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些年,咱们聊起买车,特别是新能源车,话题里头十有八九都是咱们自己的国产品牌。
从比亚迪的王朝、海洋系列,到理想、蔚来、小鹏这些新势力,可以说在国内市场上是出尽了风头,也确实给咱们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产品。
相比之下,那些以前咱们觉得特别“高大上”的合资品牌,像是日产、丰田、大众,在电动车这个新赛道上,声音好像小了很多,甚至有点跟不上趟儿的感觉。
不过,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些在中国市场扎根了几十年的老牌车企,真就这么容易被甩开吗?
最近,网上流传出几张东风日产全新纯电动SUV的测试车照片,虽然车子裹得严严实实,但透露出的信息可不少,似乎在告诉我们,日产这位“老将”准备换个活法,要用咱们中国自己的方式,来打一场翻身仗了。
这事儿就挺值得琢磨的。
一个曾经在燃油车时代教我们如何造车的“老师傅”,现在要反过来学习咱们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玩法和技术,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戏剧性的事情。
那么,日产这回是真心实意地要融入中国市场,还是只是做做样子、换个壳子继续卖老东西呢?
它能不能在如今这个竞争已经白热化的中国新能源市场里,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
咱们今天就一块儿,透过那层厚厚的伪装布,仔细分析一下这款据推测可能叫“N8”的新车,看看它到底藏了些什么门道。
首先,我们从大家最关心的外观设计看起。
虽然测试车用迷彩布包得像个移动的帐篷,但一些关键的设计还是藏不住的。
车头部分最显眼的,就是那一条又细又长的贯通式LED日间行车灯,这个设计现在非常流行,几乎成了新能源车的“标配”,一下子就让整台车显得科技感十足。
而在灯带的两侧,我们又能隐约看到日产标志性的“回旋镖”形状大灯,这算是它在追赶潮流的同时,也没忘了自己的家族身份,保留了一点传承。
这种做法很聪明,既能吸引喜欢新潮设计的年轻消费者,也能让日产的老用户感到亲切。
再往下看,车头中间部分能明显看出一个梯形的封闭式格栅轮廓,这是纯电动车身份的象征,因为没有了发动机,也就不需要那么大的进气口来散热了。
但有意思的是,设计师在格栅下面又留出了一个梯形的开口。
这个设计就很有讲究了,往简单了说,可能是为了让前脸看起来不那么单调,增加一些层次感。
但往深了想,这更像是一个深思熟虑的“伏笔”。
你想啊,现在新能源市场技术路线这么多,纯电、增程、插电混动各有各的优势。
日产预留这么一个口子,万一以后市场风向变了,或者他们想推出增程版、混动版的车型,这个位置就能很方便地改成真正的进气格栅,用来给发动机或者增程器散热。
可以说,这一步棋,既考虑了当下的设计,又为未来的多种可能性留足了空间,体现了老牌车企在产品规划上的周全和精明。
我们再绕到车身侧面来看。
这款SUV的车顶线条走得非常平直,没有采用现在很多车为了追求运动感而设计的“大溜背”造型。
这个选择其实清晰地表明了这台车的定位:它主要服务的还是家庭用户。
对于家庭来说,后排乘客的头部空间和后备箱的装载能力,远比一个看起来很酷但不太实用的溜背造型要重要得多。
这恰恰是日产最擅长的地方,毕竟“移动大沙发”的名声不是白来的,舒适和实用才是它的核心竞争力。
当然,为了不显得老气,一些时髦的元素它也一个没落下,比如能降低风阻的隐藏式车门把手、看起来很高级的无框车门,还有造型独特的低风阻轮圈,这些都表明,日产在努力地跟上时代的步伐。
车尾虽然遮挡得很严实,但我们基本可以断定,它会采用和车头相呼应的贯穿式尾灯设计。
从审美的角度看,这样能让整台车的设计语言更加统一,看起来也更显宽大和高级。
车顶上方还有一个小小的尾翼,也就是后扰流板。
别小看这个东西,它虽然不大,但在高速行驶时,能够为车身提供额外的下压力,让车辆跑起来更稳定,给驾驶者更强的信心。
这些细节之处,都体现出日产作为一家老牌车企深厚的造车功底和对安全性的重视。
如果说外观是这台车给人的第一印象,那么智能化水平就是它能否在当下市场立足的关键。
这次谍照里最让人惊喜的一个发现,就是车顶上那个清晰可见的“小犄角”——激光雷达。
而且从照片上看,这颗激光雷达的体积非常小,属于超薄设计,很好地融入了车顶的线条里,不像早期一些车型那样突兀。
车上装了这个东西,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简单来说,激光雷达就像是给汽车装上了一双“火眼金睛”,它能够非常精确地感知周围的环境,不受光线和恶劣天气的影响。
有了它,车辆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就有了最可靠的硬件基础,像自动泊车、高速领航,甚至是更复杂的城市道路领航辅助功能,才能真正做到安全、可靠。
至于这颗雷达和背后的智能驾驶方案来自哪家供应商,目前虽然还不确定,但很大概率会是咱们中国的科技公司,比如已经在启辰N7上证明过实力的Momenta。
这再次说明,日产已经想明白了,在智能化这个新领域,与其自己从零开始摸索,不如直接采用中国市场上已经成熟、领先的技术方案,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最后,我们来聊聊一台电动车最核心的部分——动力系统,以及大家最关心的价格。
虽然官方还没有公布任何关于电池、电机的信息,但有一点几乎可以肯定,那就是它的电池一定会采购自咱们中国的品牌,比如宁德时代、比亚迪或者中创新航等等。
原因非常直接,就是为了控制成本。
想把一台纯电SUV的价格卖到15万到20万这个竞争最激烈的区间,如果不用中国本土的电池,成本上根本做不到。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咱们国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特别是动力电池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
可能有人会担心,用别家的电池,日产的品质还能保证吗?
这一点其实不用太过忧虑。
大家别忘了,日产可是全球最早开始大规模生产销售纯电动车的企业之一,它的那款“聆风”车型,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在全球卖出了几十万辆,在电池管理、电控技术方面有着非常深厚的技术积累。
现在对它来说,挑战在于如何把自己多年的经验,和中国供应商提供的高性价比电池、电机完美地结合起来,调校出一套既安全可靠、又高效节能的动力系统。
根据目前的消息,这台车预计会在今年年底的广州车展上正式亮相,但要等到2026年年初才会正式上市销售。
说实话,这个时间点稍微有点晚了。
咱们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变化速度太快了,几乎每个月都有新车、新技术发布,等到2026年,市场又会是另一番景象。
到时候,它将要面对的,是比亚迪宋系列这样的“销量王者”,还有一大批实力强劲的国产新势力车型。
日产届时能拿得出手的优势,可能就是它多年来积累的品牌信誉、更扎实的底盘调校功底,以及全球统一的生产制造标准了。
最终,有多少消费者愿意为这些“看不见”的价值买单,将直接决定它的命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