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又上新了,一个叫鑫源的牌子,搞出来一个叫“116”的新能源MPV。
我定睛一看这前脸,好家伙,我直接一个好家伙。那个贯穿式大灯,那个封闭式前脸,就差把“理想”两个字给印上去了。理想汽车法务部看了都得愣三秒,然后开始怀疑人生,寻思自己啥时候在外面有了个姓鑫的私生子。
但这年头,车圈里哪还有什么亲戚,全是掘你家祖坟的仇家。你以为鑫源这是在造车吗?不,他这是在cosplay一个刺客,对着整个多功能车市场发了一封宣战诏书。诏书上就一行字: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如果说之前那些新势力是想把蛋糕做大,或者抢走你一块蛋糕。那鑫源这种选手,就是直接冲进厨房,把面粉给你扬了,顺便往锅里撒把沙子。最好的防御不是金钟罩铁布衫,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
讲真,这台车的配置,简直就是一场行为艺术,充满了对现有市场规则的极致嘲讽。
理想的前脸,主打一个“高端脸,平民价”,先在气势上让你觉得这玩意儿不便宜。然后,它反手就把丰田VOXY的“空间魔术”给缝了进去。4米7不到的车,轴距不到2米9,硬是给你塞进去5座、6座、7座三种布局。这是造车吗?不,这是在修炼“道诡异仙”里的空间法术,把一辆MPV愣是造成了一个“移动的压缩毛巾”。需要载人,它就舒展开;需要拉货,它就压缩回去。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自己研究了四百年的降维打击,还不如人家一个MPV的座椅折叠玩得溜。
你看它那个座椅布局,特别是那个后排,为了装货,钣金都给你露出来了。高级感?不存在的。舒适性?别闹了。这车的设计语言就一句话:去他妈的体面,老子要的是回本。它根本就不在乎你舒服不舒服,它只在乎能不能用最低的成本把你从A点送到B点,顺便再拉上半吨货!这才是真正的恐怖!
我作为一个偶尔也需要拉点东西的中年人,看到这种设计,心里是五味杂陈的。一方面,我佩服这种不要脸的实用主义。真的,太实用了。另一方面,我又觉得悲哀。我们对一辆车的终极需求,最后竟然退化到了拉货。什么智能座舱,什么女王副驾,在“今天这趟能不能多拉两箱货”的灵魂拷问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说实话,看到那个双侧滑门,我想起了我小时候坐的那种金杯面包车,夏天一股子汗味和汽油味,现在想想还上头。
你以为这就完了?还没。
动力上,它给你配了宁德时代和弗迪的电池。这又是一个典中典的整活。什么意思?意思就是,我心脏用的跟你几十万的车是同一个供应商,就问你怕不怕?这就好比一个路边摊的蛋炒饭,跟你说他用的米是五常的,油是金龙鱼的,盐是中盐的。你吃着还是那个味儿,但你就是没法说他用料差。
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法则的精髓:在你看得见的地方,用上最好的供应商,让你挑不出毛病。至于你看不见的地方,比如那光秃秃的钣金,比如那硬邦邦的塑料,那不重要。反正买这车的人,大概率也不会趴在地上研究底盘用的是不是全铝悬挂。能过,就是能过。
甚至它还给你选装毫米波雷达和360环影,号称高配可能有智驾系统。拉倒吧。这车的智驾核心根本不在那个“赛博金钟罩”上,而在于司机本人。你信不信,买这车的大哥,能用一个倒车影像开出人车合一的境界。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司机大哥心态够稳,油门踩得够狠,全世界都得给他让路。这才是最底层的技术解构,是真正的群众智慧。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把一辆MPV说成是来掀桌子的刺客,是不是有点太看得起它了?
但转念一想,又不是没道理。
现在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田径赛了,而是黑暗森林。大家都在拼命,都在发疯。你以为理想、蔚来、小鹏是神仙打架,其实他们也在瑟瑟发抖。因为他们害怕的,从来都不是另一个理想、另一个蔚来。他们真正害怕的,是这种不讲武德、不按套路出牌的“鑫源116”。
这种车,它不跟你谈品牌玄学,因为它没有。它不跟你谈用户信仰,因为买它的人只信仰“性价比”。它也不跟你谈诗和远方,它的世界里只有回本周期和拉货效率。
这种对手,你怎么打?你降价,它比你更狠;你加配置,它用更便宜的供应商给你堆满。它就像一个没有痛觉的生化人,你打它一拳,它甚至都懒得哼一声,然后默默掏出一把更大的锤子。同行看了都得傻,这还怎么玩?
当然,你别指望它有什么高级感,这东西的存在就是为了干活,不是为了让你发朋友圈的。但问题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车不就是个工具吗?
所以这车能火吗?
谁在乎呢。它的出现,本身就不是为了自己能卖多好,而是为了告诉那些还在端着架子的同行:游戏规则变了,再不发疯,下一个成盒的就是你。
它是一封战书,也是一声哀嚎。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欢迎来到真实的车圈。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