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F1大奖赛,滨海湾那边的人多到什么地步?
有个哥们在TikTok上发了个视频,画面里人挤人,肩膀挨着肩膀,基本就是原地踏步。他配的文字说,自己来过好几次F1,但从来没见过这么堵的场面,整个就是“停滞”状态。
这可不是夸张。官方数据出来了,刚刚结束的这届比赛,三天时间里涌进来了30万零641人。这个数字,是赛道改了之后最高的观赛记录。
人一来,钱就跟着来了。
想在比赛那几天住在赛道附近?基本没戏。就在上个月19号,滨海湾金沙酒店就已经挂出了“全部订满”的牌子。旁边的滨海湾派乐雅酒店,官网价格直接飙到一晚上2159新元。
这还是你能订到的。更高端的套餐早就没了。一家叫EDGE的高端旅游公司,给出的新加坡丽思卡尔顿美年酒店4晚套餐,最高要价14200新元,最便宜的也要7200新元。文华东方酒店更是赛前就卖光了。
别以为只有豪华酒店赚钱,就连平时咱们住的那些快捷连锁,价格也跟着往上涨。
这背后,新加坡旅游局门儿清。他们早就设了个“F1旅游附加费”,比赛期间,只要是开门迎客的酒店,都得按地段和等级交一笔钱。这意思很明白,官方就是要从这波热潮里分一杯羹。
这盘棋下得很大,海陆空全给你安排明白了。
新加坡航空直接续签了冠名赞助,把自己跟这个全球赛事死死绑在一起。然后就在旅游平台上搞“机票+门票+酒店”的一条龙套餐,流量直接变现。
赛场里最顶级的贵宾区,像Paddock Club这种,官网早就显示“售罄”。很多VIP服务商也只能让你“加入等候名单”。说白了,新加坡用三天时间,把全世界有钱人的消费欲望给榨得干干净净。
当然,光有富人消费还不够,得让本地人也跟着喝汤。
根据官方说法,今年有超过700家本地企业参与了赛事运营,从赛道搭建到安保餐饮,九成的活儿都包给了本地公司。去年负责搭建看台的公司,为了赶工,员工比平时多了50%,还额外雇了30%的临时工。
钱实实在在地流到了普通人手里。
比赛那几天,在指定地点打出租车,每趟得多付8新元的附加费。有个叫刘家诚的司机师傅说,平时干到半夜十二点就收工了,F1期间他能干到凌晨三点,一天下来能多挣150新元。
还有个叫林渊的大学生,平时做兼职,F1那几天工作时间直接从6小时翻倍到12小时,收入也跟着翻了好几倍。
这就是新加坡F1的真相:它不只是一场赛车比赛,它是一个覆盖全城的临时经济引擎。
赛道上,梅赛德斯车队的拉塞尔从杆位出发,一路领先拿了冠军。昨天,也就是10月5日,麦克拉伦车队提前6站锁定了车队冠军,这也是他们队史上第10次夺冠。车迷们为这些瞬间疯狂。
但在赛道外,新加坡办了一场更大的秀。
他们搞了个叫“Grand Prix Season Singapore”的活动,把音乐会、美食节、品牌展览全塞了进来。韩流明星G-Dragon、摇滚乐队Foo Fighters轮番上台,三个晚上,滨海湾的舞台前面都挤着差不多六万五千人。
这已经不是赛车迷的专属派对了,成了一场吸引所有人的城市嘉年华。
陈柏霖、王鹤棣、王源这些明星都来了,连字节跳动的CEO周受资也被拍到在现场。这些人一出现,等于又给新加坡在全球社交媒体上打了一轮免费广告。
新加坡国立大学有个讲师说得挺好:“这不仅仅是一场赛车比赛,更是一次全城的生活方式体验。”
话说得没错,但更直接点说,这就是一次教科书级别的城市营销和商业运作,把一场体育盛事变成了印钞机。全世界都来看赛车,顺便把钱心甘情愿地留在了这座城市。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