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市场里有个大新闻,相信不少关注车的朋友都听说了。
吉利旗下的新品牌银河,推出了一款叫M9的大型SUV,在8月23号开放预售之后,短短24小时,订单量就突破了四万台。
这个数字一出来,很多人都惊了,这车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这么多人一下子就掏钱下订?
一台起步价不到二十万,但尺寸和配置都直接对标三四十万车型的大车,听起来确实很吸引人。
但话说回来,天上不会掉馅饼,这种“低价高配”的好事,真的那么靠谱吗?
这台被寄予厚望的银河M9,到底能不能在现在竞争这么激烈的高端新能源车市场里,站稳脚跟,甚至改变一些格局呢?
咱们今天就来把这件事里里外外掰扯清楚。
首先,咱们得明白这四万多个订单是怎么来的。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价格和尺寸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感,一下子就抓住了人们的眼球。
银河M9的定位是大型插电混动SUV,车身长度超过了5米,轴距也达到了3米。
这个尺寸是什么概念呢?
基本上和大家熟悉的理想L系列、领克09这些车是一个级别的,往路边一停,绝对是个大块头,气场十足。
过去,想买这么大尺寸的国产新能源SUV,手里的预算至少要准备个三十万。
可银河M9的预售价一公布:19.38万元到25.88万元。
这个价格一出来,就好像在告诉大家,以前要花三十多万才能享受到的“大车”体验,现在二十万出头就能拥有了。
这种冲击力是非常强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家庭成员比较多,预算又在二十多万的消费者来说,吸引力简直是致命的。
这就好比你一直想买个大三居的房子,预算只够买个小两居,突然有个开发商告诉你,现在用小两居的钱就能买到他们家的大三居,你肯定会第一时间冲过去看看。
光有便宜的价格和大的尺寸还不够,车子的内在实力也得跟得上。
银河M9在配置上可以说是下足了功夫,一点都不含糊。
咱们先说动力,这可能是它最让人觉得“夸张”的地方。
它用了一套由1.5T发动机和三台电机组成的混动系统。
对,你没看错,是三台电机。
在同价位的车里,用上三电机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这么做的直接好处就是动力非常强劲,官方说它的百公里加速时间只要4.5秒。
一台超过五米长的大车,跑出了很多性能小跑车才有的速度,这不仅说明了吉利的技术实力,也确实能给车主带来一种驾驶的底气。
当然,对于一辆家用车来说,跑得快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跑得远、用得省。
官方公布的亏电油耗是百公里4.8升,满油满电的情况下综合续航能达到1500公里。
这个数据如果真实,那基本上就解决了大部分家庭对于长途出行的里程焦虑,无论是回老家还是自驾游,都不用再频繁地找充电桩或者加油站了。
再来看看车里面,银河M9明显是把“家”这个字研究透了。
车内是六座布局,第二排是两个独立的座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板座”,不仅有加热、通风、按摩这些舒服的功能,连腿托都能调节,长途旅行的时候往后一躺,别提多惬意了。
更难得的是它对细节的考虑。
比如,为了方便第三排乘客进出,它的第二排中间留出了180毫米宽的过道,第三排的地板也是纯平的,不会有凸起碍事。
还有一点特别贴心,就是它的上车台阶高度只有470毫米,比很多SUV都要低,这样家里的老人和小孩上下车就方便多了,不用费劲地往上“爬”。
这些设计虽然听起来不起眼,但都是在实际用车场景中能大大提升幸福感的地方。
再加上那个能放倒座椅装下两米长物件的后备箱,还有前排30英寸、后排头顶17英寸的大屏幕,可以说,银河M9努力想把一个移动的家所需要的所有舒适、便利和娱乐功能都配齐了。
当然,咱们也不能光看热闹,还得冷静下来分析分析这里面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就是这个诱人的价格背后,消费者需要注意的地方。
那个不到二十万的起售价,对应的是纯电续航85公里的版本,对于日常通勤来说可能刚刚够用,但要想体验到插电混动的真正优势,很多人可能会选择续航更长的185公里版本,而这个版本的价格自然就要高出不少。
另外,那个听起来非常厉害的、号称能实现全场景自动驾驶的辅助驾驶系统,也是需要额外花钱选装的。
这样东加西加算下来,一台配置比较完善、让人满意的银河M9,最终的落地价很可能要接近二十五六万,甚至更高。
这就像咱们去饭店吃饭,菜单上主菜价格很便宜,但配菜、饮料、服务费加起来,最后结账的金额就没那么美好了。
这并不是说车企在骗人,而是一种常见的定价策略,咱们消费者在做决定前,心里一定要有这笔账。
其次,就是宣传册上的参数和实际开起来的体验,可能会有差距。
比如官方说的1500公里综合续航,是在什么样的理想条件下测试出来的?
如果是在冬天,开着暖风,电池续航打折扣,或者在高速上一直开得比较快,实际续航还能剩下多少?
4.5秒的加速确实很快,但作为一台主打家庭舒适的SUV,它的底盘悬挂调校得怎么样?
会不会为了追求加速的快感而牺牲了乘坐的舒适性,开起来颠簸感很强?
还有那个第三排空间,数据上看是不错,但如果真的坐上三个成年人进行长途旅行,肩膀会不会挤在一起,腿部空间会不会很局促?
这些问题,光看宣传是看不出来的,必须等第一批车主拿到车,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开过、用过之后,我们才能得到最真实的答案。
所以说,那四万台订单里,有多少是出于对品牌的信任和对产品的期待,又有多少是冲动消费,最终能有多少人真正提车,并且给出好评,这才是对银河M9真正的考验。
最后,我们把眼光放远一点,看看吉利集团的整体布局。
这几年,吉利在新能源领域可以说是全面发力,旗下有银河、领克、极氪等多个品牌,都在推出大型SUV。
领克09走的是传统豪华路线,价格也比较高,稳定在三十万以上;极氪品牌主打纯电高端,未来的大型SUV产品价格肯定也不会便宜。
而银河M9的出现,就像一把尖刀,正好插进了二十万到三十万这个价格区间。
这个区间是目前市场上竞争最激烈,也是消费者需求最旺盛的一块“大蛋糕”。
吉利的这种做法,就是用不同的品牌去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形成一个产品矩阵,有高有低,有主打性能的,有主打家用的,大家一起发力,共同提升整个集团的市场竞争力。
这背后反映出的是我们中国汽车品牌的自信和进步,不再是单一地用低价去抢市场,而是开始学会用更成熟、更体系化的方式去和合资品牌甚至豪华品牌正面竞争。
银河M9的火爆,不仅仅是一款车的成功,更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
它告诉我们,只要产品做得好,价格有诚意,真正从老百姓的需求出发,中国品牌一样可以在高端市场闯出一片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