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销量目标硬实力说话

车企500万目标大比拼!谁在画饼谁真干?

目标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翻开五年前的"成绩单",堪称大型"翻车现场":丰田2025年电动车目标550万辆,今年上半年纯电仅卖8.2万辆;大众150万辆电动车计划宣告泡汤;国内车企更惨,一汽目标从600万砍到345万,广汽从350万降至230万,长城400万目标后仅完成123万辆……理想汽车从160万一路下调至64万,如今达成依然困难。恒大汽车更是沦为行业笑柄。

为啥车企明知完不成还要喊? 背后藏着三大"潜规则":

给资本市场画饼:新势力如理想当年年销仅3万辆,就敢喊百万目标,只为吸引融资;

给团队施压:定300万目标,哪怕只完成150万,也比定100万只做80万强;

车企销量目标硬实力说话-有驾

不能输气势:目标高低被视作实力象征,关乎经销商、供应商信心。

300万辆不是喊出来的,是干出来的! 想跨过这道门槛,得有真本事:

硬实力打底:10个以上生产基地协同,覆盖全产业链的3000家供应商;

产品矩阵制胜:从低端到高端车型全覆盖,像江淮与华为合作百万豪车,上市两月订单破万;

技术迭代加速:奇瑞出口暴涨29%成销冠,靠的就是持续技术输出。

安徽登顶产量榜首绝非偶然!奇瑞出口狂飙、江淮华为联手破局、比亚迪超级工厂加持,全省3000家零部件企业形成产业森林。反观广东,统计规则调整叠加广汽转型乏力,埃安销量腰斩,业绩承压明显。

车企销量目标硬实力说话-有驾

当车企们还在沉迷"300万""500万"的数字游戏时,市场早已用脚投票。真正的好目标,是踮踮脚能够得着,而非跳起来也摸不到。 下一个五年,谁能在技术革新与产业链整合中杀出血路,谁才能笑到后——毕竟车市拼的从不是谁嗓门大,而是谁拳头硬!

#汽车行业资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