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A6降价5万背后:宝马5系在德国总部连夜开会,奔驰E级4S店客流量暴跌30%,豪车江湖变天了?
上周四晚上11点,我刚从奥迪4S店出来,销售经理追了三个停车位才追上我。他压低声音说:“老哥,35万,真的35万,你考虑考虑?”我愣了足足十秒。要知道去年同一时间,这哥们儿还在跟我强调A6L的保值率和品牌溢价,现在却主动砍掉5万。
回到家我立马给在宝马工作的朋友打电话,那边沉默了半天才说:“兄弟,我们这边最近确实压力有点大。”
外表功夫做足,内在更狠
新A6的变化,第一眼就能看出来。那个六边形蜂窝格栅配上熏黑矩阵大灯,说是赛博朋克风格一点不夸张。但真正厉害的是风阻系数做到了0.23Cd,这个数字在燃油车里相当少见。
我专门在京沪高速上测了一段,120公里时速下的风噪比老款A6L明显降低。那个侧门空气帘设计虽然看不见,但高速行驶时确实能感受到车身更稳定。C柱的悬浮式处理也很聪明,既保证了空气动力学效果,后排头部空间还没有受影响。
混动版的外观设计更有意思,渐进式横向格栅配蓝色装饰条,辨识度相当高。这种差异化设计,或许就是奥迪想要区分传统燃油车用户和新能源用户的策略。
灯光游戏,奥迪还是那个奥迪
说到灯光,奥迪这次确实下了血本。OLED尾灯的198个发光单元,解锁时的波纹效果挺炫酷,但更实用的是它能根据后车距离自动调节亮度。有次晚上在环路上,后面车跟太近,尾灯自动闪烁提醒,那车立马就拉开距离了。
前大灯的迎宾光毯功能虽然有点秀技术的意思,但确实能提升仪式感。3米长的光带投射在地面上,朋友们都会好奇地问这个设计。某种程度上,这也算是个不错的社交话题。
动力表现,务实派的选择
3.0T V6配48V轻混的组合,账面数据看着不错:362马力综合功率,4.7秒破百。但对于我们这些实用派来说,更关心的是日常表现。
最明显的改进在于低扭输出。以前涡轮增压车起步那一瞬间的迟滞,现在基本感受不到。市区堵车时走走停停,油门响应变得很线性,不会有突然窜出去的感觉。
油耗控制也确实不错。我日常市区加环路的混合路况,百公里油耗基本在7升左右,这在中大型轿车里算是相当省心了。那个米勒循环技术和VTG可变截面涡轮,看起来是真的起作用了。
智能化补课,算是追上了
华为ADS系统在城市道路的表现,比我预期的要好一些。早高峰从五环到三环那段路,基本全程都能实现辅助驾驶。变道、跟车、应对加塞,处理得比较自然。
地下车库的自动泊车功能确实好用,特别是那种狭窄车位,系统的成功率挺高。不过我还是习惯自己掌控方向盘,这些功能更多时候是个备选方案。
座舱里的三联屏设计,视觉效果确实不错。鸿蒙OS的响应速度也挺快,语音指令基本不用等待。那个防窥副驾屏的设计挺有意思,虽然实用性一般,但确实能解决一些家庭矛盾。
后轮转向,大车也能灵活
5度的后轮转向系统,让5.2米的车身转弯直径缩小到11.4米。在狭窄路段掉头时,这个功能确实很实用。配合自适应空气悬架,运动模式下车身降低30毫米,过弯时的侧倾控制得不错。
那套集成式制动系统,100公里到0的刹车距离做到34米,线性度也提升了不少。长途驾驶时,乘客的舒适度确实比老款有明显改善。
商务座舱,老板们的最爱
后排的“老板键”设计很贴心,一键推动副驾座椅,腿部空间立马扩大不少。我1米8坐进去,腿部还有两拳余量。四区空调配合B&O音响,整个车厢氛围确实很不错。
门板储物格的紫外线消毒功能,对带孩子的家庭来说挺实用。后备厢的电动伸缩托盘,展开后能当露营桌用,这个设计确实考虑到了年轻用户的需求。
插混版本,可能是最香选择
如果你所在城市有新能源牌照政策,e-Hybrid版本值得考虑。103公里纯电续航,日常通勤基本够用。那个V2G反向供电功能挺有意思,理论上可以把车当移动电源,露营时给设备充电应该没问题。
主动声浪模拟系统在运动模式下会合成V8声效,深踩油门时确实有那么点意思。虽然是人工合成的,但听起来还算自然。
价格策略,这次奥迪动真格了
35万起售价,直接对标宝马5系的38万和奔驰E级的40万。新老同堂销售的策略也很聪明,老款A6L继续守住中端市场,新款主攻高端用户,覆盖面确实更广。
不过我估计真正走量的还是40-45万区间的配置。毕竟35万的入门版,配置可能会有所妥协。
写在最后
新A6的改变确实不小,风阻系数、智能驾驶、后轮转向这些技术升级,算是补齐了之前的短板。35万的定价策略更是直接,奥迪这次是要动真格的。
5系的运动操控、E级的豪华舒适、A6的科技智能,各有特色。但在价格这个最直接的因素面前,消费者的选择或许会更倾向于性价比。
市场竞争对消费者总是好事。这次A6的表现,可能真的会让豪华中级车市场重新洗牌。至于宝马和奔驰会如何应对,我们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