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虎8落地13万配7座终身质保,河南车主跑5万公里市区油耗7.3L,换车前开的长安CS75
上个月去4S店保养,碰见个老哥在那儿跟人聊天。
“我那台CS75开了三年,市区油耗一直在10个上下,后排空间也就那样。”他指着旁边那台深蓝色7座车说,“换这个之后,油耗降到8个多,关键是后排能跷二郎腿,第三排我闺女坐着正好。车机也不卡了,春节跑了800公里高速,全程ACC跟车,一点都不累。”
旁边销售小伙子补了句:“首任车主整车终身质保,发动机变速箱都管。”
那对正在看车的小夫妻听完,女的问:“真能开一辈子不坏?”
老哥笑了:“我这车5万多公里了,除了换机油,啥都没动过。”说着翻出手机给人看油耗记录。
这场景让我想起自己当年买车时的纠结。现在回头看,有些车确实得开一段时间才能摸出门道来。
说到空间,开过紧凑型SUV的都懂——后排坐仨成年人,中间那位基本是“受罪”。这台车轴距接近2米8,后排腿部空间能有三拳多。第三排虽说不太适合长途,但接送老人孩子、周末短途郊游够用。有位车主分享过,春节带全家七口人回老家,一路没人喊挤。
后备厢容积也够实在。第三排放倒后能有1900多升,见过有人拉建材、搬家具,周末带帐篷睡袋去露营的也不少。这种实用性,可能比那些花哨功能更打动人。
动力上,1.6T那台机器是197匹马力、290牛米扭矩,配的7速湿式双离合。市区超车并线够积极,高速120巡航也不显得吃力。有位山东车主说过:“零百8秒多,家用完全够,关键是稳当。”
要是追求更强劲的动力,还有2.0T版本,254匹马力的输出在这个价位基本找不到对手。不过家用车嘛,够用就行,没必要太激进。
油耗向来是车主最关心的。1.6T综合路况大概7到8个油,2.0T可能要9个左右。对比同级别不少车型动辄10个往上,这表现算厚道。当然了,油耗跟驾驶习惯关系更大,温柔点开自然更省。
车机用的8155芯片,这在十来万的车里不算常见。开机速度、语音识别、操作流畅度都挺顺手。那块24.6英寸大屏幕看着唬人,导航、音乐、车辆设置都在上面,上手不难。我倒觉得,车机好不好用,关键看日常用得顺不顺,功能再多不实用也白搭。
辅助驾驶配了全速域ACC和车道保持,跑长途能减轻不少疲劳。有车主分享:“高速开启这些功能,基本能保持在车道中央,脚也不用一直踩油门,轻松很多。”不过话说回来,辅助就是辅助,手不能离方向盘,眼睛得盯着前方,这是基本的。
安全配置方面,博世ESP、360全景、盲区监测该有的都有。车身结构据说高强度钢占比超过六成,碰撞测试拿过五星评级。这些数据普通人看不太懂,但多一分保障总归是好事。
说到竞品,绕不开比亚迪那台热销混动车。混动版满电状态油耗确实低,但落地价要贵好几万,而且只有5座。家里充电方便、预算充足的话,混动是个好选择。但要是预算有限,又需要7座空间,那账就得重新算了。
认识个河南车主,之前开某品牌SUV,后来换了这台。他说得最多的就是:“空间大、配置够用、油耗还行,这才像家用车的样子。”不过每个人需求不一样,适合他的未必适合你。
终身质保这事儿,细看条款会发现是首任车主专享。买二手车这政策就没了。话说回来,敢推这样的政策,厂家对自家产品可靠性还是有几分底气的。发动机、变速箱这些大件要是频繁出问题,售后成本谁也扛不住。
海外市场这车卖得也不错。俄罗斯、中东那边据说表现挺好,有的地方还被用作公务用车。能在不同气候环境下都站住脚,某种程度上也能说明点问题。
至于“销量担当”这种说法,我不太感冒。销量好原因很多——性价比高、渠道给力、营销到位,甚至单纯运气好。买车还是得看自己需求,别人买得多不代表就适合你。
最近听说插混版本在规划,纯电续航大概150公里,综合续航超1300公里。要是价格合适,倒是可以等等看。新能源这趋势,谁也挡不住。
说这么多,其实就一个意思:买车这事儿,账面数据只能参考,好不好用得自己去试。空间够不够、动力满不满意、配置用不用得上、油耗能不能接受,这些都得亲自感受。
十来万买台7座SUV,配置基本够用,动力也行,油耗还算合理,外加个终身质保——听着是挺划算。但还是那句话:适合自己的才是对的,别被销量和宣传冲昏头。
买车前多试驾,多对比,多问问老车主感受。这车要开好几年,马虎不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