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进出口易出事故,光线变化影响大,雨雾天更要减速

说起高速公路上的隧道出入口容易发生事故,很多人可能都亲身经历或者在新闻里见过。尤其是那种一到隧道口,不是前面突然有的车开始狂踩刹车,就是有人莫名其妙地在隧道里窜来窜去,好好的车队,突然就变成了一锅粥。其实,这里面有很多门道。今天我们就聊聊,为啥隧道进出口那么容易出事,大家得注意些什么。

首先得说,隧道跟其他普通路段真不太一样。你想啊,外头阳光明媚,分分钟眼冒金星,突然一钻进隧道,立马天黑压压的,就是大中午也一样能感觉到黑呼呼。人的眼睛还没适应,开着开着就有点蒙,再加上隧道里面空间狭窄,没多少余地给你打方向,要是这时谁手一抖,反应慢一点,危险就来了。

再说说“黑洞效应”和“白洞效应”。其实说白了,就是你突然从特别亮的地方冲到特别黑的隧道口,感觉就像进了个黑洞,啥也看不清。再往里开,眼珠刚适应黑,快出洞了,刺眼的白光又晃得你眼睛疼,这就是“白洞”了。人的眼睛可不是开关,说变就变,这一会儿进黑一会儿出白,适应不过来,反应难免就拉胯,这种时候最容易发生事故。

别以为说的是玄学,这事实打实的数据。现在对隧道交通事故的数据统计你们可能不知道,大部分事故就发生在隧道口附近,不是洞外这头,就是洞内那头。尤其是洞口外100米到洞里200米,或者反过来,进出隧道的头尾都特别容易出事。而且大家再熟不过的事故类型也就那几样,追尾最常见。大家总觉得高速上都飞快,但是到了隧道口,一看到有辆车减速,后面的司机要么刹车不及时,要么跟太近,咣当一声就撞上了。一连串连环追尾,可不是开玩笑的。

再举个生活里的例子,那天湖南益阳段隧道出口下大雨,一辆小车刚出隧道,估计是没减速,突然打滑失控,先撞上中央护栏,反弹回路面,又敲到右侧护栏,转了一圈才停下。这还算幸运,所有人都系了安全带。要是不系,估计受伤的人就多了。交警最后定性,雨天没降速,全部责任在驾驶人。

反过来看,却不是所有司机都那么警觉。一辆白车进隧道前减速,结果后面黑越野距离跟得太近,没反应过来直接追尾,还推着白车冲到别的车道。大货车虽然也刹车,可想那么重的车说停就停,真来不及,还跟着又撞了。这一下,场面那叫一个惨。这里面每次事故责任几乎都清楚,前车减速合理,后车跟太近,没留安全距离,责任全在你。

为啥进隧道出问题多?其实天太亮或者太暗真的不是主要原因,关键还是司机自己的驾驶习惯。国内现在很多路包括高速,限速标志写得很清楚,甚至还画了警示线,只要提前两三百米减速,跟前车保持距离,再一进隧道按规定开近光灯,出事的概率就小很多。可偏偏不少老司机仗着熟练,就是不减速,跟车老近,还以为自己脚法刹车牛逼,这一试出事的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除了光线,还有“看不见的”危险。比如说秋冬季节,团雾特别容易出现,尤其清早和傍晚,隧道口温差大,外面雾蒙蒙的,洞里还是一团黑,这眼睛就更吃不消了。有的司机本来就有点紧张,再加上雾一糊,刹那间就慌了,踩油门更重,遇到啥突发就只剩下瞎蒙。

再加上雨雪天(路面更滑,隧道又易积水积雪),有时候表面看不出来,实际路面上没多少摩擦力,轮胎要是溜一下呲溜就过去了。还有,隧道内通风有限,过路的车排放的尾气混着水汽都沉在地上,日积月累形成一层油泥,这会让原本就不太粗糙的水泥地变得滑腻腻,赶上下雨就更糟糕。

所以啊,每到这种高发季节,其实真正的老司机都知道,进隧道“提前慢点”、出口“放慢点速度”不是什么废话。当你觉得“这么慢没必要”的时候,其他司机其实都在默默担心你的安全。其实慢几秒不碍事,出了事故,半小时都不够你填的。

还有很多新手司机,看到隧道又黑又窄,难免心里怂,索性在隧道线上变道,结果更危险。为啥犯法?隧道里一般都是白色单实线,就是告诉你别乱动。有急事就在前面应急停车带,千万不要因为怕撞而前后胡乱来回,想躲反倒更撞上别人,经验多的司机自然懂。

另外,秋冬天很容易起雾,前档和侧窗糊上一层水汽,啥也看不清。这个时候除雾一定得提早开,别等一片糊再找开关,这时候哪有心思摸来摸去?尤其在隧道里,开远光影响对向和前车,正确的做法是开近光,灯光够用了,不要强行拿远光晃瞎自己和别人。

这里其实还得重点说一下“黑白双洞”的适应。进入隧道本质是人眼“暗适应”,离开隧道进入强光是“明适应”。每个人的反应都得花几秒。这几秒啥最重要?别急,稳住方向,别乱变道,匀速保持距离。你发现视线突然模糊时,别慌,眼睛迅速瞄向远处的洞口,不要盯着边墙。因为边上的速度感极强,一看就晕,整个人容易误判方向,再加上有心理压力,易打方向出问题。

还有很多人出隧道觉得胜利在望了,突然加速,其实很要不得。出了隧道,光线太强眼睛还没恢复,一脚油门下去,反应迟钝,容易冲出去。应该等眼睛慢慢适应了,前后看清楚了,再正常提速。

最后还得啰嗦一句,技术再好胆子再大,也架不住物理极限。保持安全距离、提前减速是所有人都应该记牢的底线。隧道里空间有限,一旦出事,要救援也难。尤其路面窄,很多大公司的物流车根本进不去,一拥堵后面就是长队。你一车人被卡在那就算受伤不重,遇到别的事故耽误救命都说不定。

再给大家点“干货”,进隧道前一定记得检查一下大灯、玻璃刮水器和轮胎,确保车况良好。遇到雾天或下雨天开车,除了眼睛多余光,心理也别麻痹,宁愿多慢几分钟,也别快三十秒。其实,绝大多数隧道事故都是可控可防的,只要你不违规,不心急,不“技术流”作死,大概率能平稳通过。

隧道进出口易出事故,光线变化影响大,雨雾天更要减速-有驾
隧道进出口易出事故,光线变化影响大,雨雾天更要减速-有驾
隧道进出口易出事故,光线变化影响大,雨雾天更要减速-有驾
隧道进出口易出事故,光线变化影响大,雨雾天更要减速-有驾
隧道进出口易出事故,光线变化影响大,雨雾天更要减速-有驾
隧道进出口易出事故,光线变化影响大,雨雾天更要减速-有驾
隧道进出口易出事故,光线变化影响大,雨雾天更要减速-有驾
隧道进出口易出事故,光线变化影响大,雨雾天更要减速-有驾
隧道进出口易出事故,光线变化影响大,雨雾天更要减速-有驾

说到底,隧道口不是魔鬼,也不是洪水猛兽,真正的隐患从来都在人自己身上。你要是真把高速隧道的风险放在心里,注意每一道安全,就能不留遗憾。能安全到家,比什么都值当。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