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城这边天刚蒙蒙亮,楼下的阿廖已经拎着水桶在给他的那台深绿色新S7擦灰。说来也怪,自打这新一代车型下订第一批之后,邻里间话题竟然绕不开它。娃他妈翻朋友圈都问,“你看这颜色,是‘极光绿’吗?咋有点夜市摊那老保温箱的色儿。”我隔天特意去看了一眼,确实跟老款那几种单调颜色有点区别,金属漆面有种说不清的层次感,太阳底下阴影位置泛点紫,那叫啥来着,“暮光紫”,直男可能分不清,后座小孩眼睛倒亮,拉着阿廖非得拍新车打卡。
说起配色,阿廖还特地在车友群里晒了新轮毂——20英寸锻造,瞅着像装了风火轮那会儿的热血。有人调侃:“这轮毂细胳膊大腿不怕过坑?老爷们下午去试下,高速风大省不省电。”隔壁修理铺小林插两句:“风阻说到0.203?咱亲自跑南外环,勉强捡了10公里续航呗。龙旗路上试的,晚上路灯打那车屁股,好家伙,金属底色还真不赖。”
自打几个月前新S7上了800V巨鲸平台,坊间就有人念叨“855公里CLTC能不能真跑这么远?”我记得上回跟阿廖喝啤酒,他顺嘴一提:“家里天津老舅试了新车,夏天开空调,市区绕俩圈电没想象掉得快,续航也比上代多出百来公里。15分钟快充能充到80%,等于抽根烟的工夫,得,前边都还得排队充电呢。”充电口那会跟着测,确实热得烫手。
一说到副驾,阿廖家三姑奶奶倒折腾半天:“副驾驶位这回能一键平躺,还啥零重力。睡午觉差点没抢布,不过十八个姿势调着试试,告别了过去坐着辗转难安的尴尬。”后排还安了磁吸Pad,娃一下子学会点动画片,车厢顿时没了鸡飞狗跳的动静。师傅说:“这种车里自己做电话会议,头枕喇叭一模式切过去,那个音质,感觉像进实验室一样安静。”有次还真遇见邻居直接在车里上班,电话声音只他一人能听,真有点“孤岛”意思。
说起来,城区导航那点事,老司机调皮:“装了一堆激光雷达跟摄像头,群里说连高精地图都懒得装,现在城区绕车能认识路?看着车自己打把方向,老司机往那一坐不用蹬两下,吹空调等着。可后面那OTA升级老车主馋得牙都有点痒,说新架构不能刷回来,已经是半只脚踏进未来。”
续航续航,降风阻,全车人有话说。讲真,有师傅曾把悬挂升高到最大,路过工地那一片烂土,40码过减速带“屁股一点不弹”,副驾阿姨甚至夸比家里那台老日产还稳。偶尔也有人拎出华为那套动态扭矩系统,听着都牛吹上天:“看这一路电子扭矩分配,CDC减震还说能‘提前’扫描坑洼。可真遇上下大雨井盖松,还是胆儿颤,没那神仙性能。”年头久了,主驾驶脚下那颗信心,还是要靠自己攒。
价格方面,车友圈头回贴出那张Max二十二九八、Ultra近二十九的价格,有人边看边调侃,“这下Model 3不香了?羊城那边都退订了半夜。”师傅私下跟我说:“干我们这行,就怕有大厂一天发公告一天涨,今天还抢订、明天要撕价……新车刚下单,群里早第五万个订单了。”

新配冷门东西没几家注意,譬如说那个流媒体后视镜,头回我儿你一瞥,说像个小电视偷装车厢。开夜车后摄像头偶尔沾灰,影像黑一块,都说好用,也有吐槽“晴天雾天不耐脏”。还有低温长测群友爆料:车门密封条冬季成“塑钢条”,关门声音变硬,老汉那句,“电车冬天哪个不遭罪?”半真半假挺有句点味道。
前几周那场台风后,楼下水漫过路牙,有辆老S7趴窝、水进底盘,阿廖的新车居然在旁边划水成功,一宿没掉链子。技师来查底盘,说新版密封胶圈确实加厚一圈。结果后来保养工位干脆被社区当成“示范新车”参观,半天绕着亮灯拍照。
有人说,一眼看过去,这届S7像把早些年望尘莫及的“未来感”一股脑塞到街区巷尾。可每辆车回家路上扎进钢筋混凝土丛林,总有段最不露声色的体验:有的觉得会躺的副驾才是头筹,有人只认那电池真能跑多远,也有人琢磨新老车底盘是不是真能扛得住日头烈雨。
再说那“杯咖啡充好电”的广告词,隔壁传销似的喊半天,还不如师傅一句老实,“这车全新架子能不能用三五年,等你娃都不爱看动画了才清楚。”倒是群里有人说,下一代是不是还能躺着玩麻将,就当作未来瞎想,权当乐子一桩。
全部评论 (0)