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塔这把火,烧得真是地方。
烧在了宁德,宁王的地盘,梦开始的地方。这就好比什么呢,好比你在米其林三星后厨吃坏了肚子,好比你在武当山脚下被人用太极拳打折了腿。这事儿就透着一股子行为艺术的魔幻,一种典中典的黑色幽默。一辆顶着华为光环、宁德时代电池、长安汽车制造基因的“天选之子”,在宁王眼皮子底下,表演了一个原地飞升,还顺带拉着旁边的宝马奥迪一块儿“渡劫”,场面一度非常修仙。
坏了,菜了,这波操作属于是闪电战打到了自家水晶。
我们先来看阿维塔的官方回应,这篇公关稿,或者说“飞升檄文”,写得那叫一个滴水不漏,充满了理性的光辉。核心思想就三句话:第一,火了,我们认。第二,不是我核心“龙丹”的问题,电池、电机、电控这“三花聚顶”的神功没破,金钟罩铁布衫还在。第三,火是从副驾座椅那个“穴位”开始烧的,至于为什么烧,我们还在算,天机不可泄露。
讲真,这公关稿写得没毛病,甚至可以说是优秀。它精准地抓住了当前新能源车主最核心的恐惧——电池。只要电池没爆,那这事儿的性质就从“基因缺陷导致的癌症”降级成了“生活习惯不当引发的皮炎”。你看,我最核心、最值钱、最代表我技术实力的部分,稳如老狗。至于别的地方为什么会烧,诶,那可能性就多了嘛,可能是车主放了压缩毛巾,也可能是副驾坐了个雷电法王,这个需要进一步研究。
这是标准的“切割”大法,把整车的锅,强行甩给一个局部零件。就像一个差生考了20分,然后跟爸妈说,你看,我选择题还是对了两道的,证明我脑子没问题,主要是作文没写好。
但问题是,消费者不是产品经理,用户也不是工程师。我作为一个开了几年电车的中年人,我现在最怕的不是续航,也不是充电,而是这种“未知”。电池会烧,这个我们都知道,大家都有心理准备,就像你知道刀会割手一样。但现在你告诉我,我的座椅,一个理应只负责提供舒适和支撑的部件,它自己“悟了”,开始钻木取火了,这TM谁顶得住啊!
这就彻底颠覆了我们对一辆车的认知基础。这就好比你家冰箱突然开始说唱,你家空调突然开始写诗,你第一反应不是惊喜,是恐惧。因为它的行为逻辑,超出了你的理解范畴。一个非核心部件的自燃,比核心部件的自燃更可怕,因为它代表着整个系统的“熵增”和不可预测性。它在告诉你,这台由无数代码和零件组成的钢铁猛兽,它的任何一个“毛孔”都有可能突然发癫。
这就是智能汽车时代最大的“道诡异仙”。我们追求智能化,追求万物互联,追求汽车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伙伴。但我们忘了,一个会思考的伙伴,也可能有一天会想“我今天不想上班了,我想表演个自焚给大家助助兴”。APP上显示车内76.4度,在没着火之前。这温度,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太阳都要一个趔趄。这是座椅加热功能开窍了,开始炼丹了吗?还是说智能座舱觉得车里太冷,决定用一种比较复古的方式给车主暖暖心?
写到这,我突然觉得我把这个座椅想得太有心机了,可能它就是单纯的热。
我们来构建一个荒诞的场景。假设这个副驾座椅,它觉醒了自我意识。它每天看着主驾的兄弟被各种抚摸、操作,而自己大多数时间都是空的,它不平衡了,心态爆了。它听着车机里放的摇滚乐,内心燃起了一团火。它暗暗发誓,它也要成为全场的焦点。于是,它调动了自己所有的功能——通风、加热、按摩,过载,过载,再过载,最后成功地把自己炼成了一颗火球,完成了自己的“车生”价值。
这个故事很蠢,对吧?但这种荒诞感,恰恰是阿维塔官方声明“火源在副驾座椅”带给用户的真实感受。你排除了一个最大的、最合乎逻辑的风险,却等于创造了一万个微小的、莫名其妙的风险。这让用户怎么防?以后上车前要不要先给座椅磕个头,求它今天情绪稳定?
而且,这事儿放在当下的市场环境里,简直是灾难。现在的车圈,不是请客吃饭,不是温良恭俭让,是掀桌子,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大家都在拼价格,拼配置,拼到最后,其实就是在拼用户的“信任”。你多一个天窗,我多一个冰箱,这些都是皮相。最内核的,是用户相信你这几十万的铁疙瘩,不会在某个夜深人静的停车场,突然给自己搞个追悼会。
阿维塔这把火,烧掉的不仅是自己的车和旁边几辆倒霉蛋,它烧掉的是潜在用户心中刚刚建立起来的一点点“信任”。同行们表面上发慰问,私底下销售群里估计已经把阿维塔的火烧图做成表情包了,配文是“兄弟,温度到位了”。这就是现实。你的一次意外,就是对手的“遥遥领先”。你在这里焦头烂额地解释“不是电池”,对手已经把“远离XX,会自燃”的标签给你贴满了。
说起来,我楼下那辆老头乐,风雨无阻,感觉比我这几十万的铁疙瘩靠谱多了。
当然,我们也要承认,任何工业产品都有故障率,油车也烧。但新能源车不一样,它被赋予了太多“技术”、“智能”、“未来”的光环。这种光环,既是它的铠甲,也是它的软肋。大家对它的期待不一样。你买个奔驰,图的是那个标,是那个社交圈层的入场券,车坏了你可能会骂,但你大概率还会修好了继续开,因为信仰还在。但你买一个新势力,买的是它承诺给你的那个“未来”,那个“智能体验”。一旦这个体验里包含了“随机自燃”的彩蛋,那整个故事的基础就崩塌了。
之前我说,有些品牌的公关是有效的。但转念一想,在这种绝对的安全问题上,再精妙的公关话术其实也显得苍白。因为消费者的恐惧是非理性的,你跟他讲一万遍概率,不如一张烧成骨架的图片来得震撼。这种震撼,会直接穿透理智,抵达最原始的恐惧本能。
所以,你看,最后问题的关键又回到了玄学。你信,它就没事。你不信,它坐着都能着火。买车,最后买的都是个信仰,买的是个“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头铁。阿维塔这把火,本质上是一次对用户信仰的考验。就问你,道友,这劫,你还渡不渡?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