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Q2财报解析:毛利率反超特斯拉,国产新能源的逆袭密码

当特斯拉二季度毛利率定格在17.2%时,谁也没想到第一个超越它的中国车企会是曾被唱衰的小鹏。8月19日公布的财报显示,小鹏汽车二季度毛利率达17.3%,以0.1个百分点的微弱优势实现反超。更惊人的是,其营收同比暴涨125%至182.7亿元,净亏损收窄63%至4.8亿元。这份成绩单背后,藏着国产新能源从"烧钱换市场"到"技术造利润"的转型密码。

小鹏汽车Q2财报解析:毛利率反超特斯拉,国产新能源的逆袭密码-有驾
image

营收182.7亿背后的结构性突破

182.7亿元营收构成中,汽车销售贡献了92.4%的绝对主力。MONA M03和P7+两款爆款车型功不可没:前者以15-20万元价格带连续11个月交付破万,后者凭借AI智驾标签4个月销量突破4万辆。18-30万元主力区间渗透率提升,带动汽车销售收入同比激增147.6%至168.8亿元。

小鹏汽车Q2财报解析:毛利率反超特斯拉,国产新能源的逆袭密码-有驾
image

服务收入13.9亿元虽占比不足8%,却暗藏玄机。与大众汽车的技术合作带来可观授权费,充电网络商业化也初现成效。对比2024年同期,小鹏已从单纯卖车转向"硬件+服务"双轮驱动,这种结构性突破正是新势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7.3%毛利率的降本方法论

反超特斯拉的0.1个百分点,凝结着小鹏八年来的技术沉淀。纯视觉智驾方案取代激光雷达,单辆车成本直降万元;平台通用化使研发摊销降低30%,电池采购成本因规模效应下降15%。更关键的是产品矩阵升级——G9/X9等高毛利车型占比提升,推动均价上涨至17.7万元。

小鹏汽车Q2财报解析:毛利率反超特斯拉,国产新能源的逆袭密码-有驾
image

何小鹏强调的"八个季度毛利率连续增长"并非虚言。从2023年Q4的4.7%到如今17.3%,降本增效已形成可复用的方法论。尤其在供应链端,一体化压铸技术使车身件成本降低40%,生产效率提升30%,这些数字正在改写国产车的盈利逻辑。

现金储备475亿背后的战略底气

账上475.7亿元现金储备创下历史新高,但小鹏花的比赚的更果断。二季度研发投入22.1亿元,同比增加50%,重点投向AI大模型与5C超快充技术;销售网络扩张至677家门店,自营充电站达2348座,补能壁垒逐渐成型。

小鹏汽车Q2财报解析:毛利率反超特斯拉,国产新能源的逆袭密码-有驾
image

对比蔚来、理想同期现金流,小鹏选择了一条更激进的技术投入路径。这种战略定力来自对规模效应的精准预判:9月起月交付目标4万辆,三季度指引11.3-11.8万辆。若达成,其年产销将站上45万辆台阶,彻底跨越新势力的生存临界点。

Q3指引196-210亿:盈利拐点将至?

全新P7上市被视为关键变量。预售订单已打破MONA M03纪录,有望冲击30万元内纯电轿车前三。叠加四季度"鲲鹏"超级电动车型登场,小鹏给出94%-107.9%的营收增长指引。券商预测其全年毛利率将达17%-19%,距离何小鹏承诺的"四季度实现自我造血"仅一步之遥。

4.8亿元净亏损同比收窄63%的背后,是技术代差开始兑现商业价值。当同行还在价格战泥潭挣扎时,小鹏用智驾方案授权、超充网络运营等创新收入,证明国产车也能靠技术溢价赚钱。

写在最后:超越特斯拉之后

小鹏财报揭示的不仅是数字反超,更是一条差异化的逆袭路径:用技术降本对抗价格内卷,以产品矩阵替代单品爆款,靠规模效应突破盈利临界点。当何小鹏宣布"技术代差已拉开"时,国产新能源的竞争维度正从"谁更便宜"转向"谁更不可替代"。或许不久的将来,RoboTaxi和人形机器人的布局会再次印证:这场较量从来不在毛利率的0.1%,而在下一个技术代际的赛点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