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有个事儿,特魔幻。
就是长安逸动,2025款,终端价直接干到了5万出头,手动挡丐中丐版,据说有地方3.99万就能提。
我看到这个价格的第一反应,不是“卧槽真便宜”,而是“坏了菜了,长安这是心态崩了”。
这已经不是价格战了,这是直接往战场中央扔了颗脏弹。
属于那种“我不过了,你们谁也别想活”的自爆式袭击。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桌上的蛋糕端走了,那长安逸动这波操作,就是把桌子腿卸了,顺便把餐厅的吊灯都给砸了,临走还把老板的电瓶车轮胎气给放了。
纯纯的掀桌子。
讲真,现在的汽车市场,已经不能用商业逻辑去理解了。你得用玄幻小说的世界观。
每个车企都是一个修仙门派,以前大家还讲点道法自然,你炼你的丹,我铸我的剑,虽然也互相看不顺眼,但好歹维持着体面。
现在不了,现在是末法时代,灵气枯竭,所有门派都红了眼。
什么技术路线,什么品牌调性,都是虚的。唯一的真理就是活下去。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所以你看,长安逸动这波操作,就特别好理解了。它不是在卖车,它是在渡劫。
渡不过去,就身死道消,化为历史的一粒尘埃;渡过去了,那就能多吸一口残存的灵气,苟延残喘。
所以它把价格打到3.99万,本质上是在用自己的修为,强行燃烧生命力,对整个紧凑级燃油车市场进行了一次无差别攻击。
这一招,在修仙小说里叫“血祭”,在现代战争里叫“饱和式打击”。
就问你怕不怕?
轩逸怕不怕?朗逸怕不怕?连自家兄弟帝豪看了都得哆嗦一下,喊一声“大哥你冷静点,自己人!”
我们再来看逸动这车本身,你会发现它所有的产品点,都充满了这种“渡劫期”的挣扎感。
外观,车头给你搞个半封闭式中网,配个狭长的灯组,玩命往新能源脸上靠。
这是一种表态,一种向新势力低头的示好。
潜台词是:“大哥们别卷我了,你看我长得也像个电车,咱们是友军。”
但一到车尾,双边双出的排气管又暴露了它燃油车的本质。这种设计上的精神分裂,特别像一个想混进素食主义者派对的食肉动物,嘴上喊着“保护动物,人人有责”,兜里还揣着两根烤肠。
还有那个内饰,13.2英寸的竖屏,10.25英寸的仪表,贯穿式出风口,游艇档把。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典中典了属于是。
三体人看了都得迷惑,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这种内饰风格,我称之为“赛博朋克毛坯房”。
看上去科技感拉满了,屏幕比脸都大,但你仔细一品,扬声器只有俩,对,你没看错,就俩。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行为艺术。
它在用一种荒诞的方式告诉你:朋友,5万块钱,我能给你一块大彩电,让你堵车的时候不那么无聊,但听歌这事儿,你自己拿手机外放吧,效果差不多。
我作为一个开过不少车的中年人,对这种配置是能理解的。因为我真的懂,这个价位的核心用户,他们的需求是非常朴素的。
大不大?大。
屏幕亮不亮?亮。
能不能响?能响。
好了,交易达成。
至于音质?什么是音质?能听个响就不错了。这个价位还要什么自行车。说起来,我楼下那大爷的凤凰牌自行车,除了铃不响,哪都响,比这车动静大多了。
更有意思的是动力。
1.5L自吸,5挡手动。这是什么?这是情怀,这是对工业时代最后的挽歌。
开这个车,你获得的不是驾驶乐趣,而是一种参与感。你不是在开车,你是在和一台精密的机械进行原始的交流。
而1.5T的版本,170马力,零百八秒多,油耗六点几。
这个动力总成,就特别拧巴。它在一个买菜车的身体里,塞进了一颗不算太安分的心脏。
这就导致了一个很尴尬的局面。
你真想买个纯代步工具,你会觉得1.5T的动力有点浪费;你真要是图个乐子,你又会觉得这底盘和操控差点意思。
所以长安的思路是什么?
是“我全都要”。
它试图用一款车,满足所有人最基础的需求。
“你们不是要便宜吗?3.99万,够不够?”
“你们不是要动力吗?170马力,够不够?”
“你们不是要大空间吗?2700mm轴距,后排能翘二郎腿,够不够?”
“你们不是要科技感吗?大竖屏给你怼上,够不够?”
这种产品逻辑,非常不“精品”,但非常“中国”。
它就像一个压缩毛巾,看着不大,但扔水里能给你变出一条浴巾来。虽然材质一般,线头还有点多,但它真的能用,而且便宜得让你没法挑剔。
写到这里,我自己都觉得有点分裂。一边觉得长安这招够狠,一边又觉得这车挺可怜的。你看,当个车评人也得精神分裂。
长安这波操作,其实是在给所有合资品牌上课。
以前,朗逸、轩逸这些车为什么能卖得好?因为它们代表了一种“不会错的选择”。
它们的品牌光环,就是一种“玄学”。你买它,不是因为它有多好,而是因为它“是大众”、“是日产”。这种品牌信仰,跟特斯拉、苹果的粉丝是异曲同工的。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现在,长安逸动直接把价格这把刀子,捅向了这种玄学的命门。
但讲真,这价格,真的把底裤都撕了!
它在用一个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所有人:别跟我谈品牌,别跟我谈信仰,我就问你,我比你便宜一半,动力比你强,空间比你大,屏幕比你炫,你拿什么跟我打?
这是典型的“掀桌子式竞争法则”。
最好的防守不是防守,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大家谁都别吃了,一起蹲在废墟上喝西北风。
所以,长安逸动还值得买吗?
这个问题本身,可能就问错了。
它已经不是一个常规的商品了,它更像是一个时代的注脚,一个燃油车黄昏时代里,一个不甘心的老将,发起的最后一次冲锋。
它的存在,不是为了让你“买得值”,而是为了让它的对手“活得难受”。
所以,如果你问我,该不该买它。
我的答案是,如果你需要一台车,它只是一个工具,一个能遮风挡雨的铁盒子,你的预算被卡得死死的,你对品牌毫无波澜,甚至还有点反感那些所谓的品牌溢价。
那么,你根本不需要问任何人。
因为你的生活,已经帮你做出了选择。这不是一个消费决策,这是一种命运。
一种充满了性价比、实用主义,和一点点塑料味道的命运。
但能过,就是能过。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