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万的特斯拉来了:屁股灯都没了,马斯克这刀太狠

今早醒来,习惯性地摸过手机,一张图直接让我睡意全无。

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一台特斯拉,一台屁股上光秃秃的Model Y。

那道原本横贯车尾、在夜里骚得不可一世的贯穿灯带,没了,就这么简单粗暴地被抠掉了。

我盯着那张谍照看了足足一分钟,脑子里没别的,就一个念头:完了,马斯克这老哥又要掀桌子了。

果然,价格传闻跟着就来了,3.5万美元,甚至有人喊到3.2万。

手指头在计算器上自己就动了起来,23万人民币。

这数字就像一颗手雷,直接在我脑子里炸开了花。

要知道,这价格比现在国内卖的Model Y后驱版,低了不是一点半点,省下的钱够你买辆五菱宏光MINIEV天天开着玩了。

可你先别高兴,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马斯克食堂的饭,更是每一粒米都标好了价。

这台廉价版Model Y,就是他端上来的一盘“丐版”满汉全席,看着挺唬人,筷子一伸,全是青菜豆腐。

电池,60度的磷酸铁锂,官报续航418公里。

这数字放今天,尤其是在这个动不动就七八百公里续航起步的内卷时代,简直就是个笑话。

但坏就坏在,这是EPA标准,一个从不说谎的老实人。

我上回开朋友那台老款Model 3跑高速,表显哗哗掉,实际里程却坚挺得很,算下来这新车在国内跑个380公里问题不大。

够用吗?

对于天天两点一线的社畜来说,勉强够用。

但你想周末来个说走就走的旅行?

23万的特斯拉来了:屁股灯都没了,马斯克这刀太狠-有驾

那你最好先规划好沿途的每一个充电桩,还得祈祷没人跟你抢。

砍配置这事儿,特斯拉向来比华强北的背包客还利索。

后排座椅加热?

对不起,没有。

冬天谁坐后排,谁就得练就一身“铁臀功”。

中控屏也从15寸缩成了13寸,游戏模式顺手也给你扬了。

虽然不耽误你导航,但那种停车等人的时候,在车里搓两把游戏的快乐,也就成了绝唱。

感觉被骗了?

别急,马斯克最骚的操作来了。

他在你看得见的地方拼命省钱,却在你看不见的地方,给你埋了个天大的“彩蛋”——最新的HW4.0自动驾驶硬件,一个螺丝都没动,原封不动地给你留着。

你品,你细品。

这是什么玩法?

他卖给你的,根本就不是一台车,而是一张通往未来的门票,一张自动驾驶时代的“期货合约”。

他等于在说:我知道你现在坐着不舒服,用着不爽,但未来,我的车能自己跑,你的车能吗?

他把所有的舒适性配置都当成了筹码,跟你赌一个遥遥无期的FSD(完全自动驾驶)。

这棋下得真绝。

23万的特斯拉来了:屁股灯都没了,马斯克这刀太狠-有驾

而且生产计划也透着一股子鸡贼味儿。

先在美国德州工厂量产,让北美那帮兄弟先当小白鼠,国内排队起码到明年第二季度。

这算盘打得,我隔着太平洋都听见响了。

先看看市场反应,要是大家都在骂没座椅加热,那好办,等国内上市的时候,再通过OTA给你“免费”升级回来,顺便还能赚一波“良心企业”的好名声。

当特斯拉把价格屠刀挥向23万这个区间时,真正睡不着觉的,是比亚迪和一众国产新势力。

你想想,同样的钱,你能买到一台配置顶破天的比亚迪元PLUS,但你也能买到一台挂着“T”字标的特斯拉。

一个是把你伺候得舒舒服服的“经济适用男”,一个是浑身黑科技但有点不近人情的“钢铁直男”,你怎么选?

对很多人来说,这根本就不是选择题。

特斯拉的品牌光环、充电网络的便利性、还有那高得离谱的保值率,这些东西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根本就是降维打击。

所以,这台“丐版”Model Y,你到底该不该买?

我的建议是,别着急。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特斯拉的传统艺能就是“背刺老车主”,上市半年就官降,那都是常规操作。

我猜,等到明年年底,这车的价格很可能就不是23万,而是直奔21万去了。

现在最好的姿势,就是搬个小板凳,嗑着瓜子,看第一批提车的勇士们,在冬天里续航到底打几折,看那个13寸的小屏幕用起来到底会不会逼死强迫症。

等他们把所有的坑都踩一遍,你再优雅地入场,那才叫真正的赢家。

23万的特斯拉来了:屁股灯都没了,马斯克这刀太狠-有驾

毕竟,省下来的可都是真金白银,拿去干点啥不好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