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二手车卖不出去,新车价格透明,旧车却标价虚高,看车体验差又不肯让价,买家直呼买新车更放心

前几天我去逛了趟二手车市场,真是越看越头大。说实话,那里的价格体系跟新车市场比,简直没法比。比如我看到一辆2018年的宝来,跑了5万公里,车贩子开价4.5万,听着咋这么扎心?你知道吗,宝来2018年新车低配也就七万多块,买辆五年车也就便宜两万块,换句话说,一年才贬值不到五千块?我当时心里嘀咕——这车还能值这么多钱,真的合理吗?跟车贩子攀谈时,就没忍住问了句:哥,你这定价是怎么算的?新车七万多,开了五年就卖4.5万,我明年不卖都肯定赔惨了!

那车贩子大约四十来岁,穿着件洗白了的夹克,听我这么说,眉头一皱,嘴里叼的烟差点夹错了地方,接着拍了拍车盖,妹子,你外行了,这车我亲自看过,个人一手,没有长途跑,漆面除了前保险杠补过漆,其他都是原厂漆,跟新车差不多!说着拉开车门,你瞅瞅这内饰,座椅没塌,方向盘也没包浆,车主爱惜,保养做得好,机油全合成的,我还有保养记录呢。

怪不得二手车卖不出去,新车价格透明,旧车却标价虚高,看车体验差又不肯让价,买家直呼买新车更放心-有驾

我探头去看,座椅确实没瘪,但米色布料上几处咖啡渍似的污迹挺明眼,方向盘套也磨得起毛,连中控屏旁边的按钮边缘都掉漆了。忍不住挑了挑刺,哥,你这污迹和方向盘都显旧了,保养记录能给我看原件吗?别是复印的,我可分不清真伪。他楞了下,挠挠头,记录在店里,没带,想买我回头给拿。污迹不算啥,我给你弄清洁剂,擦擦就没了,方向盘套还能换新的,和新车没区别。

我没插话,蹲到后备箱翻了翻,里面放着一块陈旧脚垫和个破了口的工具箱,明眼人都知道这车主用得不怎么爱惜。我转头又问,油耗咋样?市区跑大概多少油?有没有渗油?他急忙保证,油耗不高,市区七个油,绝对没渗油,我收车时多仔细看,引擎机件好着呢。我让他掏钥匙开引擎盖,他磨蹭半天才掏出来,我凑过去一瞄,管线发黄,靠近变速箱处还有淡淡油迹,虽然不算太明显,但认真看两眼能看见。哥,这不算正常吗?这是渗油!我指着那小点油迹说。他连忙胡扯,那不是渗油,是换机油时溅上的,没擦干净。我半信半疑,就算是,也得弄干净吧,万一是漏油,后期维修不便宜。再说你这4.5万的价格,我查过行情,同年同里程的二手宝来,个人车报价3.8万左右,你这贵出天际了,我图啥来跟你买?

他脸色开始冒火,网上的价全虚的!那些车要么事故,要么调表,我这车实表,没问题,值这个价。你真想买,4.3万底价,不能再降了,我亏不起。我摇头:4.3还是没戏,我最多3.9万,真卖这价我马上定金。他马上摆手,3.9太低,我收了足4万进价,亏死!我心里一撇,收4万?别逗了,要真有人这么干,那是赔死,估计进价三万五就够。无奈没多说,转身走向隔壁摊位。

怪不得二手车卖不出去,新车价格透明,旧车却标价虚高,看车体验差又不肯让价,买家直呼买新车更放心-有驾

那里停着一辆2019年轩逸,车贩子喊价5.8万,新车低配9万多,开了四年只能便宜三万出头。我试探着问能不能再便宜点,他的说辞和刚才那个一模一样:个人一手,没事故,保养好,价钱不能低太多。我瞅瞅这车,内饰比宝来好些,方向盘却磨损明显,轮胎还是原厂的,角角裂纹冒出来,显然没换过。逛了一上午,听了五六个类似理由,价格靠谱的寥寥无几,要么开了老古董但价格不低,要么车况平平还死猪不怕开水烫般不降价。市面上的车真让人心烦。

正好碰上个大叔,也在看车,凑过去听他吐槽:我都来三回了,想给儿子找代步车,结果这些车贩子太黑了。明明泡水车,还说是下雨水溅的,价格硬撑,没人敢买。他说上次看中辆朗逸,车贩子喊4.2万,可他叫懂车的哥们来看,发现大梁变形,追尾事故车,车贩子死活不承认。

我累了,中午找了树荫下蹲着,市场里人烟稀少。那些车贩子倒是三三两两抽烟聊天。一边抽烟一边聊怎么忽悠买家,我心想,这市场这么冷清也正常,现在新车价格透明,优惠又多,还有品牌质保,谁愿意冒这风险买定价高、车况又不明朗的二手车?年轻人宁愿咬牙买新车,也不愿买这虚高价格的半残旧车。个人一手车倒好点,买家心里踏实,不怕被坑。

怪不得二手车卖不出去,新车价格透明,旧车却标价虚高,看车体验差又不肯让价,买家直呼买新车更放心-有驾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这趟市场路上碰到的车贩子,根本没一人拿出过确凿的保养原件,也没人愿意大幅让价,更多是靠口头吹嘘和些许修饰来讨价还价。你说这行情还有几分真?买车像买猪肉一样,得眼明心亮才行。

(这段先按下不表)

对了,你们有没有想过,二手车卖贵,究竟是卖方不肯降价,还是买方不愿意砍价?其实也挺复杂。车贩子要赚差价,咱买家也怕一摔跤——买到事故车、泡水车,修得钱比车价还多。这之间供需差异,是不是很像咱们经常说的供应链博弈?你手里的货不多,买家不少,价格自然高;当信息不对称一眼可见,价格却不透明,状况就复杂了。

怪不得二手车卖不出去,新车价格透明,旧车却标价虚高,看车体验差又不肯让价,买家直呼买新车更放心-有驾

说到供应链,我总是想,这二手车就像个流通过程复杂的大管道,车从一手主走到二手贩再走到二手买家,中间加价、修饰、隐藏小毛病,像极了汽车零件经过多层供应商的博弈。但和新车不同,二手这条链条就像自来水管,打着折扣,水压却不稳,经常堵,买前你知道哪里堵,买后你赔钱修。

我这儿还有个没细想过的猜测(纯属瞎掰):现在新车渐渐降价,零部件供应链更高效,厂商压缩了成本,给牙尖的消费者更多透明度,反倒让二手车这块老旧配件显得更加高价且混乱,毕竟二手车的车况和保养历史难核实,厂商又不负责卖这块,谁来规范市场?也难怪二手车卖不出去。

临场算了笔账,一辆售价4.5万的宝来,估算保值率差不多在新车的65%左右,按普通车保养3500元/年算,五年下来保养至少1.7万,加上油耗和保险的支出,算着都想直接买新车算了,省得麻烦。

怪不得二手车卖不出去,新车价格透明,旧车却标价虚高,看车体验差又不肯让价,买家直呼买新车更放心-有驾

最后想问问你们,如果是你,真愿意冒风险在二手市场买这种价格虚高,眼看有小问题还没法还价的车吗?二手车市场的乱象,是不是得想办法整治了?或者说,未来的二手车会不会变成一个跟现在新车市场一样透明,有标准的生意场?这或许才是买家和卖家一块儿都能接受的理想状态吧。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