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推出重磅升级!增加多个车型及人形角色

特斯拉又出大动作,车机识别库直接扩容成“动物园”。开发者在最新固件包里扒出一长串新模型,信息量巨大。 这个更新不只是多几种车和行人那么简单。

它把细节做到了“能看见拖车上绑着的山地车”的程度。 以前特斯拉的视觉系统只能粗略分门别类。

特斯拉推出重磅升级!增加多个车型及人形角色-有驾

轿车、SUV、货车、摩托和普通行人是它的常用词表。 经常出现的尴尬也不少。

把塑料路桩认成行人,把停靠的卡车当成障碍。 这次升级像是给识别器开了微距镜头。

火车、校车、救护车、消防车、垃圾车、半挂车、拖挂车、皮卡、清扫车,甚至“未来感”的有轨电车和船只都被加入名录。 人物方面,更细腻:推着婴儿车的家长、坐轮椅的行人、骑滑板车或踩滑板的路人,都能被区分出来。

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模型补充。 模型不仅多,还更精细。

系统能识别拖车后面挂着的物品。 拖着快艇?识别。

拖着山地车?也能认出来。 这样的识别粒度,对复杂城市场景尤为重要。

识别的维度多了,决策也能更稳。 遇到学校门口的校车和推婴儿车的行人,系统的反应应该会更谨慎。

这波更新还有一条值得点赞的老规矩:能用的硬件就不会被抛弃。 身边有朋友的老款 Model 3,芯片算不上最新,但依旧拿到了最新的 25 系统重要更新。

厂商并没有把新功能做成“买新车才能用”的特权包。 这种做法在车企里并不常见,很容易被消费者当成良心操作。

看着旧车还能持续进化,很多车主会说一句“真香”。 技术进步带来的不只有掌声。 识别更多模型,意味着系统需要更多训练数据与更复杂的场景推理。

错误分类的后果也更严重。 把滑板少年错判为普通行人,可能影响刹车策略;把路边静止的清扫车误判为可通行物体,也会带来危险。

还有隐私和伦理问题。 摄像头能识别更多人群类型,数据如何存储和使用,监管什么时候跟上,都是现实问题。

再看更长远的视角。 要靠视觉模型实现真正的自动驾驶,仅靠丰富的“名词表”远远不够。

识别是基础。 预测和决策才是硬骨头。

能看见校车和轮椅是一回事。 能在复杂场景里预测他们下一步动作,并作出稳妥应对,是另一回事。

业界当前的博弈正在从“识别谁”向“理解为什么”转型。 这个升级表明特斯拉正往理解层迈步,但距离“全场景无人干预”的目标,还有不少里程要走。

给普通车主的影响很直观。 更多模型意味着更少的低级误报。

城市开车更省心。 自动辅助更聪明一些。

对二手车市场,也是一种利好。 老车能随软件升级得到长线价值,换车频率可能会被拉长。

对车企来说,这是服务竞争力的体现。 对于监管者,这是一记提醒:技术在跑步,规则也得提速。

聊个小插曲。 我朋友开着旧 Model 3,上次更新后惊讶地发现系统能把路边的清运车和消防车分清。

他说:“我这车算是升级成半自动小助手了。”笑料是,他还是得自己负责踩刹车。 技术再好,也别把命交给机器。

结尾给个硬核问题:当车辆能识别更细的对象时,我们更应该关注什么?是继续追求识别的广度,还是把更多资源投入到行为预测和安全决策上?你愿意让老车通过软件不断进化,还是更想换新款追求更完善的安全保障?欢迎在评论里聊一聊你的看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