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增程式电动汽车凭借 “可油可电” 的灵活补能方式,成为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热门选择。不少车企宣称自家增程式车型的电池质保长达 8 年,但鲜有人提及增程器的使用寿命。当消费者满心期待车辆能陪伴自己多年时,却可能遭遇 “电池尚新,增程器先衰” 的尴尬局面。增程式车的寿命短板究竟藏在哪里?这颗暗藏的 “定时炸弹” 又该如何拆除?
一、增程式车的工作逻辑:看似完美,暗藏隐患
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核心结构由动力电池、增程器(通常为小型发动机或发电机)和驱动电机组成。在日常通勤中,车辆主要依靠动力电池驱动,当电量不足时,增程器启动发电,为驱动电机供电,形成 “增程发电 - 电机驱动” 的工作模式。这种设计看似解决了纯电动车的续航焦虑,却让增程器陷入了复杂的工作环境。
与传统燃油车发动机不同,增程式车的增程器无法始终保持在最佳工况运行。为了保证发电效率,增程器可能需要在高转速、高负荷状态下频繁启停。例如,当车辆爬坡或急加速时,电池电量消耗加快,增程器不得不迅速提升功率,这种频繁的工况切换,会加速发动机内部活塞、曲轴等部件的磨损。而在城市拥堵路况下,增程器可能因低速运转产生积碳,进一步影响性能和寿命。
二、寿命差异剖析:电池抗造,增程器 “脆弱”
1. 动力电池:技术成熟,寿命有保障
当前主流增程式车型多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或三元锂电池,随着技术的迭代,电池的循环寿命和稳定性大幅提升。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例,其理论充放电循环次数可达 3000 次以上 ,按照日均行驶 50 公里计算,充满电续航 200 公里的电池,可正常使用 16 年之久。而且,车企通常会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对电池进行温度控制、充放电保护,进一步延长其使用寿命。
2. 增程器:工况复杂,提前 “退役” 风险高
增程器的使用寿命受多重因素影响。首先,增程器作为燃油动力部件,需要定期更换机油、机滤等易损件。但部分用户将增程式车当作纯电动车使用,忽视了对增程器的常规保养,导致部件老化加剧。其次,由于增程器长时间处于非最优工况运行,其内部的火花塞、喷油嘴等精密部件更容易出现故障。某第三方调研显示,增程式车的增程器在行驶 10 万公里后,出现动力下降、异响等问题的概率比传统燃油车发动机高出 30% 。
三、用户如何规避风险?维护保养是关键
1. 定期进行 “燃油系统唤醒”
即使日常以纯电模式行驶,建议每月至少启动一次增程器,让发动机运行 30 分钟以上,避免因长期闲置导致机油变质、部件生锈。在长途出行前,提前检查增程器的工作状态,确保其能正常发电。
2. 选择正规保养渠道
增程器的保养不同于纯电动车,需要专业的燃油系统检测设备。车主应前往车企授权的 4S 店进行保养,避免因使用劣质机油或不规范操作,加速增程器的损坏。同时,保留好保养记录,以便在出现问题时维权。
3. 关注工况使用习惯
尽量避免让增程器长时间在极端工况下运行。例如,在电量低于 20% 时,应及时充电或启动增程器,防止其因过度负荷运转受损。此外,避免频繁急加速、急刹车,减少增程器的工作压力。
增程式车的 “电池长寿命,增程器早衰” 现象,并非不可避免的宿命。通过了解其工作原理,掌握正确的使用和保养方法,车主完全可以延长增程器的使用寿命,让爱车实现真正的 “长续航、长寿命”。在选购增程式车型时,消费者也应理性看待车企的宣传,将增程器的维护成本和寿命纳入考量,避免掉入 “寿命陷阱”。那么,你是否已经准备好,用科学的方法为自己的增程式爱车保驾护航了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