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公里加速和激光雷达,为何都干不过一个山东大爷?

又到了交成绩单的时候,讲真,每次看这种前三季度的销量榜,都像是在看大型连续剧的季终总结。有人欢喜有人愁,但今年这个剧本,与其说是商战片,不如说是玄幻修仙片。比亚迪完成了全年460万辆目标的71%,这个数字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传递出的一个信号:不装了,摊牌了,我就是要用规模把你们所有人都活埋。

这已经不是什么存量竞争了,这是黑暗森林,是零和博弈。你以为大家是在比谁的产品好,谁的技术牛?错了,大家都在比谁更疯,谁更不想要命。最好的营销不是请明星,不是开发布会,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让所有人都没得吃。比亚迪今年年初定下460万辆的目标时,很多人觉得是吹牛,是画大饼。但现在看来,这哪是目标,这是战书,是告诉所有人,我要用我这条命,换掉你们在座各位的命。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你看,比亚迪和上汽都完成了71%,吉利甚至完成了72%,数字很漂亮,对吧?但这背后是什么?是供应链的极限压榨,是经销商的彻夜难眠,是研发人员日益后退的发际线。这是一种典型的“掀桌子”打法,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如果说之前小米入场是把桌上的蛋糕直接端走了,那现在比亚迪这种玩法,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给你剩下,顺便还把你的凳子腿给卸了。就问你怕不怕?!

百公里加速和激光雷达,为何都干不过一个山东大爷?-有驾

我作为一个开了几年电车的中年人,对这些越来越不感冒了。什么智能座舱,什么百公里加速,什么激光雷达。讲真,自动驾驶技术的终极考验,根本不在特斯拉的FSD,也不在华为的ADS,而在于山东聊城某个不知名县城里,突然横穿马路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姿势够专业,你车上装的是如来佛祖都没用,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跟一个不讲道理的终极算法去博弈,这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艺术。车企们天天吹的那些高科技,本质上都是在给这种荒诞的现实做注脚。

所以,你看懂了吗?很多时候,车的核心竞争力,不是那些花里胡哨的技术参数,而是一种更底层的东西。比如,比亚迪的核心竞争力是啥?是它的电池技术?是它的混动系统?是,但又不全是。它最核心的是,它把自己变成了一种“压缩毛巾”,用一个离谱的价格,给你一个看似越级的东西,满足了最大多数人“既要又要还要”的朴素需求。这是一种民粹式的胜利,技术在绝对的性价比面前,一文不值。

当然,也有例外。世界上总有那么几个品牌,是自带“玄学”光环的。比如奔驰,比如特斯拉。买奔驰的人,他买的不是车,是那个三叉星徽标带来的社交货币。你跟他聊操控,聊油耗,他只会觉得你很吵。因为他买的,是“我开的是奔驰”这个事实本身。奔驰最值钱的,就是“奔驰”这两个字。

特斯拉也一样。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他可能压根不在乎那个内饰是不是毛坯房,也不在乎那个动能回收会不会让乘客吐一车。他要的是那种“未来感”,是加入“马斯克信徒”这个社群的门票。这种爱真的很特别,当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你试图用理性的数据去说服一个信仰的信徒,这本身就很魔幻,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

所以,我们再回来看这个销量榜,奇瑞在海外杀疯了,广汽靠新能源吊着一口气,大家都在各自的领域里挣扎。这就像一场大型的“道诡异仙”,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掌握了真理,但其实都被困在自己的心魔里。车企们的心魔,就是增长。为了增长,可以不计成本;为了增长,可以把对手往死里卷。

百公里加速和激光雷达,为何都干不过一个山东大爷?-有驾
百公里加速和激光雷达,为何都干不过一个山东大爷?-有驾

但这种增长,说实话,是一种病态的繁荣。所有的繁荣,都是以透支未来为代价的。今天你把价格打到地板,明天就只能打到地核。这种玩法,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

那么,最后的赢家会是谁呢?其实谁都不是赢家。当所有人都被卷入这场无法退出的战争,大家最终都会变成战争的燃料。所以,年底的销量数据,最终可能只是一个数字。它代表不了一家企业的健康度,也代表不了行业的未来。它只代表,在这场名为“车圈重塑”的闪电战里,谁的血条还比较厚,谁还能再多挨几刀。

所以你问我怎么看这个“金九银十”的冲刺?我的看法是,这跟冲刺没关系。这根本就是一场没有尽头的马拉松,只是现在赛道上开始有人互相下绊子、泼硫酸了而已。最终的结果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场荒诞的大戏落幕之前,我们作为观众,至少还能看到很多典中典的乐子。而这,可能就是这个时代,唯一的馈赠了。

百公里加速和激光雷达,为何都干不过一个山东大爷?-有驾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