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式电动车最近成了热门话题,广告里说“一箱油跑1200公里,纯电续航超300公里”,听起来确实挺诱人。但很多人心里都有个疑问:这车能不能彻底不充电,就当油车开?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事儿。
先说结论:理论上可以,但代价不小。增程车的设计逻辑是“电为主,油为辅”,发动机不直接驱动车轮,只负责发电。没电的时候,烧油发电就能继续跑。像理想L9、问界M7这些车,车主实测确实能这么用。但问题来了,这么开的话,油耗会飙升。市区里馈电状态下,油耗大概在5到7升每百公里,高速上直奔8到10升,跟燃油SUV差不多了。而且,发动机高负荷发电时噪音明显,静谧性优势荡然无存。再加上背着大电池跑油路,车重增加15%到20%,轮胎、悬挂损耗更快,保养费反而更高。
增程车的真正价值在于它的“投机主义”。城市里用电,每公里不到1毛钱,如果有家充桩,310公里的纯电续航能覆盖90%的通勤场景,油耗直接归零。长途用油,综合续航1200公里以上,像岚图FREE甚至能达到1458公里,完全碾压纯电动车。再加上政策红利,绿牌、免购置税,在一线城市等同纯电待遇。
但增程车也有它的死穴。高速上反而成了油耗黑洞,发动机发电再通过电机驱动,能量转换效率只有40%,比直接驱动的混动车油耗高30%。而且,电池、电机、发动机一个不少,保养成本等于电车加油车。保值率也是个问题,电池衰减加上发动机老化,二手市场评估体系混乱,3年车龄的残值比混动车低15%。
增程车能火多久?业内普遍认为,这是电池技术突破前的“临时方案”。2025年,宁德时代的“骁遥电池”将纯电续航推至400公里,增程车看似势头正猛。但固态电池商用临近,如果纯电续航突破800公里加上快充,增程车的“续航护城河”将崩塌。
那么,谁该为增程车买单?推荐人群是有家充桩、年长途少于5次、追求静谧性的城市用户。但如果你充电不便、高速为主,混动或纯电可能更经济。不充电能用,但违背了产品本质。它的窗口期,就是电池革命前的最后一张船票。
增程车的出现,确实解决了一部分人的续航焦虑,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它像是一个过渡产品,在电池技术尚未完全成熟之前,提供了一个折中的解决方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进步,增程车的市场空间可能会逐渐缩小。对于那些追求极致续航和静谧性的用户来说,增程车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混动或纯电可能更符合实际需求。
增程车的未来,取决于电池技术的发展。如果固态电池能够如期商用,纯电续航和充电速度大幅提升,增程车的优势将不复存在。但在此之前,它依然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毕竟,在电池技术尚未完全突破的今天,增程车提供了一个相对平衡的解决方案,既解决了续航焦虑,又保留了电动车的静谧性和低使用成本。
总的来说,增程车是一个特定时期的产物,它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也面临着技术革新的挑战。对于那些有特定需求的用户来说,增程车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混动或纯电可能更符合实际需求。增程车的未来,取决于电池技术的发展,而它的窗口期,就是电池革命前的最后一张船票。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