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四环把771匹马力当买菜车开了三个月,加油站小哥每次都问我:这保时捷是不是坏了
上周末带车上妙峰山,Sport Plus模式一开,V8的咆哮瞬间撕破了那层“斯文”的伪装。电机和涡轮几乎是同时响应,推背感来得又猛又持久。副驾的哥们死死抓着把手,扭头看我:“你他妈平时真用这车买菜?”我笑着没说话,踩下油门,2.8秒破百的数据在纸面上或许没什么,但坐在驾驶位那种“失重”的体验——我只能说,那是“贴”背感。
三个月前提车那天,销售跟我说这台Panamera Turbo S E-Hybrid藏着771匹马力。我当时没太在意,心想日常代步够用就行。结果开了两个礼拜,楼下保安问我:“您这车是不是电动的?怎么每天听不到声儿。”
纯电模式滑出小区,静得只剩轮胎压过减速带的声音。96公里的纯电续航,我住国贸上班三里屯,来回也就三十来公里,一周充一次电足够。油箱里的92号汽油——对,这车居然能加92——放了快一个月才去加油站。小哥看着油表指针问我:“车坏了?”我说没事儿,他不信,绕着车转了两圈才给我加油。
这种日子过了两个月,我差点忘了这台车还有另一副面孔。
那天朋友约着去趟河北,走京藏高速。上了高速我才想起来试试运动模式。模式旋钮拧到Sport Plus,仪表盘从蓝色变成红色,全液晶屏上那个转速表突然活了过来。油门踩下去的瞬间,后背像被人踹了一脚,耳边响起V8特有的低吼,声浪从排气管喷涌而出。
朋友坐副驾,脸都白了:“你丫平时就这么开?”
我说没有啊,头一回。
从那以后,这车在我这儿算是人格分裂了。工作日早上八点,纯电模式出门,安静得像条鱼。周末上山,Sport Plus一开,声浪能把前车吓一跳。最夸张那次在怀柔山路,连续弯道我保持着不低的速度,媳妇在副驾刷手机,头都没抬。下山她才反应过来:“刚才那么多弯,我怎么一点感觉没有?”
这就得说说保时捷那套Active Ride悬挂。具体原理我也说不清楚,反正效果就是——车身能保持得跟拿尺子量过似的水平。过弯的时候,车里那瓶矿泉水愣是立着的。我一个开AMG的朋友试驾完,沉默了半天,说了句:“这不科学。”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吃这套。我另一哥们最后选了GTS,理由很直接——不想要电机,就要那台4.0T的V8。493匹的动力确实没混动版那么暴力,但他说油门响应更纯粹,降档补油时后面那声“啪”,电机永远学不来。
聊到价格,我这台落地差不多两百万出头。但保时捷今年针对国内市场出了个隽永版,起售价129.8万,轴距3.1米,后排能翘着二郎腿。我一哥们做外贸的,原本在宝马7系和奔驰S级之间纠结,试驾完直接订了隽永版。他的话是:“后排能躺,开起来还有劲儿,这种车不多。”
开了这三个月,我对这车的理解倒是清楚了。它不像那些传统性能车,性格就摆在明面上。771匹可以在城区完全隐身,也能在山路释放全部兽性。这种矛盾的设定挺奇怪的——平时装个老实人,关键时刻能玩命。
上次在服务区碰到一台紫色的隽永版,车主下来打招呼,聊了几句发现大家选这车的理由五花八门:有的冲着牌子去的,有的就想要那台V8,有的图省心能加92号汽油。我问他为啥选紫色,他说:“低调。”我看着那台普罗旺斯紫的车,没接话。
最近路上的Panamera确实多了。有天堵车,前面一台黑色的,后面跟着一台白色的,我开的是灰色的。三台车排成一排,红绿灯起步,谁也没动静,都用纯电模式慢悠悠往前挪。旁边出租车司机探出头看了看,跟副驾的乘客说:“现在保时捷也玩儿静音了。”
那天晚上回家,老王又在地库堵我。他指着我的车问:“你这车到底是不是电动的?我观察三个月了,从来没听见发动机声儿。”我笑了笑,按下启动键,油门踩到底,V8的咆哮在地库里回荡。老王往后退了两步,竖起大拇指:“行,我明白了。”
其实开这车最大的感受,不是那些能查到的参数——什么纽北7分24秒,什么800V高压架构。真正让人记住的,是那些具体的瞬间:凌晨四点出门赶飞机,纯电模式一声不吭滑出小区;周末山路劈弯,8速PDK那种“咣当”一声的换挡冲击;高速夜路,夜视系统提前两百米发现路边的野兔。
这车给了你很多种活法。想安静就安静,想狂躁就狂躁。至于选哪种,还得看你那天的心情。
现在加油站小哥见我都不问了。上次加油,他凑过来小声说:“哥,你这车我懂了,白天装孙子,晚上当爷们儿。”我没反驳,这话糙理不糙。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