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团队再创纪录,480瓦时软包电芯量产,行业评价引热议

天津老曹电池厂那新消息,是在小王朋友圈里刷出来的。他说隔壁大学研究的锂电池,能量密度都翻倍了:600瓦时每公斤的软包电芯,模组这边也搞到480瓦时每公斤。原来那种三元锂,市场能用的顶多二百多。这玩意儿能跑远路不,群里有人乱讲,说续航能到一千五百公里。隔壁老赵却嘴巴一歪:“宣传再厉害,实际用多久,电池没坏算你运气好。”

天津团队再创纪录,480瓦时软包电芯量产,行业评价引热议-有驾

其实电池行业这几年变得怪快。亲戚家一台小电动SUV,去年年中买的,说续航虚标严重。现在这边新技术,据说十五分钟就能充到八成电。上次跟保养师傅闲聊,他一边拆着前脸一边犯嘀咕:“能量密度和寿命本来就是两头难,谁搞都容易翻车。”师傅有时候还会念叨着,什么国际大公司也好,中国厂子也罢,谁也别吹牛太狠,电池不是说升级就能长寿。

技术点这回有点意思,天津团队那个搞得离域化电解液。说锂离子运动起来顺畅,不容易坏,实际用起来正负极材料也有特殊调整。这事其实去年下半年在海外杂志就有消息,《Nature》上写得也挺明白。销售老刘顺嘴一提:“不是实验室玩票,已经生产线量产了,连无人机都上了新电池。”据说三款样机上了新配,飞的时间直接翻倍有余。以前六七十分钟基本歇菜,现在能把整个工地巡查飞完。

天津团队再创纪录,480瓦时软包电芯量产,行业评价引热议-有驾

我家楼下有个做无人机生意的小老板,三个月前刚试了一批,说真能用一天不停歇的,午饭都懒得回去吃。他还贴条八卦:电池太新,有段时间补货都难,外地订单只能慢慢等。

显然,电池不仅影响电动汽车,低空无人机、扫地机器人都能用上。还有什么冷门?之前维修群里提到,相类似技术还能用到户外储能箱,给露营发电机续命。小众品牌更是盲目收购,生怕后来跟不上。

天津团队再创纪录,480瓦时软包电芯量产,行业评价引热议-有驾

说起固态电池,最近汽配路上也有人闲聊,派克那种全固态锂电池已经推出来了一批。老李修车挺爱插嘴,“全固态不是没缺点,冷启动冬天还是要试试,别见光死。”不过固态最大好处是安全,液体电解里那些起火的隐患没了。改成锂离子“搬家”到固体里头,理论密度还能再拔一级,不过维修换起来比普通的麻烦。有个技术员在群里发段视频,一台固态电池拆解时间翻倍不止,维修成本想当然。

有车友纠结寿命长短,“新电池用一年,万一过保,售后还不准你随便自己修。”因此这类冷门技术刚出,坊间真实用车故事很少。前阵子二手市场流进一批小众新能源车,据说部分用半固态试验电池,那些买家查维修记录恨不得翻烂了。

行业内部说,中国锂电池出口额这几年翻得太快。老一辈技师感慨,“我当年修的还都是铅酸,现在出国务工的都在组装锂电池模块,挣钱多过原来两倍。”天津电池刷新密度纪录,出口数据,能查到2024年已经六百来亿美金。欧洲客户抢着下单,美洲那边卡在关税,但依然有人托人带货。

不过这些高密度电池,老实说实际应用还有门槛。小众品牌都怕翻车,所以有几个新厂专搞自测,买回来连拆带试,连内部循环寿命都不太信杂志广告。历史上曾出过一批虚标事件,听说某南方品牌被曝光之后工程师提前跑路,二手市场一阵哄抢配件。

你要问后续,现在楼下做无人机的小老板打算年底换整套电池,怕到时候老款卖不掉。维修师傅还念叨着新材料能不能用到电摩托,说不定哪天我们家弄台夜市拉货的,省下一整晚充电。关于新电池密度纪录,一些汽配路的老伙计认为,“天花板都穿个洞啦,后面还会继续冒新把戏。”至于未来啥样,谁家冷门电池顶上场,还要等批车友自测,微信群吹水——各路人说法都各不一样。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