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摩托车圈的江湖故事,一开场就让人摸不清谁是主角。榜单刚出来,春风就把剩下的选手晾在一边,硬是拿了个三分之一席位,还在口碑榜上连赢五个月,这架势不是一般的狠。国产摩托圈最近像是开了个拼团,一波新车扎堆上市,谁都不想当小透明,活力这词真不够用。
说实话,国际赛场也没缺热闹。春风在今年的顶级摩托赛事上抡了个满贯:制造商、车队、车手冠军全拿下,直接让中国摩托圈在世界舞台露脸。凯越也不甘示弱,在西班牙的超级摩托车锦标赛收官战里,自研发动机带飞车队,包揽前三,还顺手把赛道技术带进了11月要发布的新民用车。国产品牌在国际赛事上的表现,让那些“只买洋货”的老梗彻底不敢吭声。
国内市场的数据也挺有看头。截止到9月,国内84家摩托生产企业燃油车卖了破千万,同比还多卖了一成多。产销率接近百分之百,库存没剩啥。从燃料统计来看,燃油摩托还有八成多市场份额,电动车就像刚上桌的小菜,还在慢慢试水,燃油车才是饭桌上的硬菜。
舆论这锅粥也没闲着。升仕和春风的数据之争在摩友圈热度不减,你说你马力数据不准,我说你测试车有改装。后来升仕老板出来解释,你测试的不是量产车,是人家调教过的特调车,这事儿才算摆平。另一头,张雪搞了个“摩托圈共创大计”,要求摩友凛冬骑上两万公里,还要掏四万押金,普通玩家一看条件全都仰头叹气:这不是大V组团玩专属吗?好想参加,但又真心痛钱包。
新车上市阵仗也不小。豪爵发布了最新的踏板车,配置啥都用进口货,价格只要一万出头,等于把“进口品质”落到了白菜价上。业内都在猜这车绝对要爆卖,小排量踏板市场估计要被豪爵再收割一遍。长城也冲进摩托圈,一口气出了国产最大排量、最多气缸的新车型,三款车一预售,十五分钟全卖光,这速度比春运抢票还要快。创始人自己就是铁杆车迷,情怀分加了又加。凯越则三万块不到就拿出国内唯一的四缸街车,重量轻操作灵活,被摩友称“走街神器”,四缸的门槛被打得稀巴烂,平民玩家的梦一下子成真了。
榜单本身也是一场大戏。春风口碑榜连赢五个月,旗下450SR、250SR、450CL-C、250CL-C都把席位坐稳了。小排量实用踏板也不容小觑,新大洲本田的NS125LA、维多利亚的Sixties 150Si一直在榜首徘徊,证明日子还是要靠“脚踏实地”过。凯越、无极这些后来者,口碑和人气榜进步明显,国产品牌的上升曲线越来越明显。
年轻人买车更偏爱运动仿赛,榜单前列不是春风SR就是QJMOTOR的赛系列。三万块能买的高性能车型,硬是把大排量仿赛的门槛一步步拉低。凯越450RR一上市,凭着四缸和性价比,排名就刷刷往上走,证明对“速度、颜值、性价比”的追求已经成了主流。
人气榜也拽着实用型和仿赛型两条线并跑。QJMOTOR赛600、春风450SR流量一骑绝尘;五羊本田的实用踏板NW F125却也没掉队,看得出上下班通勤这块市场依然扎实。豪爵的UHR150,还有那些经典街车也一直热度不减,国民认知度就是稳。
榜单背后四个结论明确得很:运动型和大排量车成了新宠,春风和QJMOTOR这对双雄在赛道型市场短兵相接。实用型车基石牢,坚持小排量、经济、便捷的玩家依然是大头。国产品牌整体水平明显抬头,不再死磕性价比,开始比技术和品牌。国产摩企终于告别“价格战”,奔着“国际舞台”和“技术升级”去了。
国产车企拔尖的表现,摩托赛场上高光无限,新车上市直接把门槛打碎,市场需求分化越来越明显。不论是通勤白领、热血青年,还是铁杆发烧友,都能在这场风云变幻的摩托大战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圈里活力四射,江湖更精彩。摩托人的路,从来不缺风景。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