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第一周销量出炉:零跑交付9388辆,仅差问界2台,几乎平起平坐;问界以9390辆蝉联自主新势力冠军,理想7158辆排第三,蔚来三大品牌合计5101辆——超越小米汽车的4888台。这组数据背后,不只是数字的跳动,更是市场格局的悄然重塑。我翻遍销量报告,也实地走访了几家门店,试驾了部分热销车型,今天就带大家看看,这些车到底凭什么打动消费者的钱包。
销量背后:谁在买?为什么买?
先说最扎眼的——零跑和问界的贴身肉搏。一个是坚持全域自研的“技术宅”,一个是背靠华为智选的“顶流网红”。7月第一周,零跑卖了9388辆,问界9390辆,差距比我家楼下煎饼摊找零还少。但细看结构,你会发现完全不同的打法。
问界的销量,几乎由M7和M9两款高端SUV撑起。M7上周交付5044台,M9也有2606台。我在深圳试驾过M9,第一印象是“稳”。不是动力多猛,而是那种百万级豪车才有的厚重感。底盘滤震像棉花糖,过减速带几乎没感觉。配上鸿蒙座舱的无缝流转,手机一碰就上车,导航、音乐自动接续——这哪是开车?简直是进移动客厅。
但价格摆在那儿,M9起售价50万+。问界走的是“用智能化拉高溢价”的路子。它的成功,其实是华为品牌力+智驾系统+高端体验的三重叠加。不过,据我跟销售聊,7月以来进店客流确实不如6月,部分客户在等政策明朗。
而零跑呢?主打一个“卷得明明白白”。T03、C10、C11这几款车,清一色瞄准10-20万主流市场。我去试驾了C11增程版,底盘调校偏欧系,过弯支撑性不错,不像同级某些车一拐弯就“飘”。内饰用料也下本,软包+皮质缝线,15万的车给你25万的质感。关键是——价格真香。
有位刚提C11的车主老李跟我说:“我本来在看比亚迪宋,结果试完零跑觉得配置高一大截,还便宜两万。”这就是零跑的杀伤力:不拼情怀,拼性价比和体验。
理想为何掉队?不是车不好,是“奶爸车”不香了?
理想汽车7158辆,排在第三。要知道,6月它周均还能干到一万以上。这次下滑,不是车不行,而是市场变了。
理想L系列主打“冰箱彩电大沙发”,家庭用户最爱。但问题也出在这——功能太多,反而成了负担。我试驾L7时,光是搞懂座椅按摩的12种模式就花了半小时。而且增程车结构复杂,保养成本比纯电高。现在越来越多家庭开始考虑纯电+快充方案。
更关键的是,竞品太卷了。零跑C11、小鹏G9、甚至比亚迪唐,都在抢“家庭SUV”这块蛋糕。理想的优势被稀释了。
不过,理想也没坐以待毙。7月推出L6“5年零利息”,直接把月供压到2000出头,门槛大降。上周新增订单破万,说明政策有效。但订单≠交付,能不能转化,还得看8月数据。
蔚来 vs 小米:高端局的两种活法
蔚来上周卖了5101辆,超过小米的4888辆。表面看差距不大,但路径完全不同。
蔚来走的是“用户企业”路线。换电、服务、社区,三板斧玩得风生水起。我体验过他们的BaaS电池租用,首付直接砍几万,月付980,适合预算有限又想开高端车的人。而且换电站越来越多,5分钟满电,比加油还快。
但问题是,销量一直不温不火。直到乐道L60来了。这款定位20万级的家用SUV,7月10日展车到店,据说订单势头不错。如果乐道能走量,蔚来才算真正打通“高端+主流”双线作战。
而小米呢?SU7不用多说,现象级爆款。但YU7上市后,销量反而下滑到4888台。这有点反常识。其实原因很简单:YU7锁单28万辆,但产能跟不上,大部分订单没法交付。我问了小米门店,现在订SU7,等车至少3个月。卖得太好,也是一种烦恼。
但小米的玩法很“互联网”:先圈粉,再交付。YU7一出,全网热议,热度拉满。等产能上来,可能又是一波爆发。只是,现在比的不是热度,是实打实的交付能力。
竞品对比:谁更值得买?
我们拉三款车对比:问界M7、理想L7、零跑C11,都是中大型SUV,价格区间重叠。
维度 问界M7 理想L7 零跑C11
智能座舱 鸿蒙系统,生态无缝 理想魔毯,交互顺滑 Leapmotor OS,功能全
辅助驾驶 NCA智驾,全国可用 AD Max,城区强 L2+,够用
内饰质感 豪华感强,用料扎实 “奶爸”风,温馨 性价比高,不输大牌
动力操控 平顺为主,偏舒适 舒适取向,略显松散 欧系调校,支撑好
如果你看重智能和品牌,问界M7是首选。鸿蒙生态确实无解,手机党闭眼入。
如果你是家庭用户,爱折腾配置,理想L7的“冰箱彩电”还是香,但得接受它的溢价。
如果你预算有限,又想要越级体验,零跑C11是“卷王之王”。我试驾时,后排同事直接说:“这车卖20万都值。”
技术趋势:新能源的下半场,拼什么?
从这一周销量能看出,新能源车市进入“淘汰赛”阶段。不再是“有电就行”,而是拼细节、拼体验、拼服务。
比如三电技术,比亚迪严控终端优惠,说明他们意识到:价格战不可持续,得靠技术护城河。刀片电池、CTB技术,才是真竞争力。
再比如智能化。问界和小米的成功,证明“智能”已是核心卖点。但L2级辅助驾驶只是起点,城市NOA、自动泊车才是未来。小鹏G7交付开启,就主打全场景智驾,下周我打算去试,回头跟大家分享感受。
还有轻量化材料。蔚来ET9用上了碳纤维,减重不说,刚性还高。虽然暂时不会下放到乐道,但技术下放只是时间问题。
理性消费:别被销量带节奏
各位车友,销量榜好看,但买车是自己的事。别因为“问界卖得好”就盲目跟风。问问自己:我要什么?
要智能?看车机、看智驾。
要空间?去后排坐坐,试试头部腿部余量。
要操控?别信参数,亲自开一圈。
我在门店见过太多人,拿着销量榜选车,结果提车后发现“不适合我”。车不是快消品,一年开几万公里,得对得起自己。
顺便说一句,安全才是第一配置。现在很多车吹辅助驾驶,但关键时刻,动态稳定控制系统(ESP)和基础刹车性能,才是保命的。别光看“自动泊车多酷”,先看麋鹿测试成绩。
未来展望:8月会怎么变?
7月第一周只是开端。接下来:
小鹏G7交付爬坡,智驾是王牌,8月排名有望回升。
乐道L60上市,蔚来能否破局,就看这一招。
比亚迪政策稳定后,进店客流恢复,销量可能反弹。
岚图FREE+、极氪新车型陆续登场,市场更卷。
排名会变,但不变的是用户需求:要安全、要智能、要省心。谁能真正解决痛点,谁就能笑到最后。
最后留个问题给大家:你觉得,未来能活下来的新能源品牌,最多有几个? 是华为系、比亚迪、特斯拉三分天下?还是会出现新的“黑马”?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另外,有车友问我能不能做一期“10万级纯电SUV横评”,我觉得很有必要。目前暂定车型:零跑C10、比亚迪元PLUS、小鹏G6、哪吒U。大家还有想看的吗?留言告诉我,下期安排。
对了,上周我去小米门店,正好碰上首批YU7车主交付,车主激动得差点把钥匙吞了——开玩笑的,但那份喜悦是真的。造车不易,买车也不易,愿每一份热爱,都不被辜负。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