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比亚迪海豚、吉利缤果S、MG4比,优势在哪?

最近刷短视频,好多人都在讨论一辆"神似豪华轿跑"的新车——2025年9月8日,零跑汽车的新款车型Lafa5在慕尼黑车展全球首发,随后被网友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多个城市的街头拍到实车图。

和比亚迪海豚、吉利缤果S、MG4比,优势在哪?-有驾

这车一露面就炸锅:车长4430mm,还配了无框车门,续航提供515km和605km两种CLTC版本,最狠的是搭载了160kW也就是218马力的电机!

要知道,配置预计定价在10万级区间,略高于零跑B10的9.98万起售价,摆明了是要和比亚迪海豚、吉利缤果S、MG4热门选手"硬刚"。

为啥说Lafa5的"4米4+无框门"组合是拿捏年轻人?

事情得从2025年9月8日的慕尼黑车展说起,零跑Lafa5在场国际大展上正式全球首发亮相。车展结束后没几天,国内社交平台就陆续出现了路试谍照,北京朝阳区、上海陆家嘴、深圳科技园附近,都有网友拍到了台贴着伪装贴纸的测试车。

虽然身披迷彩,但那标志性的无框车门和流畅的溜背线条还是出卖了它的身份。

评论区瞬间炸开了锅:"10万出头能买到无框车门?

价位还要啥自行车?"

"看轴距,后排腿部空间应该挺宽敞吧?"

年轻人的购车群里也开始热议,有人呼"终于等到一台既能装又实用的小钢炮了"。

和比亚迪海豚、吉利缤果S、MG4比,优势在哪?-有驾

为什么大家反应么激烈?

得从无框车门个配置说起。过去玩意儿基本是25万以上豪华车的专属——宝马4系、奔驰C级轿跑版,再不济也得是特斯拉Model 3那个级别的车才舍得用。

那些号称15万级的"伪运动车"虽然也有无框门,但隔音做得稀烂,高速开起来风噪大得像开窗户,下雨天还担心密封性不好会漏水。零跑次玩得就很聪明,全系标配无框车门、宽体车身、19英寸运动轮毂,搭配4430mm的车长、1880mm的车宽、1520mm的车高,轴距达到2735mm。

串数字啥意思呢?

拿比亚迪海豚来对比就清楚了:海豚的尺寸是4125-4150mm长、1770mm宽、1570mm高,轴距2700mm,售价9.98-12.98万元。Lafa5比海豚长了将近30厘米,宽了11厘米,轴距也多出35mm,空间优势立马就出来了。

有人可能会问:那和比亚迪海豹、深蓝SL03比呢?

就是个误区了。海豹的尺寸是4800/1875/1460mm,轴距2920mm,售价14.98-27.98万元;深蓝SL03是4820/1890/1480mm,轴距2900mm,售价11.99-14.69万元。

看出来没有?

海豹和SL03都是标准的中型轿车,价位和定位都比Lafa5高了一个档次。

和比亚迪海豚、吉利缤果S、MG4比,优势在哪?-有驾

Lafa5真正的对手应该是同级别的小型/紧凑型两厢车——比如比亚迪海豚(9.98万起)、吉利缤果S(预计10万级)、MG4(海外市场主力)。在个细分市场里,Lafa5用4米4的车长、2米7出头的轴距,配上无框车门和溜背造型,既保证了后排不会太憋屈,又营造出了跑车的运动感,确实是拿捏了年轻人"既要面子又要里子"的心理。

再说说那个2735mm的轴距。虽然没有达到2.8米,但对比海豚的2700mm还是有明显优势的。

多出35mm意味着什么?

大概就是后排乘客膝盖和前排座椅靠背之间能多塞进一个拳头的距离,长途旅行的时候舒适度差别还是挺明显的。零跑在设计上没有为了追求溜背造型而牺牲头部空间——1520mm的车高虽然不算特别高,但配合优化过的座舱设计,后排坐1米75左右的成年人不会有压抑感。

"既要颜值又要实用"的平衡点,正是年轻消费者最看重的。毕竟谁也不想买一台"样子货"回去,周末出门玩耍的时候后排坐着朋友喊难受,那多尴尬。

说白了,零跑波操作就是摸透了年轻人的购车逻辑:第一眼看颜值,无框车门加溜背造型得让人眼前一亮;第二步看实用性,空间别太拉胯,周末带上三五好友出去玩得坐得下;第三步看配置和动力,不能光有花架子,续航得够用、加速得给力。

Lafa5恰好在三个点上都踩中了,再加上预计10万出头的价格,把同价位竞品的配置表"打脸"打得啪啪响。那些还在纠结"买海豚还是等新车"的年轻人,现在终于有了第三个选项。

218马力+605km续航是咋做到的?零跑的"技术底牌"藏不住了

看到"218马力搭配605km续航"组数据,懂车的人第一反应肯定是:"电机效率够狠啊,成本控制也很到位。"

咱们掰开揉碎了说说事儿。

218马力是什么概念?

换算过来就是160kW的最大功率,相当于传统燃油车里一台2.0T低功率发动机的水平。放在一台紧凑级两厢纯电车上,个动力参数绝对不算弱,起步加速超个车啥的完全够用。

续航:605km的CLTC续航对标特斯拉Model 3后驱版的606km,但Lafa5的预计售价只有10万级,比特斯拉便宜了一大截。

就引出一个问题:零跑是怎么在控制成本的同时,还能把动力和续航都做到个水平的?

答案藏在零跑的"全域自研"体系里。根据官方披露的信息,Lafa5基于LEAP 3.5架构打造,套架构最大的特点就是核心零部件自研自造比例高达整车成本的六成。

啥意思呢?

就是从电机、电控、电池包,到智能座舱、辅助驾驶系统,零跑都尽量自己搞定,而不是像一些新势力那样到处采购供应商的现成方案。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是成本可控,少了中间商赚差价;二是技术迭代速度快,想改哪儿就改哪儿,不用看供应商脸色。

就拿台160kW的电机来说,很可能就是零跑自研的"三合一电驱"系统——把电机、电控、减速器集成在一起,重量轻、效率高,比传统分体式设计省下不少空间和成本。

有人可能会好奇:市面上不是都在吹800V高压平台吗?

Lafa5有没有搭载?

关于个问题,目前官方还没给出明确答案。多家媒体报道提到,如果参考零跑B系列的配置,B01用的是400V平台,而B10已经支持800V快充,那Lafa5作为新的产品,采用800V的可能性还挺大。

和比亚迪海豚、吉利缤果S、MG4比,优势在哪?-有驾

但"充电15分钟跑300km+"具体数据,暂时还停留在媒体推测阶段,零跑官方没正式确认。咱们还是得等11月广州车展上市的时候看看实锤数据。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就算不是800V平台,凭借零跑在电驱系统上的技术积累,Lafa5的能耗控制应该不会差。

拿比亚迪海豚来对比就能看出差距。海豚提供420km和520km两种续航版本,电机功率分别是70kW和150kW。

Lafa5的160kW电机比海豚顶配的150kW还强,续航多出85km(515km版本)或者近90km(605km版本)。背后肯定不只是简单的"电池塞得多",而是整个三电系统的综合效率高。

零跑些年一强调"技术平权",说白了就是用自研能力把成本打下来,让10万级的车也能享受到15-20万级车才有的配置和性能。"降维打击"的玩法,在新能源车市场越来越吃香了。

再说个有意思的细节:零跑2025年一季度的研发支出达到8亿元,同比增长五成多,研发费用率约为九成左右。虽然比例在新势力里算是比较低的——理想2023年研发投入超过100亿,蔚来砸了134亿——但零跑走的路子不太一样。

它不追求"大而全"的技术布局,而是集中火力攻关电驱、电控些核心领域,把钱花在刀刃上。2025年下半年到2026年上半年,零跑自研的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就要落地了,支持"城市记忆通勤"和"城市NOA"功能。

到时候Lafa5如果也能标配或选装套系统,那在10万级市场里就真没啥对手了。毕竟现在能把智驾做到个水平的,要么是华为系,要么是小鹏砸重金搞研发的,零跑能用相对低的成本实现类似功能,个技术积累可不是吹出来的。

说到底,Lafa5的218马力和605km续航能做到个价位,靠的就是零跑多年来在"全域自研"上的技术沉淀。不是简单的堆料,而是从底层架构到核心零部件的系统性优化。

"技术底牌"一旦打出来,同价位的竞品要么跟进自研(但时间和资金成本都很高),要么只能在价格上硬扛(但利润空间会被压得很惨)。反正现在看起来,零跑是把张牌藏得挺深,但慕尼黑车展一亮相就藏不住了。

零跑为啥敢在个时间点"放大招"?背后的市场逻辑是什么

2025年的新能源车市早就不是几年前那个"蓝海"了。比亚迪稳坐销冠宝座,2025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能干到1650万辆,增速接近三成,渗透率要冲到五成五左右。

新势力里蔚来、小鹏、理想各自守着自己的基本盘,传统车企像吉利、长安也都拿出了拿手好戏。

时候零跑推出Lafa5,到底是"凑热闹"还是"狙击"?

答案藏在市场的细分需求里。

咱们先看看大环境。2025年1-7月的数据显示,新能源车市场整体保持高增长态势,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已经达到五成三左右。

意味着啥?

每卖出100台车,就有53台是新能源的。但高增长的背后也暗藏隐忧:价格战打得越来越狠,消费者投诉最多的问题是"配置缩水"和"性价比不足"。

很多车企为了抢销量,表面上宣传续航600km+、智能座舱一应俱全,实际交付的时候要么续航打折严重,要么无框车门隔音差得要命,要么号称的激光雷达变成了"选装件"。年轻消费者又不傻,被坑个一两次之后就学聪明了,开始用脚投票。

零跑Lafa5偏偏在个节骨眼上出手,而且卡准了年轻人最在意的几个痛点。第一是颜值配置:全系标配无框车门、溜背造型、19英寸运动轮毂,些都是年轻人晒朋友圈的"加分项"。

第二是实用需求:515km和605km两种续航版本覆盖了日常通勤和周末短途游的所有场景,160kW的动力也够用。第三是价格定位:预计10万出头的售价,比海豚高不了多少,但配置和空间明显有优势。

三个点加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性价比杀手"人设。

再往深了说,零跑些年一走的是"技术平权"路线。

啥叫技术平权?

就是把中高端车才有的配置和技术,通过自研自造的方式降本,然后下放到10-20万级的产品里。之前的C11就是典型案例:中型SUV的尺寸,15万出头的价格,标配激光雷达和高阶辅助驾驶。

虽然品牌调性比不上蔚来、理想,但胜在性价比高,2024年全年交付29.37万辆,同比增长一倍多,C系列车型占了七成六以上。

个销量成绩证明了市场对"高配低价"策略的认可。Lafa5延续的就是个思路:用自研技术压低成本,用越级配置吸引年轻消费者,用口碑传播换来销量增长。

有个细节很能说明问题:零跑2025年一季度的毛利率达到了近一成五,创下品牌历史新高。要知道,很多新势力到现在还在亏损的泥潭里挣扎,零跑能做到单季度盈利(2024年第四季度净赚8000万),靠的就是规模效应和成本控制。

一季度交付87552辆,同比增长一倍六以上,其中C系列占了七成七以上。销量上去了,分摊到每台车上的研发成本、制造成本就降下来了,毛利率自然也就起来了。

套商业逻辑跑通了,零跑就敢在产品上继续加码,Lafa5就是个逻辑的最新体现。

还有个不得不提的背景:零跑的海外化战略。2025年1-4月,零跑累计出口超过13600辆,位居新势力品牌出口第一名。

和Stellantis集团的合资公司零跑国际,已经在欧洲建了450多家、亚太近50家销售和售后网点。Lafa5从一开始就是按照"全球车型"的标准设计的,国内市场定价10万级,但到了欧洲市场凭借Stellantis的渠道,售价可能会上浮到2-3万欧元,利润空间就出来了。

国内走量、海外吃利润,套玩法跟当年的吉利、长城如出一辙。零跑现在要做的,就是趁着欧洲新能源市场还没彻底被中国品牌占满,赶紧多抢几个山头。

所以说,零跑在2025年9月推出Lafa5,绝对不是头脑发热的"凑热闹",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狙击"。市场时机选对了——新能源渗透率过半、消费者需求细分化;产品定位踩准了——10万级两厢车市场空白点多;技术储备够硬——全域自研带来成本优势;渠道布局成熟了——国内756家销售店、海外500+网点。

和比亚迪海豚、吉利缤果S、MG4比,优势在哪?-有驾

几个条件凑齐了,Lafa5想不火都难。接下来就看11月广州车展正式上市之后,零跑能不能把盘棋下好了。

网友都在问些问题,零跑能答好吗

新车还没正式上市,网上关于Lafa5的讨论已经吵翻天了。汽车论坛、社交平台、短视频评论区,到处都是"灵魂拷问"。

咱们挑几个最高频的问题,从技术和市场的角度掰扯掰扯。

第一个问题:无框车门会不会隔音差、漏雨?

个担心不是没道理。过去确实有不少车企为了追求"运动感"强行上无框门,结果密封胶条质量不行、玻璃升降轨道设计有缺陷,高速开起来风噪大得像开窗户,下雨天还担心进水。

但零跑既然敢全系标配无框车门,肯定不会犯低级错误。参考特斯拉Model 3的方案——前后排双层隔音玻璃、加厚密封胶条、优化玻璃升降机构,实际体验下来高速风噪控制得还可以。

零跑些年在成本控制上确实抠门,但在影响用户体验的部件上不会省。毕竟无框门是Lafa5的核心卖点之一,要是隔音做砸了、密封性不行,那就是自砸招牌。

我估计零跑会在供应商选择和质量把控上下功夫,保证至少达到同级别合格水平。当然了,想要奔驰C级轿跑版那高级感,10万出头的车就别强求了。

第二个问题:605km续航是不是"虚标"?

个问题几乎是纯电车绕不开的"灵魂拷问"。CLTC工况的测试条件比较理想——平均时速低、没有极端天气、不开空调,所以标定出来的数据往往比实际使用要高。

零跑Lafa5提供515km和605km两种CLTC续航版本,虽然官方还没公布电池容量和类型,但参考行业惯例,大概率是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低、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如果真是铁锂方案,那605km的CLTC续航在日常通勤场景下(城市路况、不激烈驾驶)打个八折,实际能跑480-500km应该问题不大。

但冬天就是另一回事了。特斯拉Model 3后驱版标称606km CLTC续航,实测冬季高速续航达成率约七成,也就是满电能跑420km左右。

Lafa5估计也差不多个水平,低温环境下能保住400km以上就算合格。总之,买纯电车就别指望CLTC续航能完全兑现,心里有个折扣预期就行。

第三个问题:和比亚迪海豚、吉利缤果S、MG4比,优势在哪?

个问题最有意思,因为涉及到竞争。先说海豚,是比亚迪"海洋系列"的走量担当,2024年累计销量超过70万辆,市场认可度没得说。

海豚的优势在于品牌背书强(比亚迪嘛,谁不知道)、刀片电池安全性高、售后网络覆盖广。但劣势也明显:车身尺寸偏小(4125-4150mm长、2700mm轴距),后排空间不算宽裕;外观设计偏圆润可爱,不太适合追求运动感的年轻人。

Lafa5相比海豚,尺寸大了一圈(4430mm长、2735mm轴距),无框车门+溜背造型符合"小钢炮"人设,预计售价10万出头也和海豚差不多。如果最终定价能控制在10.5-12万区间,那对海豚的冲击还是挺大的。

吉利缤果S目前还没正式上市,但从预热信息看,定位和Lafa5差不多——紧凑级两厢车、主打年轻运动。吉利的优势在于传统车企的制造工艺和供应链管理,缤果系列此前的口碑也不错。

但劣势是吉利在纯电领域的技术积累不如零跑,三电系统可能还是以采购为主,成本控制能力会打折扣。场竞争最后可能会演变成"品牌力对决性价比"——吉利靠品牌溢价稍微贵一点,零跑靠配置优势打价格战。

MG4主要在海外市场活跃,国内知名度不高。它的优势是上汽集团背书、海外渠道成熟,在欧洲和东南亚卖得还可以。

但国内市场MG品牌的存在感比较弱,年轻人提到10万级纯电车,第一反应还是比亚迪、零跑、吉利些。Lafa5如果能在国内站稳脚跟,再借助Stellantis的海外渠道铺开,跟MG4在欧洲市场正面刚一刚,还是挺有看头的。

总结一下:Lafa5的核心优势就三个字——性价比。10万出头的价格,4米4的车长,无框车门标配,515-605km续航,160kW动力,套组合拳在同级别市场里确实很难找到对手。

海豚虽然销量高,但尺寸和造型偏保守;缤果S可能贵一点,技术含量未必高;MG4国内影响力有限。只要零跑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上不掉链子,Lafa5成为个细分市场的"搅局者"甚至"黑马",完全有可能。

当然了,最终还是得看11月广州车展的实车表现和正式定价。如果价格超过12万,那优势就没那么明显了;如果能压在11万以内,那估计比亚迪和吉利都得紧张一阵子。

结语:零跑Lafa5会是2025年新能源市场的"黑马"吗

从慕尼黑车展首发到技术解析,零跑Lafa5给人的感觉就是"憋了个大招"。它没有盲目跟风卷激光雷达(虽然国内版车型会标配),也没有在800V快充上大肆宣传(因为官方还没正式确认),而是把年轻人最在意的"颜值、空间、续航、动力"四大刚需都拉满,还用自研技术把成本压了下来。

2025年的新能源车市竞争只会激烈,蔚来、理想在争高端,比亚迪、吉利在抢中端,小鹏、零跑在卷性价比。但越是时候,越需要像Lafa5样"打击痛点"的产品。

至于它能不能成为"黑马",就看11月广州车展正式上市后的定价和交付表现了。如果真能做到"配置不缩水、价格有惊喜"——比如顶配版本落地12万以内、标配无框车门和605km续航、智驾系统作为亮点配置,那别说打脸同价位竞品,就连整个10-15万级纯电市场的格局都得重新洗牌。

毕竟现在的年轻消费者精着呢,谁性价比高、谁产品力扎实,他们用脚投票比谁都快。零跑几年闷声发大财——2024年交付29.37万辆同比翻倍,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破一成五,海外出口新势力第一——靠的就是把产品做实在、把价格打下来。

Lafa5延续的还是个路子,只是目标市场从15-20万下沉到了10万级。

不管最后结果如何,有一点可以肯定:2025年的新能源车市场,10万级两厢车个细分领域注定要热闹起来了。比亚迪海豚坐不住了,吉利缤果S要加速上市了,MG4也得琢磨怎么在国内刷存在感了。

而一切,都是因为零跑Lafa5条"鲶鱼"游进来了。对消费者来说,绝对是好事——竞争越激烈,价格越透明,配置越丰富,选择余地越大。

所以不管你是不是零跑的粉丝,都该感谢Lafa5的出现,因为它推动了整个市场往健康的方向发展。

11月见分晓,到时候咱们再来看看台"小钢炮"到底能掀起多大的浪花!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