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系列车型十一月行情出炉:现车竟然还要加价一万?

十一月的汽车市场,本该是“金九银十”的收官季,各大品牌纷纷降价清库存。然而,在一片价格战的硝烟中,小米汽车却成为了一个“另类”。当别的品牌在拼命打折促销时,小米SU7和即将交付的YU7,却依然保持着“加价才能提车”的火爆局面。
是信仰的力量,还是供需失衡的结果?我们带你来看看,小米汽车在十一月的最新价格行情。

小米系列车型十一月行情出炉:现车竟然还要加价一万?-有驾

一、价格不降反升,现车加价一万元起

根据最新市场反馈,2024款小米SU7在部分城市仍然出现了“现车加价一万元以上”的情况。
具体来看:

SU7 700km后驱长续航智驾版:指导价21.59万,优惠3000,裸车价21.29万,落地约22万;

SU7 830km后驱高阶智驾Pro版:指导价24.59万,优惠3000,裸车价24.29万,落地约25.1万;

SU7 800km四驱Max版:指导价29.99万,优惠3000,裸车价29.69万,落地约30.69万;

而最受关注的2025款小米SU7 Ultra,虽然指导价高达52.99万,但依然不乏追捧者。部分地区现车直接加价,落地价突破53万。
这意味着——在其他品牌疯狂“打骨折”的时候,小米汽车的现车,居然还要“多花一万才能提”。

小米系列车型十一月行情出炉:现车竟然还要加价一万?-有驾

二、YU7预定火爆,期货都能涨价?

不仅仅是SU7,定位略高的2025款小米YU7同样受到追捧。
目前官方交付周期仍需等待,但中间商已经嗅到了商机:

超长续航后驱版:指导价25.35万,优惠1000;

超长续航四驱Pro版:指导价27.99万,优惠1000;

高性能四驱Max版:指导价32.99万,优惠1000;

官方优惠幅度有限,但市场溢价却在增加。有经销商透露,“如果想尽快提YU7,现车加价一万元是最低门槛。”
也就是说,即便是‘期货’,也有人愿意多掏钱,只为能早一点开上车。

小米系列车型十一月行情出炉:现车竟然还要加价一万?-有驾

三、小米的“强势姿态”:价格坚挺背后的逻辑

为何在价格战如火如荼的2024年末,小米汽车还能逆势加价?
原因有三:

1. 品牌热度未退。
尽管近期小米汽车经历了舆论风波,但品牌影响力依旧惊人。无论是年轻人对“雷军造车梦”的情怀,还是科技控对小米生态的期待,都让SU7成为一种“身份象征”。

2. 产能仍在爬坡。
目前,小米汽车北京工厂正逐步提升产能,但与庞大的市场需求相比,依旧供不应求。现车有限,自然让经销商有了议价空间。

3. 保值率高,市场信心足。
有二手车商透露,小米SU7的保值率已超过部分合资豪华品牌。即便未来产能放开,其稳定的品牌势能也足以支撑价格不崩。

小米系列车型十一月行情出炉:现车竟然还要加价一万?-有驾

四、“加价提车”是泡沫,还是价值体现?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加价提车”似乎不太理性。但站在市场规律角度,小米汽车目前的价格坚挺,恰恰说明了它的稀缺性与品牌溢价。
不过,这种火热能持续多久?

随着2025款新车型的陆续发布,更多科技品牌入局电动车赛道,小米汽车的竞争压力只会更大。届时,如果产能提升、市场趋稳,加价现象可能逐步消退。
但在当下,这一万元的加价,反而成了一种“炫耀性的标签”——能多花钱买到现车,本身就说明车主的“地位”和“小米信仰”。

小米系列车型十一月行情出炉:现车竟然还要加价一万?-有驾

五、总结:抄底?还是观望?

对于想入手小米汽车的消费者来说,现在的局面确实矛盾:
如果你急着用车、又舍得那一万元加价,那现在依然是入手的窗口期;
但如果你更在意性价比,不妨等几个月,等到产能提升、行情趋稳,也许会迎来一次“正常化降价”。

无论如何,小米汽车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掀起的这场浪潮,已经远不止“车”那么简单。它是一种文化、一种科技信仰,也是一种市场现象。
当别人拼命打折,它还能加价热销,这本身,就是“雷军式成功”的最好注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