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宁高铁新通道:为京沪高铁分流是真,450km/h运营还远,先闯国家规划关

最近网上聊郑宁高铁新通道的人特别多,不少人一看到“450km/h”就兴奋:“这是要赶上飞机了?啥时候能买票?”但真相真没这么简单——你以为的“高速福利”,其实藏着不少需要掰扯清楚的门道。

郑宁高铁新通道:为京沪高铁分流是真,450km/h运营还远,先闯国家规划关-有驾

这条连接郑州、亳州、蚌埠、南京再到上海的高铁,不是某一个省的“独角戏”,豫皖苏三省早就把它写进了自己的规划里,郑州今年7月发的《综合交通枢纽经济规划(征求意见稿)》里,还特意提了句“预留450km/h提速条件”。可别光盯着“450”这仨数,现在这项目还在“纸上谈兵”的早期阶段,连个明确的开工时间都没定,想坐上车?还得等不少日子。

它的价值真不是只靠速度撑着。大家都知道京沪高铁是“黄金线路”,2025年上半年本线就拉了近2500万人次旅客,跨线列车跑的里程超4800万列公里,早就满负荷运转了。郑宁高铁新通道要是建起来,就能帮京沪高铁“松口气”,把郑州乃至西北方向去长三角的客流分走一部分。对郑州来说更关键,这能帮它打造以自己为中心的十大方向交通网,让整个区域铁路网更密、更顺。

郑宁高铁新通道:为京沪高铁分流是真,450km/h运营还远,先闯国家规划关-有驾

但网上传的“450km/h运营”,真得冷静看看。所谓“预留450km/h条件”,说白了就是修的时候把路基、隧道宽度、弯道半径这些硬骨头按更高标准来,给未来升级留余地,可不是现在就要按这速度跑。国家现在还没有400km/h以上商业运营的高铁,CR450动车组还在研发,就算成渝中线高铁要当它的试验平台,也得等2027年联调联试完了才知道行不行。真要按450跑,技术标准、安全评估、花的钱这些都是绕不开的坎,哪是说实现就能实现的?

再说项目推进,高铁从想法到通车,得走“进国家规划、做预可研、批可研、搞初步设计、画施工图、招标、施工、联调联试、运营”一长串流程。现在郑宁高铁新通道连国家“十四五”“十五五”铁路规划都没进去,这可是从地方想法变成国家工程的关键一步。更别说线路具体走哪、在哪设站、谁来出钱、三省怎么协调这些事,都还没掰扯明白,现在就说开工、通车,是不是有点太急了?

郑宁高铁新通道:为京沪高铁分流是真,450km/h运营还远,先闯国家规划关-有驾

那为啥非要建这条线?核心还是为了给京沪高铁“减负”。京沪高铁忙得脚不沾地,有时候想加车次都加不进去,郑宁新通道一建,西北到长三角的客流不用都挤京沪线,整个铁路网的效率能提一大截,也更靠谱。

对沿线城市来说,这更是个“机遇包”。它能把中原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串起来,豫东、皖北这些地方跟长三角核心区的联系就紧了。像开封、商丘、亳州、蚌埠这些城市,说不定能借着高铁火一把——游客来更方便了,企业愿意来投资了,产业也能跟长三角联动起来,城镇化也能再推一把。但话又说回来,高铁也可能带来“虹吸效应”,好资源都往大城市跑,沿线城市要是不琢磨自己的特色产业,光等着高铁送福利,最后可能啥也捞不着,这点可得提前想到。

郑宁高铁新通道:为京沪高铁分流是真,450km/h运营还远,先闯国家规划关-有驾

至于未来,得务实点看。近期能把它推进到国家规划里,把前期论证做扎实,就已经不错了;中期能把关键工程先开建,就算有进展;真要全线通车,那得是远期的事。而且初期运营,大概率还是按现在350km/h的标准来,450km/h得等技术成熟、安全有保障、经济上划算才行。不过预留提速条件这步棋,确实看得远,为以后高铁技术升级攒了后劲。

郑宁高铁新通道:为京沪高铁分流是真,450km/h运营还远,先闯国家规划关-有驾

说到底,郑宁高铁新通道是个好项目,能分流、能串经济、能补路网,但现在真不是吹“450km/h”“马上开工”的时候。不管是媒体、地方还是老百姓,都得理性点,分清“远期规划”和“近期能做的事”,别被不实消息带偏了。更重要的是,三省得好好商量,把前期工作做细,再琢磨琢磨“高铁+旅游”“高铁+物流”这些玩法,等真建起来了,才能让它的作用最大化。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们家乡有没有因为高铁变热闹、变方便的经历?要是郑宁高铁真修到你家门口,你最期待它能带来啥变化?是出门更省事,还是家乡能多些发展机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