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R是奇瑞2023年4月刚成立的新能源品牌,主打年轻人市场,但卖得一直不咋地。之前总经理换了三个,最近又把苏峻拉来当负责人,说是用互联网思维带销量。结果呢?半年过去了,销量还是没起色。他们家V23车型去年预售时吹牛说8小时卖了3万多辆,结果现在半年了还没卖完,实际月销量才3000多,这差距也太大了吧。
更离谱的是,V23刚上市就被预订车主群起而攻之,说车机系统差、续航不靠谱,苏峻只能出来道歉改权益。但道歉归道歉,问题还是没解决。现在苏峻连社交平台都不怎么更新了,最近一条动态还是7月21日发的,连新车在迪拜首秀都没发个朋友圈,这互联网思维玩得也太敷衍了吧。
这次迪拜首秀选在阿联酋,可能也是被逼的。国内卖不动,就想着往国外冲。不过iCAR这品牌在中东能火吗?人家迪拜土豪多,但中国车在当地认知度低,搞个首秀更像是打脸。奇瑞集团倒是挺支持出海,但iCAR这种小品牌,光靠换个地方卖车能行吗?
人事变动更闹心。最近李东春被调来当iCAR的副总,这哥们儿之前在奇瑞干过星途品牌的初创,算是老将了。但问题是,苏峻还在任,李东春来到底是帮忙还是接班?奇瑞给iCAR换人跟换衣服似的,鲍思语、章红玉、苏峻,两年三个总经理,团队稳定吗?消费者看着这频繁换人,能放心买车吗?
iCAR的问题其实挺明显的。定位年轻人,但奇瑞的传统打法根本不懂年轻人要啥。比如V23这种车,设计倒是个性,但质量不行,车主抱怨不断。互联网思维说得好听,但苏峻连车主问题都解决不了,光靠社交媒体刷存在感有用吗?
现在李东春来了,说是补传统营销这块短板。但问题是,iCAR需要的不只是营销,产品本身得硬啊。迪拜首秀更像是把问题藏到国外,掩盖国内销量差的事实。要是连中东市场都打不开,奇瑞这波操作不就白费了?
有意思的是,奇瑞其他品牌比如星途、奇瑞新能源,销量还算稳,就iCAR一直掉链子。集团给iCAR这么多次机会,换人、出海、搞首秀,到底想干嘛?是真想在新能源领域搏一把,还是当试验品?
现在看,iCAR就像个烫手山芋。苏峻的互联网思维没用,李东春的传统经验能凑效吗?迪拜首秀之后,他们会不会继续在国外找市场?国内消费者还买不买账?这品牌要是再折腾下去,怕是连最后一点热度都要没了。
说到底,iCAR的问题不是换个人就能解决的。产品不行、管理混乱、定位模糊,这些硬伤不改,就算换个地方卖车也没用。奇瑞要是真想在新能源领域翻身,得先把自家品牌理清楚,别再搞这种换帅救场的把戏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