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各位小伙伴,你有没有因为新能源车选车而深夜辗转反侧,手机一滑就是一夜,最后还是在小米、华为、比亚迪的各类论坛里鸡同鸭讲,纠结得头发都快薅光了?
最近新上了一款岚图知音,价格标到了20.29万起,这配置,这价格,是要来掀桌子的节奏吗?
咱们且别急着“真香”,先把这款知音从头到尾翻个底朝天,看看到底是科技爆棚还是“中看不中用”,是华为“加持”下的豪华代表,还是又一次追热点?
听说这岚图知音不光整了个800V高压平台,还配上5C超快充;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敲键盘问:“同价位还能看啥小米、理想、腾势U7?”
诶,我也好奇,咱来扒一扒,别让智商税收了个寂寞。
先扔一个问题,大家是不是觉得,电动车拼到现在,续航越卷越高、快充越做越花哨、智能驾驶一个赛一个秀Buff,消费者买车这“三大件”反倒看花了眼:是选续航、选充电、还是体验?
知音的那串“901公里纯电续航”一报出来,可不就是给各种“续航焦虑患者”打上了强力安慰贴嘛。
但你说真的有人会天天开个长途跨省去吗?
实际咱城市通勤一天五十公里绰绰有余。
不过车嘛,买的就是个心里踏实,那种“随时上高速,告别充电焦虑”的稳定感,有人为了这个多掏几万都乐意。
说到这里,800V平台和5C快充又成了这届电动车卷王们的“流量密码”,但数字漂亮归漂亮,实际有啥用?
先痛快说一句,谁家充电桩也撑不到440kW那极限值……
就算支持,十分钟从20%到80%,跑趟洗手间还没出来,电就满了,这种场景,对于有长途需求的朋友只能说“真香”——可问题是,高速快充网络覆盖到啥程度,一部分人心里都有数;说白了,技术天花板愿意提,路面条件能不能跟得上?
这事儿现在有点像“手机支持100W快充”,家里插线板承受的住才行。
有点理想主义,实用主义还得看全局。
外观看上去确实挺唬人。
带“星河智慧灯幕”前脸,夜间一亮起来多多少少有点赛博朋克那味儿。
46.75英寸的灯幕配264颗LED,想想都觉得自己瞬间高级了好多——只是,国内开灯秀、尾灯秀的路数早就见怪不怪,识别度拉满没毛病,可实用还是花活多?
更何况,这娱乐效果远比安全感来得猛烈。
再看看车身侧面那套悬浮式窗、隐藏门把、流线型腰线,真的是想把溜背元素、简约科技范一罐子全都薅到自己身上。
腰线俯冲、门把手“隐身”;这些设计语汇,就是圈粉用的。
当然,喜欢就是好设计。
不喜欢?
看两眼就忘了,没啥大不了。
尾部加分项倒是挺多,有高扰流板、小尾翼、贯穿式尾灯,还专门做了熏黑处理,车标那位置很自信地标着“岚图知音”,暴露出“我是新物种”的自觉。
一圈下来,这外观设计噱头十足但也没走偏,算是抓住了“这一代年轻人,要有排面”的小心思。
把注意力移到内饰,那里简约是主题。
中控台那套10.25英寸加15.6英寸的屏幕组合,内嵌了鸿蒙座舱HarmonySpace5和高通骁龙8295P芯片,这配置不亚于一台旗舰手机加一台影音娱乐板。
更离谱的是前排零重力座椅和剧院级音响,说轻奢吧,也确实有两把刷子。
四座都给了加热、通风、按摩,主打的就是一个让人上车就不愿下去。
二排座椅11-127度无级调节,咱这是买台车还是买台头等舱啊?
虽然人家造车,豪华加码都快堆到“过剩”,但你不得不说,小细节真下了功夫,难怪叫“知音”,你懂我,咱都舒服。
谁都说现在“纯电竞赛”等于谁的三电系统硬气谁就是大哥。
知音这台800V碳化硅底盘同时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两种动力都带劲。
4.3秒的加速,完全不是那个沉稳大块头的节奏,这爆发力劲儿足得能让不少燃油老炮汗颜。
电池组有81kWh和112kWh俩版,纯电续航最高能干到901公里,成色十足。
但纸面参数是一回事,真上了高温暴晒、空调全开,冬天零下十几度再按实际跑,有没有80%都得打个问号。
电动车这事,有点像恋爱前听别人吹彩虹屁——你脸上写着期待,心里还是默念“让子弹飞一会儿”。
其实真想圈一波粉,除了数据要给力,更多人还看智能驾驶。
岚图知音华为乾崑版把192线激光雷达、29个传感器和ADS 4堆一块,全场景泊车、自动辅助驾驶听起来一条龙。
说实话,自动代客泊车、车位到车位高阶辅助,这些功能的出现算是把以前需要司机“大师傅技能”交到AI“师傅手上”了。
但你要问市面落地成熟度咋样,是不是“开上去就能闭眼睡觉”?
老司机一听直接乐了,科技和安全感之间的距离,至今还隔着一个“别太信任机器”的坎。
智能驾驶真要落地,还得有个磨合过程,毕竟不是个别玩家能一蹴而就的。
讲真,现在买新能源车就像买盲盒,厂家卷配置、卷价格,用户卷脑细胞。
配置清单里的无线快充、氛围灯、7L冰箱、剧院级音响、可调悬挂……
咱先不管是不是用得上,这就是那种“你用了觉得奢侈,没用又心痒痒”,像逛宜家的感觉。
不过话说回来,咱买的是体验,是被理解的温暖。
想象一下,下班回家,夜色中座椅缓缓按摩着、轻音乐回荡、氛围灯温暖,谁还记得堵车的烦恼?
比到这里很多人就要吐槽,哎呀新势力都标榜高科技,配置堆料是个个都不落下,价格也在“性价比与品牌溢价”之间死磕,你让我一个普通工薪族怎么选?
我倒觉得消费不能一刀切。
有人爱比亚迪的踏实,有人信小米的品牌效应,有人喜欢岚图的鸿蒙生态,“全家桶”给到痛点,谁也没绝对优势,都靠圈粉。
华为的系统和辅助驾驶是一大卖点,这算是头部优势;车型弯弯绕绕的智能座舱和舒适配置,里面有多少“用上两年就习惯的鸡肋”,买过之后谁心里都有数。
理性点说,每家都在努力造爆款,但爆款不是数据好看、配置堆满就在线。
用起来舒不舒服,能不能持久力max,那是下一阶段的故事。
咱们话锋一转回现实,大部分消费者看着发布会刷手机,心里的算盘其实简单:
能不能多跑点路,少进点站,三五年别掉链子,这车的后期保值和用车成本得考虑。
岚图知音在参数表上几乎全是亮眼词条,满足了朋友圈炫耀和极客体验的一切想象,但实际买不买单还是要落到个人场景。
短途居多、大城市快充网络尚可、喜欢科技氛围,知音是个新选择。
若果预算紧张、维修网点、长期口碑、后续用车便利感是重要决策点,也许还得多看看老牌车企的成熟方案。
都2024年了,谁家新能源还没点爆点?
指标都在比谁家能“啥都给,啥都快”,但真落到用户身上,好用顺手才不亏。
车市天天有新秀,今天知音,明天U7,后天又冒个什么爆款。
互联网刚回血,汽车又要卷翻天啦。
就问一句,你是追风的弄潮儿,还是坐等哪一天“技术真正普及+质价比齐飞”那波人?
顺便说声,选车别头脑发热,这年头“买贵不如买对”,想清楚需求慢慢比,才是正道。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看到这里的你,是不是还纠结要不要再等等“下一款发布”才入手?
咱就一句话,买车就是买当下自己能接受的愉悦,预期未来什么都好,那永远等不到尽头。
说了这么多,想问问你们:
800V大平台、快充顶流、全家桶智能堆料,到底会不会点燃你“剁手”的热情?
留言说说,买新能源你最看重的是啥?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