS6能上海杀到北京,实际行驶1299.6公里,最后一比,特斯拉Model Y中途加油两次还短了一大截。
你可以想象一下,智己工程师们是怎么折腾这套系统的——冷到掉牙的海拉尔冰原、海拔飙到5000米的唐古拉山,都给跑个遍。只要车能去,大伙儿就去证明自家货到底能不能扛得住风霜雪雨。这种做法,说白了是用脚丈量出来的数据,而不是纸上谈兵。
不过,demo做成了,实际销量能不能跟上?新能源汽车圈就这点尴尬:点子好,销量起不来,那就是空有一身武艺,英雄气短。智己这么拼,背后是上汽集团撑着——一家有整车制造经验的老牌大厂。在发动机技术、油耗控制上,智己也没偷懒。亏电油耗能做到5.32升每百公里,比同级SUV低了快四分之一,综合能耗只有2.07升,倒是比一般的SUV再省三成。这些技术突破,离不开上汽在供应链和质量控制上的脚踏实地。
说到底,品牌升级、技术突破,是智己目前最重要的任务。上汽给智己配齐了产业链资源、高阶技术平台,把智己定位为集团冲击高端市场的头号工程。咱不吹不黑,这等资源倾斜,没有哪家自主品牌能轻松弄到。
不过技术硬、续航长,也不咋能平地起高楼。销量为王,是智己的下一道坎。智己LS6上线后,销量虽然有了明显改善,但全年的交付量依然只有年度目标的19%。这数字,和特斯拉Model Y 17万台的成绩一比,压力一下子就跑出来了。
今年,智己提出要实现盈利,不再只是做个“亏损的魔咒”。怎么抬头?一是丰富产品矩阵,“纯电+增程”的组合拳一上手,把LS6分成四个版本,价格段卡在20到28万之间,试图横扫中高端SUV区间。二是瞄准全球市场发力,不在国内窝着卷,今年已经打进东南亚、墨西哥、中东、澳洲,订单稳步上涨。像澳大利亚刚刚上的IM6,价格直接来到60,990澳元,折算成人民币28万+,还特意把上市时间卡在9月,抢客户首选优势。
尼泊尔市场,LS6海外版IM6更是直接抡成当地豪华电子车市场份额第一名。这成绩,放在全球新能源领域,也是一个不小的突破。
刘涛的话很直接——今年最后一个月,要把账上的成本口径做成“当月盈利”,目标清楚,压力也是真的大。品牌升级、技术突破、全球布局、盈利达标——每一项单拎出来都不是轻松活儿。
那咱就大胆猜猜,这场“智己做唯一”的豪赌,无论成败,国内新能源车圈会因为他们变得更有看头。长续航、硬件升级、智控提效,这些以前吹得天花乱坠的卖点,现在真在市场上变成了实打实的数据和体验。那些还在观望新能源车的朋友们,是不是也得多斟酌下自己的选择了?
说到底,智己这出“极致之路”,关闭了技术短板,也把行业卷出了新高度。如果智己真的能把续航焦虑变成历史,让充电像喝奶茶一样自然,新能源车就真不是“有点新、但不够爽”这么简单了。用户体验变成核心战场,这对所有车企而言,都是新的试炼,也可能是陷阱。往后看,谁先拿得出更优质体验,谁就能坐稳头把交椅。
当然了,市场不缺“天才少年”,但能否成为长跑冠军,还得看智己能不能跑过销量的马拉松,以及把技术成果落地到每家用户的日常。哪个品牌不会“嘴上技术领先”啊,做出来,有人买,才是终极硬道理。智己已经开始全球撒网,下一个战场可能就是海外本土用户的心智营销。
聊到这,车圈的朋友们可以一起参谋参谋,智己这波操作,你怎么看?能把中国新能源车带进新时代吗?你愿意为了超长续航和高科技智控,做他们的新晋铁粉吗?关于智己LS6这场技术革命,到底值不值买单?欢迎留下你的独特观点,和大家八一八。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