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观众老爷早上好、中午好、下午好、晚上好、半夜好!
——这是开场白里的多时段问候。乍一看多少有点像某些调解现场,谁也不敢漏了似的。其实,也没那么复杂,人生四季顺便覆盖,犯点职业强迫症而已。
大多数宝马设计师的心理活动,我猜是这样的:是时候再让一万个人破防一下。尤其这几年,不管是7系那两只“金喜鹊”,还是M4的大鼻孔,宝马在审美这条路上,明显是勇敢者。至于勇敢到哪里去了,只看评论区的表情包——网民倒是比设计师还会取乐。
今晚,咱们看看一个很实在的问题;两台午夜紫的M Power,一个是G90 M5,一个是F82 M4。一台新生,一台老兵,本质上不是谁更能跑,更能拐,更能炸街。只是站在路边的大爷和小孩都能明白的那个老生常谈——“到底谁更好看?”。还是那句话,不聊性能,不聊配置,单论外貌。
先说说F82 M4。对我而言,这台车其实有点像那种黑皮果冻鱼缸,外表低调但细节里藏点狠活。尤其是全LED大灯,勺子状的日行灯、灯眉里点亮的转向灯,等你隔夜从酒吧出来,车灯啪地一亮,像是在催你快点回家,别再蹦了。勺子灯,我一直认为是一种很“宝马”的表达——讲究,克制,但该帅的时候绝不藏着。至于双肾格栅,尺寸恰到好处,双辐竖形稳稳地杵在那,不大不小;像那种年过三十的知识分子,有自信但不嚣张。你说大鼻孔进气更好?其实只要不是装饰品,工程师是能做出强力散热系统的。前面的大鼻孔,更多的是给旁观者制造冲击感——但这冲击,有时候不像“帅”更像“吓”。
说实话,F82的腰线一直让人看得很顺心。那个侧翼子板,有那么一道份量感十足的线,延展到门把手再去到尾部,像刀切过一样,利索。腰线是整车的筋骨,没了它侧面就容易塌陷,没有精神。现在的新款宝马,腰线越来越收敛,或者说设计师更信赖大面积光影。但我这类“老派”警察,还是比较吃传统的硬线条——毕竟线索这东西,越明朗越方便查案,藏着掖着全靠脑补,容易累。
再瞅瞅G90 M5,它的“大灯组”是让我有些摸不着头脑的地方。宝马曾经的大灯,是车头的精气神;有时候一辆车帅不帅,全看灯点亮的那几秒。但G90 M5这对大灯,视觉冲击力倒是没有,反而像是屋里省电的小台灯。或许这就是设计师要表达的新内敛吧,可我还是怀念老款的那种扬眉吐气。
当然,这也不是说G90 M5没优点。比如它为轮毂散热做的两侧进气,的确是实用。现在前杠向前突出,气势更强,也更像现代性能车。但设计归设计,终归是要实用和美观双赢,否则就是豪车版的抽象派画作——你没法跟甲方对着干,但用户也未必买单。
尾部设计上,G90 M5的后门和轮拱线条我觉得是加分项,直接了当,不藏着。性能感呼之欲出,但尾灯设计让我有点想念5系旅行版上的造型;有时候尾部能不能帅,关键就看灯会不会挑事儿。有些车是屁股好看留人,有些则是让人路过只记得前脸。
聊到这,其实我还是很欣赏F82的整体设计。它没有刻意制造夸张感,但每个细节都让人觉得彬彬有礼。G90 M5则是更现代,更“入流”,但有些地方开始变得冷静到没有温度。
如果让我用干警常用的审讯话术——如果你是车型,请问你的“身份特征”到底要啥?帅气?攻击性?还是那种人群里的辨识度?
宝马这些年设计,答案好像在“让众人都能吵起来”这条路上愈走愈远。有人怀念精致工笔,有人喜欢高调张扬。旁观者如我,只能在现有的现场证据里做出一点点推理。
你问到底哪代宝马设计更好看?这玩意儿和苹果、橘子没啥区别。证据链不断演化,口味始终众说纷纭。审美这个东西,其实比刑案还难查清楚——出厂一年大家不喜欢,两年就说还挺耐看;五年可能成了经典了。
最后也自我调侃一句,做警察久了习惯把所有事都拆成“谁、干了啥、动机为何”。但在车设计这事上,谁也别太当真——黑色幽默点说:等你有了钱,发现买哪台都不难看了,难看的只是还用不上。
所以两个时代的宝马,谁更好看?你有你的现场证词,我有我的职业病。真想做道主观题,不如留言一条:“如果你是设计师,你敢画吗?”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