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价格战收尾,智驾算力成新赛场,融资热潮涌现

怎么又来了,今天新能源车价格大战都快被网友玩出花了,昨天还在刷某品牌车官宣价格下调,社交平台一片“车主心碎”段子,车企自己都说卷不动了,这波降价大戏,看着就像商战版连续剧,去年所有人都觉得还能再低,今年突然全都在喊转型。价格战其实已变成过去式,中国车企的新战场已经不是拼谁便宜了,而是干脆直接拼“智驾算力”。

过去两年,新能源圈内那种“拼了命降价”已经不是神话,芯片工厂忙着抢订单,营销部门还在算“再抄底多少人还能买单”,最后发现均价直线跳水,油车价没拉下来多少,电车利润率先跌懵了。2023年新能源车整体售价居然还跌17.6%,最低的A00级小车利润挤到只剩2%,有些微商都笑了,车企这么活,是真的赚不到钱。牛马行情下,消费者开始嚷嚷:再降,眼珠子都不眨一下,都不买了,得来点新鲜刺激。这不,“智驾算力”开始满屏刷。

早年流行那种路边小车,大家图个性价比,现在反而对电池、电机这些已不太关心,打开手机,全是“智驾体验”,各种TOPS参数,AI芯片,仿佛买的不是家用车,是带轮子的服务器。看到华为那个昇腾芯片,算力拉满1200 TOPS,同样理想MEGA智驾直接来个508 TOPS,不知哪天直接卷到2000以上,一条数据甩出来,比特斯拉还要狠。谁家算力高,谁敢说自己就是智商担当。你买车其实就是在买数据和芯片。

中国车市渗透率已到47.3%,年底还要破50%,头部格局就那几家,不管是蔚来、小鹏还是理想,排名几乎定型,原本以为价格大战会打到天荒地老,没想到转眼就成了技术战的前哨。

以前车企特别在意造车工序,线下门店还天天拉横幅,结果现在一级市场资金全转头去造脑了,融资一波波,全是算法、芯片、域控、操作系统这类新热点。今年智能驾驶融资量直接到560亿,还比去年涨了64%,没人再比谁工厂大,A股冷热一看,谁踏进智能驾驶圈,谁就涨。德赛西威被吹爆,股价拉升45%,智驾域控供应链全进,主机厂都来找他们。

中科创达、经纬恒润这些AI操作系统、智能驾驶域控全国前三,订单狂涨90%+,车圈已经不是简单卖车,是干脆谁掌握算法谁做主。以前大家讨论电池容量,续航里程,这两年技术宅直接开怼数据,TOPS性能直接写车尾牌。

再往后你去4S店,不关心座椅皮不皮,不问是不是进口钢材,全在问“自动驾驶支持到哪”,能不能城市场景上高架一把梭,芯片用了哪家,后台有没有自己造系统。像我身边那群车主聊天,不是谈价格,直接PK智能驾驶。谁家算法新鲜,门店排队等试驾。资本市场跟着脑补,一级市场不投工厂,转头就投“智驾造脑”。车圈大盘趋势全都在算力生态,造车逻辑完全扭转,数据才是护城河。

聊到大家最关心的那个话题,到底哪家能笑到最后,网上有段子说“销量第一不一定技术最强”,现在流量先被百亿TOPS刷屏,明年智能驾驶直接比拼数据和芯片。强者会把利润和技术变成壁垒,想在车市混,必须算法驱动,软硬件一起上,谁还在玩价格战那一套,只能守住老市场。

这些年感觉车市变化像坐过山车,2023年大降价,还能靠低价吸引大批车主,2024年电池技术出圈,号称续航王者,现在所有人明白,最值钱的是智能驾驶,资本市场风口一轮轮,造车企业想涨,早点搞定算法,钱和订单自然来。新一代车企不是铺路,也不是拉人头,是做科技平台。类比一下,汽车行业的新壁垒根本不在马路上,而是在云端算法里。

未来一年,谁能突破智驾算力技术,谁就是新一代车王。这个赛道已经不是比硬件,拼智商才是真正的主场。技术是唯一的护城河,芯片和数据才是主导行业的新门票。消费升级、资本换道、产业智能化,所有人开始明白,价格战结束,技术战开场。真正的赢家,就是掌握智能驾驶生态、领先芯片与算法的中国车企。

本文章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新能源车价格战收尾,智驾算力成新赛场,融资热潮涌现-有驾
新能源车价格战收尾,智驾算力成新赛场,融资热潮涌现-有驾
新能源车价格战收尾,智驾算力成新赛场,融资热潮涌现-有驾
新能源车价格战收尾,智驾算力成新赛场,融资热潮涌现-有驾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