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G6这个事儿,坏了菜了。
新车半个月,左后轮胎开了个两三厘米的口子,咝咝漏气。车主高先生说自己当时在掉头,路面干净得能打地铺,结果开到4S店,人家售后大师傅眼皮都没抬,两分钟就下结论:外力剐蹭,不保。
最神的不是这个结论,是店长那个比喻,说这事儿跟“鉴宝”一样,“一眼就开门”。
我听到这话,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什么叫“一眼开门”?就是说我根本不用看你那些证据,比如你那个还在兢兢业业工作的“赛博鹰眼”(行车记录仪),我凭着我多年修炼的道行,一眼就看穿了这只“行走单元”(轮胎)的前世今生。它在出厂的时候是完美的,是纯洁的,是凝聚了我们工程师心血的压缩毛巾,但在你手里开了半个月,它沾染了红尘的因果,被不知名的马路牙子或者小石子开了光,所以它漏了。
这个逻辑,讲真,已经不是科学,是玄学。是品牌玄学在售后领域的伟大实践。三体人看了都得重启一次纪元。
这不是一个轮胎的问题,这是一个“信仰充值”失败的典型案例。
过去我们总说,新势力造车,核心竞争力是啥?是用户体验,是把用户当爹供着。传统4S店那一套爱买不买、爱修不修的臭毛病,在新势力这里是不存在的。结果呢?小鹏用一个价值1800块的轮胎告诉我们,不装了,摊牌了,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现在这个市场是什么情况?不是请客吃饭,不是温良恭俭让,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价格战打到所有人都心态爆了,每一分钱的成本都要抠出来。理想把冰箱彩电大沙发塞进去,价格给你打到骨折;小米直接不当人了,把整个数码圈的流量打法降维打击;蔚来搞个乐道,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这种时候,你指望谁还跟你谈“用户是上帝”?上帝也得先自己活下来啊。
所以4S店那个“鉴宝大师”不是蠢,他是太聪明了。他根本不是在鉴定一个轮胎,他是在进行一场成本优化的闪电战。他的核心KPI不是让你满意,而是把这1800块钱的潜在亏损给挡在门外。
看你的行车记录仪?那不要时间吗?调监控,分析视频,写报告,万一真没找到外力证据,是不是就要走质保?走了质保,这个成本谁来背?店里背了,店长的奖金是不是就少了?奖金少了,家里的神兽谁来养?
所以最优解是什么?就是不看,不听,不分析。直接用一个你无法反驳的、玄之又玄的理由,把皮球踢给你。什么叫“一眼开门”?这就是。这是一种权力的展示,翻译过来就是: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你以为你在跟他讲道理,其实他在跟你算概率。他赌的就是你作为一个普通人,没时间、没精力、更没心情为了1800块钱去跟他耗。什么第三方鉴定?听着很美,但凡走过流程的都知道,那又是一场漫长的扯皮。大部分人,骂两句,也就自认倒霉了。
我作为一个也开过几台所谓智能汽车的中年人,最怕的就是这种时刻。买车的时候,销售跟你聊未来,聊智能,聊OTA,感觉自己买的不是一辆车,是一张通往赛博世界的门票。结果车坏了,你面对的还是一个无比传统的、油腻的、跟你打太极的售后体系。那一瞬间,所有的PPT都失去了光彩,所有的发布会都成了笑话。
妈的,这不就是欺负老实人吗!
说起来,我楼下那家兰州拉面馆的牛肉越来越薄了,老板也开始跟我讲玄学了,说牛肉的灵魂在于汤,而不在于厚度。我悟了,万物皆可降本增效。
我们来搞个思想实验。假如,我是说假如,小鹏这家4S店的售后,不是“鉴宝大师”模式,而是“海底捞”模式。高先生车开过来,二话不说,休息室VIP座安排,冰镇酸梅汤和果盘端上来。然后一群工程师围着车,里里外外检查,最后经理过来,九十度鞠躬:“高先生,让您受惊了。虽然我们的初步判断是外力导致,但考虑到您是我们的尊贵车主,新车刚落地就遇到这种糟心事,我们感同身受。这个轮胎,我们免费给您换了!不为别的,就为您对小鹏的支持!”
你猜会怎么样?高先生大概率会发个朋友圈,把小鹏的服务夸上天。然后这件事会成为一个正面案例,在车友群里疯传。1800块,买一个口碑,买一个用户的忠诚,这笔账怎么算都不亏。
但他们不敢。
因为整个行业已经被卷到了一种“防守反击”的姿态。所有人都在收缩,所有人都在害怕犯错。他们不是不想做海底捞,是怕自己变成了海底捞,然后被别人当成海底捞给吃了。万一开了这个口子,以后所有轮胎问题都得这么伺候,那还过不过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小鹏有点冤。我把一个4S店的行为上升到了整个公司战略,这个滑坡是不是有点太快了?是,但这就是现实。消费者不会区分的。他只会说“小鹏的售后不行”,他不会说“小鹏在浙江的某家授权服务中心不行”。
所以问题的核心又绕回来了。当一个行业开始疯狂内卷,最先被牺牲掉的是什么?是那些看不见摸不着、无法立刻量化成利润的“软实力”,比如服务,比如体面,比如对人的尊重。
大家都想着怎么活下去,没人关心你怎么活。
所以,高先生这个轮胎,最后大概率还是得自己掏钱。因为他面对的不是一个店长,是一个被市场竞争异化了的庞大机器。这台机器的唯一指令就是:活下去。为了活下去,别说“一眼开门”,就算要现场表演“道诡异仙”,他们也干得出来。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赛博鹰眼”保养好,祈祷下一次“开门”的时候,自己不在那扇门里。就问你怕不怕?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