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买车这回事,大部分人心里其实还是挺讲究那种“被重视”的感觉的,不是简单的交钱提车、钥匙往手里一塞就万事大吉了。
尤其这两年,消费升级得飞起,挑剔点怎么了?大家苦苦喊了那么多年“仪式感”,到底啥才叫把仪式感做明白?这不,最近河南、湖北那片方程豹的新车主们就狠狠地体验了一把幸福:新车交付这天,比亚迪大佬王传福亲自带着自家高管出场,现场气氛完全炸了锅。
再看王传福,往常总归老老实实一身西装,讲点理工科的严肃话,这次竟然收了墨镜大礼,还乐呵呵当场戴上了。现场一众小伙伴立刻起哄叫好,“墨镜老王”这称号都快火出圈了。你说有多逗有多亲切,平常就老板架子架在那儿咱都见过,这会却像老邻居一样拉家常,合照时的笑都能把人暖化。
其实仔细想想,咱们普通人买车难得新鲜那么一两回,差不多一辈子就几次,掏钱容易,真正被品牌当做朋友、心头宝对待的场景真心不多。偏偏在车圈,很多老板还是惯用“远程加持”那套,递个视频祝福都算是“很有心”了。可偏偏王传福这轮玩法不拖泥带水,直接下场面对面,嘴上说的“用户为中心”这一次是活生生、热乎乎地在细节里上了分。
再说方程豹,这个比亚迪的小众新品牌,本来很多人都觉得它够个性,够新鲜,但到底值不值得买,还真有点犹豫。之前在线上,有车主说开上豹5后路上被围观、交朋友直接升级为车圈红人,但“卖出一台车就交一个朋友”,说实话,这世界上真有这么玩真心的品牌?很多人其实是带着问号进店的。
这回好了,王老板亲自下场,团队全员都像邻居伙计一样轮番上阵,高管脸上的笑不是端的,而是玩得很自如。合影环节秒变“老王粉丝见面会”,怎么说,这画面都不像传统意义上的“车交付”,倒像一场小型趴体,仪式感拉满,气氛松弛到打破了彼此的隔阂。
而且别忘了,送墨镜这么神来一笔,明里暗里都是“双向奔赴”:车主不是一味索取,也会特意给王总准备小礼物——这是把“用户和车企之间是朋友”这口号活活聊成现实。你送我车,我送你型,场面要多有爱有多有爱。说白了,营销和真诚从没那么水乳交融过,总觉得以后提车再也未必就是流水线那种情感真空,谁说高管只配后台操作键盘呢?
其实仔细扒一下方程豹这些新派品牌的路数,都在追捧那个“人文温度”。不是用一堆产品参数把你晕倒,也没用花里胡哨的广告稿定型,而是把用户拉到一起用心走两步。过去咱们买车,就跟去菜市场买白菜差不多:今天开票,明天上牌,全程很机械,一点期待感都搅合不出来——这回倒好,提车能整成party,也是服气。“把一台车卖成一场交友会”,“仪式感”变成有血有肉的体验,简直逼死同行。
不过冷静想想,这一套玩得确实漂亮又有新意,可要长期跑下去到底能不能成为常态?会不会哪天就成了网红桥段,粉丝拍几张照片回头就是一地鸡毛?语气里不怀疑点啥,那就不是中国网友的日常风格了。拿流量造神,但最后剩下的还得是车的产品本体。王传福这波现场冲浪,短期看用户好感度拉完满分,后台数据也要美美地飙一下。但等热度散去,市场的冷水还是会泼下来:车值不值,售后够不够给力,司机开着安不安全,都是硬杠杠。你说,全靠老板秀亲民,产品软的话,老百姓舍得花几十万买心头好?久了也是镜花水月,丽影当场。
但反过来说,方程豹其实是被王氏亲情牌推出来的。国内新能源SUV市场早就卷疯了,卷配置,卷价格,卷服务,卷设计,再拼也得差异化点——有人搞智能座舱,有人玩极端越野,这回老王直接人肉导流,把企业文化玩出了地气和喜感,愣是走出一条“品牌温度流”的新路。你说他有啥高妙的管理学理论?其实也没有,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用户、用户、还是用户。大家嘴上都得顺,手脚跟不上的太多了,做到心里去,难。
再联想看看,传统老牌厂可就难了。往年,哪有哪个大厂高管亲自陪市场一线交车的戏份?全球最大车厂之一,最多出过家书签个名、发个彩蛋短片,亲自下场的场景基本是国家盛事才轮得到。可谁会想到,眼下连家门口车企的掌门人都学起了接地气,仪式感也能玩得这么溜。其实背后暗波涌动,多少反映了大环境的需求变化——品牌要想活得长久,除了产品硬核,还得有人味。冷冰冰的数据说不动人,人和人的连接,才是决定口碑天花板的魔法。
咱们再说回普通车主心里怎么想,说实话,买台车本来挺普通一件事,慢慢现在大家的期待完全变了味。过去某牌子新车提到手了,最多和销售拍个照,还得自己摆POSE。现在,老板亲自陪着嘘寒问暖,还能玩梗接梗一起尬舞,现场更像是个追星大会。但讲到最重要的核心,其实还是“被看见、被重视”,一个用户愿意掏钱买单的瞬间,是最希望企业“别把我当客户,更把我当朋友”的时候。方程豹这一波操作,正巧打中了这点。
当然啦,咱也不能闭眼吹,“会做人”未必等于“牛产品”。抛开服务的诚意,路上遇到的问题、售后给不给力,车到底安不安全,才是品牌能不能活下去的大考。王传福在台上笑得再灿烂,下台以后,车子该修还是得修,服务该跟进还得跟进。好在目前看,豹家系列在新势力车主眼里整体口碑还算稳。话又说回来,能不能一直这么刚下去,那就留给时间慢慢验证了。
一个细节搞得有点意思:这波现场主角其实有个警官学院老师车主,他挺会整花活,直接墨镜送给王总,这种“用户出招、企业接梗”的化学反应,明显比一边倒的讨好有趣多了。品牌和用户关系不是谁讨好谁,而是互相打配合,热闹才好看。这不,收墨镜那一瞬间,王总表情透着一分童真、一分自得,和车主合影可不是剧本里的,“墨镜老王”变成了最可爱的KOL。都说现在社交营业难,这种不设防式的交流恰好成了品牌杀手锏,用户没距离感,营销动作的可信度也噌噌上涨。
话又说回来,如果以后各家车企都来这一套,那会不会把仪式感做成流水线套餐,失去了新鲜?其实未必,每家车企的灵魂各不相同,最后决定买单的永远是用户感受。品牌出诚意,用户给反馈,这才是真正的“双向奔赴”。方程豹这一波能不能变成行业风向标,未来还得看接下来怎么走、怎么落地。真实感、亲和力、新奇度,缺一不可。
说到底,车圈这一轮“高管变身亲民”,算是给行业打了个样儿。要么服务进一步升级,品牌形象再塑,要么转瞬即逝成段子。方程豹利用团队互动把温度做进了流程,现场“墨镜老王”成为新icon,这波营销既打动人心,也立住了情感人设。
好啦,话题抛出来了,大家买车最看重啥?是一句祝福、一个笑脸,还是实实在在的产品体验?你见过最走心的交付场面啥样,留言咱们一起聊聊呗!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