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钱是门玄学,但凡你跟朋友说找到一个省钱妙招,他能把你当再生父母。但这事儿放特斯拉身上,就成了大型魔幻现场。特斯拉说,兄弟们,我要出个丐版车,帮大家省钱。华尔街一听,当场就疯了,反手就是一个抛售全家桶,一夜之间650亿美元市值,说没就没,蒸发得比奶茶店的开店承诺还快。
这操作骚就骚在,所有人都知道消费降级是大趋势,但特斯拉的“降级”,更像是一种行为艺术,主题是《我把你当傻子,但你还得夸我真诚》。
我们先来看看这份堪称“自杀式”的减配清单。
说真的,每次看车企减配,我都感觉像在看一场不太高明的魔术。魔术师把你的手表变没了,然后从兜里掏出一块儿童电子表还给你,告诉你这叫“化繁为简”。特斯拉这次,就是那个不太高明的魔术师。
Model Y标准版,外观上去掉贯穿式灯条,就像美女卸了眼线,不是不行,就是眼神有点涣散。颜色只剩黑白灰,让你充分体验世界的多样性。内饰更狠,全景天窗、后排屏幕、座椅通风,大刀阔斧,应删尽删。空调连HEPA滤网都给省了,主打一个让你与大自然的PM2.5亲密接触。音响从15个喇叭砍到7个,还没低音炮,听个摇滚都感觉主唱在给你唱催眠曲。
这还没完,电池容量、续航、充电功率、零百加速,全方位缩水。这不叫减配,这叫降维打击,从“智能电动爹”直接打回“能跑的代步工具”。
Model 3也差不多,后视镜、方向盘都从电动变手动,让你在开车的时候顺便锻炼麒麟臂,主打一个赛博健身。
所以这车到底便宜在哪?
砍了续航。
砍了性能。
砍了内饰的灵魂。
然后价格呢?就给你意思意思抹掉5000美元。
这操作叫什么?这不叫降价,这叫侮辱智商。这就好比一份体检报告,说你各项指标都很好,就是肝上的阴影我们P掉了,现在这份报告便宜卖你。谁敢买?华尔街那帮人精,天天就在研究这种报告,他们一看就懂了,这不是体检报告有问题,是这个人本身就有大病。
所以股价崩盘,冤吗?一点都不冤。市场用真金白银告诉你:别把消费者当喂到嘴里还不知道香臭的傻子。
表面上看,这是个定价失误。但你把这事儿往深了挖,用第一性原理去追问,就会发现一个更残酷的真相:特斯拉的光环,正在褪色。
一个公司的股价,尤其是特斯拉这种科技公司,靠的是什么?不是当下的利润,而是未来的故事。过去特斯拉的故事是“颠覆、创新、钢铁侠带你飞向火星”。现在呢?故事变成了“兄弟们,市场不好干,我们砍掉点东西,便宜卖了换点钱”。
一个曾经屠龙的少年,现在开始计较怎么从村口大死磕那三块两块的白菜钱,这人设就崩了呀。
我们用利益相关方博弈法拆解一下,你就全明白了。
对特斯拉而言,它面临着全球销量下滑的巨大压力,尤其是在中国这个神仙打架的市场,份额被比亚迪们疯狂蚕食。它不这么做会死吗?短期不会,但长期增长的故事就讲不下去了,股价就得崩。所以它必须推出低价车,去抢增量市场。这是它的求生本能。
对投资者而言,他们买的是一个高毛利、高增长、高科技壁垒的“未来公司”。结果你现在告诉我,你要去跟一堆成本控制大师玩“快种快收”的薄利多销模式?这相当于你投资了一个米其林三星大厨,结果他跑去开沙县小吃了。菜可能还是那个菜,但估值逻辑全变了,不跑才怪。
对用户而言,买特斯拉买的是什么?除了三电技术,更重要的是那个品牌光环,那种“我开的是未来”的科技优越感。现在你把能体现优越感的东西全砍了,就剩一个车标,还想让我付出一大笔品牌溢价?用户会用脚投票,旁边更便宜配置更好的国产车,它不香吗?
这就是问题的核心。特斯拉的这次“降价”,根本没有创造出新的价值,它只是在零和博弈里,用伤害自己品牌的方式,去抢一块本就不属于它的蛋糕。这种商战打法,就像一个拳击手,不比谁拳头硬,反而开始跟对手比谁更会挨打,这不扯淡吗?
更要命的是,特斯拉似乎忘了,它今天的成功,不是因为它便宜,而是因为它曾经是“唯一”。当市场上只有它一个像样的智能电动车时,它可以定义一切。但现在,时代变了。
中国的竞争对手们,早就把“瞎积薄发”的阶段过去了,进入了残酷的产业效率比拼。它们在用一种近乎变态的迭代速度,教育着市场和用户。今天你多个冰箱,明天我上个彩电,后天他直接把沙发搬进来了。
在这种环境下,特斯拉的这套“丐版”操作,显得既傲慢又迟钝。它以为自己是在下沉,实际上是在裸泳,结果一头扎下去,发现水早就被抽干了,底下全是虎视眈眈的鳄鱼。
所以,别再问这车为什么不被看好了。这就好比创业,你以为你找到了一个风口,结果一脚踩进去,才发现那是个火山口,不把你烧成灰就不错了。特斯拉这次,就是结结实实地踩进了自己挖的坑里。
最后,还是那个老问题,如果这么个玩意儿真的进了中国市场,你觉得它得卖多少钱,才能让你放弃隔壁的比亚迪、蔚小理,正眼瞧它一下?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